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故乡》为例谈点面结合式问题设计

2019-04-29程华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闰土二嫂出场

程华

余映潮老师谈教师素养时曾说:“很多老师把小说当记叙文来教!没有认识到小说是有意识的虚构作品。”笔者认为小说教学应该包括“写什么”,更包括“怎么写”。但如何设计问题才简单高效呢?现以《故乡》为例谈谈小说教学中的点面结合式问题设计。

一、紧扣“人物”之“点”

小说要素并非彼此孤立,如能抓一点而及其余,相信课堂就会思路清晰,目标集中,又不影响大局。所以,问题设计难度有层次性,内容有包容性,思维有多元性,教学点有辐射性。设计问题如下:

1.作者设计了哪些人物?各什么身份?

2.主要人物出场顺序和方式有何不同?

3.宏儿和水生是否多余?

三个题依次变难,其中,问题2是关键,有包容性,囊括最多的故事篇幅,也包括重点和难点突破。解决它会辐射到字词句的品析、人物对话的演读等朗读教学,还有对比衬托、伏笔照应、悬念、环境描写、深化主题等教学点。在教学细节里,学生深层思维的发散性将得到充分的培养。

二、问題1对作品的意义

问题1看似基础简单,分别为:“我”、母亲、宏儿是出身没落的地主家庭,“我”同时是个在外“谋食”的读书人;杨二嫂是我的街坊邻居,属于乡镇小市民;闰土是我家原先的“忙月”,是农民;水生是农民家下一代。

这个问题考查了学生对信息的综合把握能力,同时它对后面“不同阶级不同身份的人在那个社会那个时代都有着某种相似的不幸”这一宏大命题做了铺垫!

三、问题2对作品的意义

出场先后顺序与方式的不同,体现了人物身份、性格、形象的差异以及情节推动、表现主题的作用各不相同。

且不说母亲“早已迎着”“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中凄凉一词入木三分,单说“我”的出场也耐人寻味:冒着严寒回故乡和“禁不住悲凉起来”的心境。显然这既是后文故乡沧桑巨变的暗示与伏笔,也是奠定情感的基调,同时留下了悬念。

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杨二嫂和闰土的出场,可以列表归纳。

采用列表(见下表),有如下启发和思考:

杨二嫂抢先出场,对于了解闰土来说看似节外生枝,其实是因为她们这类人经常打着买东西的名义来顺手牵羊,见利起早,所以先看到她就合乎逻辑,也为闰土一再推迟出场做足悬念。

杨二嫂出场属于“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本身也是一种悬念,这种先声夺人,看似与“我”很熟,其实不熟,令读者出乎意料。闰土本与“我”很熟,本可以“先闻其声”,却默默进屋,被动见面,也令读者出乎意料。

两者完全不同的出场对比,一方面,使得人物个性鲜明,千人千面。另一方面,虽出乎意料,却也合乎情理。

于是对这种合理性的探讨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使得问题转向更加深入的人物形象和主题的挖掘。

首先,杨二嫂说话有什么特点?

原本体面、本分的杨二嫂,如今说话不体面,外貌不体面,举止更不体面,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已经难以控制地引起了学生的思考,而这正合鲁迅的写作目的“取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引起疗救的注意!”

其次,闰土说话有何特点?

闰土说话多用省略号,表示少年时说话滔滔不绝,中年时说话语无伦次。通过让学生模拟闰土和“我”的对话,感受到闰土确实已经成了一个“木偶人”,身不由己,任人宰割,艰辛而麻木,抽烟和神像是他的苦难的寄托与残存的希望。此刻,一幅腐烂透顶的农村图景就与“我”眼里萧索的故乡相符合!

再次,闰土为何不像“我”离开故乡一样?

生得低微,活如木偶,生活给了闰土各种矛盾:努力辛苦却难求温饱;灾患难活人,人患人难活;在乎和我的友情却死守等级观念;心存幻想却寄托神佛;留下是不幸,逃跑于事无补!就连“我”这知识分子也得“辛苦辗转”以“谋食”。这反映出故乡乃至当时整个时代和社会的缩影,增加人物命运的悲剧性,更暗合鲁迅万不可破“铁屋子”的形象。

这个部分,显然已把小说人物与情节、环境与主题相串联,使得抓一点及其余的辐射效应得到很好地体现。

四、问题3对作品的意义

父辈,“我”与闰土,宏儿和水生,这是命运的轮回,轮回的比较是沉重的,但也是“我”的清醒剂:对过去、现实、将来的轮回有畏惧,更有不甘心轮回的“清醒者”的“希望”。这个问题使得文章的主题由之前的揭示社会的腐朽,到探讨改变社会的希望。这是《故乡》的价值,更是《呐喊》的价值。

五、点面结合式问题设计的普遍意义

小说是作者有意识的虚构,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这样写的痛快!因此,要找到合适桥梁,连接读者和作者,连接繁杂与简单,连接“写什么”和“怎么写”,连接兴趣和目标,问题设计就弥足珍贵。笔者在实践中,《我的叔叔于勒》选择了“情节的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孤独之旅》选择了“杜小康孤独之旅中仅有的三句对白”,《最后一课》选择了“人物视角”。

猜你喜欢

闰土二嫂出场
还没出场,就已出局
鲁迅作品善良人物的形象分析
闻香抢钱
看这不寻常的出场
《故乡》的呐喊
闻香抢钱
瞒天过海
店里不知身是客
乡土知识分子的“归乡”情节
出场、占位,及其批判——一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出场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