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语境下中国传统典型食器的用户体验设计文化探析

2019-04-28夏慧超张祖耀汪崟

创意设计源 2019年1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用户体验

夏慧超 张祖耀 汪崟

摘 要 为了探索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典型食器中的应用,本文从设计领域的用户体验角度对典型的簋、箸及碗的设计实例进行了剖析和论述。其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来进行研究,提出了尚象藏礼、象天法地、道器合一的设计观点。

关键词 天人合一;尚象藏礼;象天法地;道器合一;用户体验

引用本文格式 夏慧超,张祖耀,汪崟.生态文明语境下中国传统典型食器的用户体验设计文化探析[J].创意设计源.2019(1):58-62.

Research on the User Experience Culture of Typical Chinese Traditional Food Vessel in the Contex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XIA Huichao,ZHANG Zuyao,WANG Yin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like Taoism and device in one nature in application of typical Chinese food device, it makes analyses and discussions on the traditional design cases of gui, chopsticks and bowl from the respect of user experience in design field. This paper uses case analysis method, literature study method and history method, and presents three design features of like a collection of gifts, like the nature, and like .

Key words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Like a collection of gifts; Like the nature; Taoism and device in one; User experience

文化作为一种软科学在当今社会显得日益重要,“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和重要媒体之中。麻省理工(MIT)管理学院院长Lester Thurow在《知识经济时代》中断言,文化和设计已逐步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致富因素之一。艺术设计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1]。研究文化需要从传统文化着眼,没有传统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文化,而没有文化的传统在当今社会将会被逐渐淘汰[2]。人类的饮食活动既体现了“道”层面的精神现象,又承载了“器”层面的物质现象,是一种体现文明程度的独特文化现象,“饮食”是千百年来中华文化中极其辉煌的组成部分[3],探索在生态文明这一大背景下中国传统食器的用户体验设计文化既可以传承传统文化,又可以对当今社会前卫的用户体验研究领域进行开拓延伸。

一、生态用户体验设计文化的背景

西方生态中心论(Ecocentrism) 创始人纳斯认为人的自我利益和生态系统的利益是完全相同的,言下之意即人和大自然的利益是等同的,西方的生态设计观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一致。20世纪60年代,维克多·巴巴纳克在《为真实世界的设计》中提出设计的生态观“设计应考虑有限资源”,在一个设计逐步沦为商业奴隶的社会,设计的伦理意义显得越来越重要。维佐里(Carlo Vezzoli)和曼奇尼(Ezio Manzini) 是当代西方生态设计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研究人员,对可持续性设计及其文化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辛·凡得来恩(Sim Van der Ryn)和史都华·考文(Stuart Cowan)提出生态设计学的五大原则,旨在为永续设计提供借鉴,西方现代最新的设计观与我国古老的“天人合一”的文化不谋而合。当代学者娄永琪、周浩明、刘新、吕杰锋、余森林等对生态设计进行了系列研究和实践探索,并主张将环境性能作为设计的目标和出发点。世界可持续性设计联盟LENS曾多次在世界各地举办设计大会,近年来我国也成立了相关的分会,生态可持续性的设计正成为当今设计研究的前沿。当代设计领域的另一个热门是用户研究和用户体验,李世国、胡飞、罗仕鉴等人对用户体验及交互设计等进行了研究。关于食器的研究多半是从考古和传统造物的角度来论述的,从生态文化与用户体验结合的角度来研究产品设计的尚不多见。

二、 生态体验文化的历史来源

狭义上的文化本质上是由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人对自然和社会的相似体验而组成的。在不同时期又有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区别,比如汉唐盛世时的文化,是良性的强势生态体验文化,这不仅体现在各种设计中,而且体现在唐诗的文化中,诗仙、诗圣、诗狂、诗杰和诗神对大自然的生态体验诗歌,基本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中国的国画家顾愷之、吴道子、王维、唐伯虎、张择端、文征明、黄公望、董其昌、郑燮等对于天地自然山水的体验与传承,形成了中国传统文人独特的自然体验文化。

对于设计方面的体验,最典型的要数明式家具了,可以说明式家具是中国传统设计的巅峰,也是世界生态设计领域的巅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明式家具的圈椅,(图1)靠背和扶手是一体的,形成一个近乎圆的形式,而座面支撑则是方形的,是对传统“天圆地方”观念的诠释。另外,材质上采用原生态的黄花梨、紫檀木,其设计简洁大方,朴素典雅,明式家具大多由文人参与设计,这与当今设计研究的前沿用户体验的参与式设计方法也是一致的,体现了文人们的终极理想和审美情趣,参与式设计可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如果用户对设计的满意度很高,就无疑增加了产品的生命周期,也是很好的生态设计思路。另外,从榫卯结构来说,符合传统的阴阳之道,也符合现代生态设计中的通用标准件的设计原则,以此来加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事实证明,几百年之后,很多明式家具还能使用,榫卯结构无疑也体现了其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东阳古民居最常见的铺地形式。四方象征太阳,反映了东阳古人关于“天圆地方”的观念[4]。无数文人、工匠对天地万物的体验,象天法地、观天察地,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生态体验文化,这些也同样体现在我国传统的食器设计中。

