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小说教学内容的重构

2019-04-29黄鹏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重构教学内容小说

黄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谈及课程总体目标时提出,应着眼于整体提高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谈到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时也指出,创设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活动,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诸多标准再次明确,语文教师的要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收编二十余篇小说,此种文学样式深受中学生喜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显然是不可或缺的。小说教学的内容是源于小说的文本内容,但二者并不等同,这是毋庸置疑的。基于此,语文教师应对小说文本采取合宜的教学处理方法。针对教学实情,以教师专业的素养,精准判断文本的最大教学价值,重构教和学的内容,使文本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当然,要做到这些是需要教师深度研读文本。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深知课堂该教什么及学生该学什么,师生也才能在阅读的深水区“同游”。

一、重构小说教学内容需以生为主

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常常存在套路化、教参化、非语文化、非小说化等诸多情形,日常小说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未从学生阅读期待角度出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提高阅读质量方面曾建议,应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这也提醒语文教师应注重整合学生的阅读期待,从而择取恰切的教学内容。

“阅读期待”这一说法源于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概念,意思是读者已有的阅读经验,在大脑中构成既定的先在视野,这样的期待视野不断生成阅读期待。经典小说的阅读期待会显得更为多样化和深邃性。因多元解读,小说的教学内容便有核心和次要价值的区别。因个体差异,学生的阅读期待也许直指文本的核心,也许偏向细枝末节。教师应在切合学情基础上,在核心教学价值与学生的阅读期待中寻求一个理想的平衡点,选取学生期待的,也是应学的教学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热切学习的动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建构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理解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这也提醒语文教师应去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如何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来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进行阅读。显然,尊重学生的阅读经验,能避免教学内容与阅读期待的错位。

二、重构小说教学内容需因文而定

如果说尊重学生是重构小说教学内容需考虑的一个要素,那么,尊重文本,也是教学内容需考虑的一个要素,只有这样才能懂得文本的教学价值。

1.找好着力点

怎樣确定小说教学中最有教学价值的部分呢?小说教学的着力点是什么,从内容层面说,应关注学生不懂、不会、不能、知浅的地方;从方法的层面看,是教给学生解决以上问题,达到懂、会、能、知深的方法。学生面对文本需要知道什么?紧扣它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的方法。

如,学生对《孔乙己》这篇文章的解读有时稍显浅层化,为了透彻地品味文本,可设置一些问题:作者写作本文有何用意,为何安排前三段的典型环境描写,文中为何多次写“笑”,为何是“小伙计”的视角来叙述?这些问题无疑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和深入阅读文本,读出文本的深刻意蕴。而教学《芦花荡》一文,则应着力紧扣单元提示,围绕可爱的老头形象、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和精彩的语言来展开。随着单篇教学的不断深入,懂得了小说文本的解读之法,就能举一反三地解读各类小说,自如地感受其中描绘的世界。

2.找准切入点

王荣生教授主张,教学内容应指向文本的最精粹之处。显然,找准切入点是理解文本,使课堂“一石激起千层浪”,富有“语文味”的关键点。比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香菱学诗》一文,学生对这一古典小说的阅读期待是多样的,可能是希望了解香菱为何要学诗,如何刻苦学诗,香菱学诗过程的吃苦精神带来什么启示,等等。多样化的阅读期待带来解读角度的多样化,此时找准切入点,读懂香菱的悲苦人生,来切合小说的核心教学价值。而《芦花荡》一文切入点定位在老头子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经筛选的切入点契合核心教学价值,也就是最理想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课堂学生兴味盎然,生命活力长久。

3.教会解读方式

小说教学的过程即教师传授合宜的解读方式,引领学生读懂小说世界。这需引导学生理解表达对象、表达方式和表达意图。文本里的人物及其活动环境,所展示的故事情节,可称为表达对象,此为较显性的内容。借助语气、语句、修辞、手法、视角、细节等诠释故事的手法即表达方式。借这两者所传递的则是表达意图。解读方式指的是小说教学中需把隐性或学生不容易看到的内容教给他们,同时教会知方法。这需更多的关注与表达方式密切关联的解读方式,如品析语言、分析视角、鉴赏细节等。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学中须从小说的叙事方式、语言艺术入手,进而体验作者的生命情感。此观点能对小说教学有指导作用,比如,《孔乙己》一文,不少学生一开始并未注意到“小伙计”的叙述视角,教学中就应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采用这一视角,有何作用等问题。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的《我的叔叔于勒》 “思考探究”中,首次提及以若瑟夫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要求思考这样写的好处,还要求试着变换叙事视角加以体会。对于作品的叙事视角,不少学生是没有概念的,经过教师点拨,学生就能增强小说阅读视角意识了。

4.关注小说的特征

小说的类型特征指的是它有别于其他类小说的显著特征。小说教学的内容会因类型特征而异,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编选的一篇寓言式科幻小说《喂—出来》,文章想象奇特,颇有警示现实的意味。教学中自然应引导学生从此类型特征出发,去领略作品构思巧妙的特点。若课余阅读荒诞派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则应另辟解读蹊径,把握此类小说的荒诞手法。

除此之外,还要研究小说的文本体式,关注小说的个性特征。例如,阅读典型的时代性场景类作品,像《最后一课》《芦花荡》《故乡》等就须关注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小说场景。而非典型的时代性场景类作品,像《孤独之旅》则更需关注风景元素,关注文本内涵,把握文本的纯叙事价值。

事实上,教材收编的这些小说的经典性及长远的影响均是无法替代的,其独特的课程价值和教学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怎样精选小说的教学内容是很棘手的问题,而有效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更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注重初中小说教学内容的重构,选取合宜的教学内容为突破口,彰显小说的艺术魅力,应逐渐成为语文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并籍此扎实提升小说教学的成效。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部编教材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基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教学”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重构教学内容小说
长城叙事的重构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