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工业遗存再生模式探究

2019-04-28张一平刘大平刘梦萱

创意设计源 2019年1期
关键词:改造设计哈尔滨

张一平 刘大平 刘梦萱

摘 要 通过对哈尔滨市五个典型工业遗存再利用案例的实地调研,分析其改造背景、再生定位及空间利用现状,从而总结出针对工业遗存的五种再生模式,即文创产业模式、展览空间模式、居住社区模式、景观节点模式、开放空间模式,旨在为城市工业遗存再生和改造提供相应的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 工业遗存;再生模式;改造设计;哈尔滨

引用本文格式 张一平,刘大平,刘梦萱.城市工业遗存再生模式探究——以哈尔滨改造项目为例[J].创意设计源,2019(1):4-10.

Research on Reuse Models of Urban Industrial Remains

——Taking Harbin Transformation Practice as Example

ZHANG Yiping,LIU Daping,LIU Mengxuan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transformation background, regeneration orientation and space utilization through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five typical industrial reuse cases in Harbin, and then concludes five reuse modes for industrial remain:the cultural industry model, exhibition model, residential community model, landscape node model and urban open space model. It aims to provide relevant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regene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industrial remains.

Key words  Industrial remain; Reuse model; Transformation design; Harbin

随着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导致传统工业的急剧衰退,曾经的工业用地逐渐被废弃或向城市边缘区转移,早期以工业生产为主要产业的城市,开始出现了大片厂区和厂房的闲置。一方面,由于这些工业遗存经历了城市早期的发展进程,具有历史学、美学、建筑学等多方面的价值;另一方面其又与城市的开发与更新产生不可避免的矛盾。为此,国内外各大城市开始进行诸多工业遗存保护和再利用的实践,并进行了不同方向的理论探索,望通过对工业遗存的改造,重塑其内部空间功能,满足当代市民的需求,从而刺激区域文化的复兴。

本文以东北地区曾经最重要的工业

城市之一哈尔滨作为研究调查对象,通过相关资料查找及空间实地踏勘的研究手法,对哈尔滨工业遗存利用现状进行剖析,分析典型案例的改造背景、再生定位及空间利用情况,从而梳理出当今城市工业遗存的五种主要再生模式,以期对相关遗存的改造再利用提供借鉴。

一、哈尔滨工业遗存分析

(一)哈尔滨工业遗存的形成

哈尔滨工业建筑始于中東铁路的修筑,根据哈尔滨城市所经历的社会历史发展演变历程,可将哈尔滨工业建筑形成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五个阶段:1898年中东铁路开始修筑至1915年为兴起阶段,大量与铁路相关的工业建筑及设施相继建设,同时为满足外国侨民的生活需求,一系列的食品及烟酒工业相继发展起来,1905年的日俄战争更加刺激了军需物资需求量,同时,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些领域也开始崭露头角;1916年奉系军阀开始统治东北至1931年为近代工业发展期,这一时期哈尔滨的工业化进程得到了延伸和发展,工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呈现出外国输入资本和我国民族资本竞相发展的态势,主要表现为面粉厂的大量开设以及其他相关工业的发展;1932年东北沦陷至1945年为近代工业停滞期,由于日本对哈尔滨的殖民统治和经济垄断,迫使民用工业的发展在这一时期遭到了一定的阻断,而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畸形膨胀,日本战败后大量工厂遭到了破坏并进行强拆,损失惨重;[1]1946年哈尔滨解放至1962年“二五计划”完成为现代工业奠基期,这一时期中央决定下大力气对东北地区进行经略,1950年因朝鲜战争,从辽宁迁入黑龙江23个企业,其中12个落户哈尔滨,随后在“一五”时期,国家把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的10项安排在哈尔滨,由此奠定了哈尔滨“动力之乡,工具之城”的坚实基础;[2]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至1978年改革开放为现代工业波动期,持续三年的“大跃进”使重工业畸形发展,造成了经济困难局面,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哈尔滨大量企业裁并,导致数量大幅减少,随后到来的“文革”使哈尔滨工业遭到较大的冲击和破坏,但之后趋于稳定并且新兴工业快速发展。(图1)由此可见,哈尔滨的城市发展与其工业建设是密不可分的,而其能够保留至今的各种工业遗存更是蕴含着早期的工业文明和时代内涵,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与技术价值。[3]

(二)哈尔滨工业遗存改造项目分析

1、哈尔滨市机联机械厂——西城红场艺术港

于1952年建设的机联机械厂是哈尔滨建国后工业发展的重要见证,闻名全国的“蚂蚁啃骨头精神”就发源于此。(图2、3)改造后的西城红场总建筑面积为10万㎡,包括4幢包豪斯风格的老旧厂房。哈尔滨市机联机械厂遗存位于哈西新城建设开发的核心区域,距离哈西高铁站不到千米,人流强度高,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因此其改造定位为以艺术为主题的新型城市复合体,作为西城红场商业综合体的文创中心。西城红场项目的改造再利用遵循场所资源挖掘、空间活力重塑、经济价值提升和文化氛围营造的设计思路,主要从商业和文化两者的和谐共存、相互提升为出发点提出改造策略。其中最重要的是空间的再生,主要包括功能和形态的改变,文化氛围的营造主要是工业历史的传承,场地资源提升包含完善周边设施和景观小品的设置。