三、中国传统典型食器的用户体验设计文化

中国文明自古以来就是世界文明的巅峰,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让文化断层的国家,以“天人合一”作为其生态文明的文化核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天人合一”是最基本的哲学思想[5]。它是中国人民的核心人生观、宇宙观、世界观,是核心的生活观、审美观、设计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终极追求。不能充分地理解这一点,可能永远不能领略华夏文化的精髓。所谓的“天”,冯友兰认为,在中国人心目中,“天”有五种意义但是基本上跟自然之天或者天命意义接近[6],在设计界则被更多地理解为“大自然”或者“自然环境”[7],是现代科技研究的主要对象,比如代表现代科技最高的期刊命名为《Nature》,含义颇深也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不谋而合,东西方在此方面存在惊人的一致性。

科技是一种文化,从某种程度而言文化也是经过实践与时间检验过的科学。所谓的“文化”,从现代观念来看,就是文而化之,就是人文,再细化点就是人和文化,是人文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先秦的《考工记》(我国最早的设计著作)曾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一设计理念在先秦的造物设计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当然也延续到后期设计中,天时,地气和人妙在此合而为一。

四、中国传统典型食器的用户体验设计的文化特征

(一)尚象藏礼

制器尚象,藏礼于器是中国传统造物的一个原则,制器尚象与观象制器语出《周易》爻辞,制器首先法象于自然,所谓“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象第一就是效法自然,也即研究观察大自然,或者叫“格物”,即王阳明所言,研究存在的自然之物或社会现象,这跟当代国际著名的设计公司IDEO, Philips的用户体验研究方法并无本质区别,尚象指代观象的制器来源。簋,《说文解字》言“黍稷方器也,从竹,从皿,从皀”。“皀”是稻谷的香气,是远古时期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在后来的发展中,将其发展成了礼器的功能,《国风·秦风》释文有内圆外方曰簠,《广韵》中言簋,祭器,内圆外方曰簋,主要存在于商朝至周朝时期,商代簋多为圆形,深腹,两耳或无耳,到西周时期,簋发展出了多种形式,其中圆身方座簋最为典型,(图2)其形式明显来源于天地之象,《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早期出现的是青铜簋,后来的木簋主要用于祭祀宗庙,《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说祭祖祀天是国家最大的事,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很重要的一种祭祀礼器,通常用于陪葬,而且陪葬的数量和类型对于不同地位的人会有不同的规定,比如天子九、诸侯七、大夫……天子可以使用九鼎八簋。箸,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史记·微子世家》中有“纣始有象箸”的描述,安阳殷墟出土青铜箸6支,明代以后叫筷子,更进一步考究,江淮东部龙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42根骨箸,把箸的历史更向前推3000年。周朝礼制是礼制的高峰,在吃饭时也十分讲究,比如用匕,也用箸,通常两者不能混用,箸用于夹取羹中菜,《礼记·曲礼上》有记载说箸用于夹菜,不能用于夹取其他食物。汉代常用箸作陪葬从而将其上升到另样的礼器高度。在印度、东南亚非华人地区、非洲地区,直接用手抓食,并常常以此为荣,当然区域文化在世界各地是不同的,但用专门的具有象征意义的食器设计来体现礼节的这一做法,其意义是确定的,否则很难区分动物和人,跟西方很多肉食民族的刀光剑影的刀叉餐具相比,筷子蕴含温文礼节和深厚的民族底蕴,并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符号。比如筷子的使用不能颠倒乾坤,倒过来使用,既不卫生,也不符合礼节。另外,用筷子盛饭时不能将筷子插入米饭当中,这是祭祀祖先的一种象征,对于接受饭的人来说也是一种不好的文化体验。

(二)象天法地

象天法地是天人合一的具体表现,体现在我国诸多传统食器设计中。中国古代设计追求一种最本质、最朴素也最高远的精神诉求,即是基于“天人合一”又超于“天人合一”的更高境界[8]。

1、典型食器筷子的用户

筷子作为东方日用品设计的典型,形态设计来源于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最能体现中国传统食器的用户体验的设计文化。从现代商业设计来说,虽并无具体的市场细分定位,但却具有通用设计的特点,从儿童到古稀老人都可适用。

2、 典型食器筷子的文化

文化可以简化为是区域地区的人群所有共性的体验与生活方式的综合。比如对饮食文化的研究,我国传统的饮食以五谷为养,素菜为辅助,肉食较少,这种饮食文化是比较适合用筷子的,筷子可夹住任何形状的食物,区别于其他游牧民族,而游牧民族很多以肉食为主,他们餐具的使用是以刀叉为主。

3、 典型食器筷子的用户行为体验

圆形的头部是比较灵活的,可適用于任何常见的夹食物这一行为的操作与交互,夹、挑、拨、拌和扒等常见的交互对于能使用的人来说很容易实施,并达到舒适的体验,而方形的部分比较适宜于人手的使用,并能防止滑动,首圆足方的形态在不使用时容易放置,能避免滑落。从用户的行为体验角度来看,筷子的使用必须通过一双的配合才能达到其使用的效果,一只筷子为阴,而另外一只为阳;一只动,而另外一只静才能产生使用功能,这是行为层面对“道”的体验。

4、典型食器筷子的用户心理体验

人类的心理本就有一种追求填充心理空白的倾向与情结,这就产生了装饰这一元素。因而,筷子作为一种具有实用功能的东方餐具,后期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装饰及图案,这时,方形的小面可以较好地显示装饰图案。

5、 典型食器筷子的文化体验意境

筷子首圆足方的形态与天圆地方的宇宙观遥相呼应,产生了天人合一的完美画面,象天法地,气象恢弘,一双小小的筷子也能与宇宙联系起来,这是形而上学层面所追求的文化意境。

(三)道器合一

典型传统食器的设计文化还表现为道器合一,细而分之,体现为象、数及形的统一。

1、典型食器的象的体验

从“象”的角度来看,筷子的设计,其追求的“象”是“道”,“道”是这世间的终极规律,它超越这世间的一切科学和文化,很难为人理解和描述,先圣以阴阳来形容,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宏观上来看,天地是这世间最大的阴阳,“道”的“象”显示为天地,也即筷子的头圆足方与天圆地方相应,这是对至道的体验所述之象。

2、 典型食器的数的体验

从“数”的角度来看,筷子的数为二,二为阴数,代表稳定和谐,象征生活和諧、美满、稳定。另外,标准的筷子长度七寸六分,寓意人有七情六欲,区别于动物,也暗示人们要注意传统文化及礼节,七寸六分的尺寸从人机工程角度来看,对大部分中国成年人的手部尺寸来说也具有较好的舒适体验。“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3、典型食器的形的体验

从“形”的角度来看,筷子其形至简,由圆至方,大道至简,形态本身形成了美学上的对比,而在顶部的圆和底部的方之间又有自然平滑的过渡,形成了很好的协调形态,将形体统一起来,对比和统一达到了较好的平衡和美学形式,而且形态的简洁并不会对产品的可用性体验形成干扰。从形态的装饰纹样来看,商周时的青铜簋采用比较常见的兽纹、云雷纹,(图3)后期出现了以凤鸟为主题的纹饰,比如石鼓山西周墓地出土的凤鸟纹簋,(图4)凤鸟纹饰跟殷商的来源有关。从碗形的设计来看,碗设计的圆形象征着圆满、团圆、和合的传统意蕴,“民以食为天”,而天是圆的,这正是碗的形态是圆形的另一个深层次的信仰原因。从装饰的形态来看,比较典型的越窑北宋青瓷碗(图5)的常见纹饰有莲花纹、云纹(图6)鸟纹、人纹、兰草纹(图7)、龙凤纹(图8),不难看出纹饰多半来自于自然界或者传统的吉祥物纹饰,这些来自于工匠对大自然的体验和对用户的细致观察研究,他们身上体现了时下呼吁设计界的工匠精神。有人说中国人缺乏信仰其实是一种曲解,只是由于近几百年来的种种原因导致缺乏文化自信,但中国人的信仰一直融入在衣食住行中,小小的食器设计可见一斑。

结语

总而言之,“天人合一”比较能概括中国传统食器设计的核心文化,尚象藏礼、象天法地、道器合一是其主要的设计特征,从最新的用户体验角度来看,也能体现出中国传统食器最新的设计观与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高丰.“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对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J].装饰,2003(2):10-11.

[2]杨军,赵煌.现代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J].艺术百家,2008(1):207-208.

[3]王璇.《说文解字》的设计解读:饮食炊具中蕴含的世俗生活特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2):49-53.

[4] 吴璐璐,徐召丹,张永玉.东阳传统民居庭院铺装文化的研究与探析[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70-175.

[5]邵琦.中国古典设计思想的现代启示[J].装饰,2008(11):60-63.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涂又光,赵复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7]周浩明.天人合一理念在当代设计中的误读[J].装饰,2008(6):95-97.

[8]李砚祖.“以天合天”:庄子的设计思想评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9(1):15-20.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用户体验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基于用户交互式体验下的APP版式设计研究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O2O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商平台界面管理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