建筑改造以原工厂基地的工业文明为底蕴,在传承哈尔滨欧陆文化的基础上,形成文化产业新地标。其功能设施包括当代艺术馆、艺术家沙龙、大学生创业中心等,意在打造当代文化艺术创意推广交流的平台。此外,西城红场项目将原有老厂房与新建异形建筑在功能上进行互补,通过购物、就餐、娱乐等功能将人流吸引,并在内部打通两栋建筑的空间联系,引导人群进入以艺术创作和展览售卖为主的区域,设计思路大胆前卫,尤其在室外建筑造型上制造了巨大的对比冲突,非常吸引人们的眼球。不可否认的是,将时尚元素和日常需求同时注入老厂房的做法既保留了珍贵的历史记忆,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是一种兼容并包的有效融合。

2、天兴福第二制粉厂火磨楼——中国轴承工业展览馆

于1920年建造的天兴福第二制粉厂火磨楼位于香坊区哈尔滨轴承厂内,老厂房建筑保存完整,外观厚重朴实,比例和谐,红砖与灰廊相映成趣,立面线脚朴素大方,从外部整体看,建筑高大气派,气宇非凡。老厂房为近代民族工业建筑遗存的典型代表,被列为哈尔滨市第四批历史保护建筑,是近代城市建设的实体符号,对于研究哈埠早期的民族工业历史和工业建筑特点具有重要的价值。该厂房室内空间共六层,其中一至五层高4.6 m,满足博览建筑的空间要求,再结合其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特点,将其改造定位为以轴承工业为主题的小型展览馆。室内改造建设展览馆一期包括序厅及一至五层展馆,其中序厅面积420㎡,展厅面积3382㎡,目前工程还在建设中。(图4)

3、哈尔滨制氧机厂加工车间——辰能溪树庭院接待中心

哈尔滨制氧机厂原址位于哈西老工业基地,于1947年建成,是中国空分设备制造行业的四大厂家之一。该厂于2005年移地搬迁入驻哈尔滨市南岗工业园区,原厂址现新建约50万 ㎡的辰能溪树庭院住宅区,老厂区内保留一座加工车间,改造成为售楼部。按照延续工业文脉的改造思路,设计实施分为功能再造、立面改造和景观营造三个层面来执行,注重工业元素的时尚表达。功能再造是工业建筑实现重生的核心环节,在本案例中采用了“以旧纳新”的手法,将原有的厂房结构尽可能地保留下来,将新的功能空间装进去,使两者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原有厂房空间的可塑性。原加工车间是面积约2500㎡的单层大跨厂房,净高为9 m~12 m,内部空间简单开敞,设计师在建筑西北侧设置入口,采用通高玻璃与钢架结合的采光大厅形式,实现建筑内外空间的互动,其余部分由于空间高大,部分空间进行了垂直方向的分隔处理,将内部空间分为两层,增加空间感知变化的同时,也可以满足售楼中心对3000㎡使用面积的需求。立面改造理念是在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加工车间外观的基础上,将现状较为破旧的建筑转变成为一个时尚的园区接待空间。原加工车间遗留了很多典型的工业景观要素,包括高耸的吊车、飞架的管道、货运的火车头等,设计都对它们进行了保留和再利用,能够将其蕴含的历史信息延续下去,创造独具特色的工业景观环境,同时也注重了对生态的考虑。[4]

4、哈尔滨车辆厂——爱建新城火车头广场

始建于1898年的哈尔滨车辆厂,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工懋街2号,后因城市总体规划的需求搬迁至市郊,于2002年被改造为爱建新城休闲广场。由于原厂区大部分已被爱建新城占据,只有锻造车间、烟囱、水塔等工业建筑物被保留下来进行改造利用,与周边道路围合成为一个景观视线良好、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氛围浓厚的城市广场。火车头广场的设计遵循历史保留和社区服务的思路,并不拘泥于对建筑的改造,而将其作为新功能空间的氛围渲染器去保留。由于老建筑自身所带的独特年代气质,賦予了休闲广场一种崇高的历史感。在设计手法上,除了要遵循一般城市休闲广场的原则,还要结合原有厂房的设计元素,不可相互对立或截然不同,使场所氛围产生冲突。

锻造车间厂房目前保存状况良好,在其西侧新建一座高度相仿、体量相似的“玻璃盒子”建筑物,作为哈尔滨冰雪艺术中心。为了与旧厂房协调呼应,在新建筑的南北立面,设计建造了两面仿照旧厂房装饰风格的红砖墙,虽与玻璃材质的面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但却与旧建筑形成和谐的呼应。两座建筑之中,保留着一座与锻造车间同时建成的大烟囱,烟囱为砖结构,俄罗斯建筑风格。火车头广场位于旧厂房北侧,广场由一条被保留下来的旧铁轨分成两个部分,铁轨上停放着一辆旧蒸汽机车头,人们可以上下观赏玩耍。铁轨西半社区活动场地设有健身器材和运动场地,东半部分场地设计较为丰富。首先是在俄罗斯建筑风格旧建筑正东设有一个由两片水池连接组成的水景空间,在广场临上海街一侧,保留了一座十分精美的砖木结构水塔,塔身为红砖,塔顶为黄色的木栅板,体量匀称,装饰繁复,体现了很好的设计施工水平,也成为一处较好的景观节点和地标物。(图5)另外,在面冲路口的街角处静立着一座毛泽东全身金像,这是于1967年为纪念毛主席在20世纪50年代初视察该厂而建造的,在让人追忆当年峥嵘岁月的同时,也显示了该厂的出身不凡。

5、滨州铁路桥——中东铁路公园

于190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滨州铁路桥,全长949.18 m,是哈尔滨市第一座跨江大桥,象征着哈尔滨市工业文明的正式开始。2014年停止运营,现已改造成为观光步行桥,同时在松花江江南一侧建设中东铁路公园。[5]设计以“TRACK”为概念原点,通过对旧铁路线的破碎、拓展、重组,形成带状绿色空间,连接松花江南和太阳岛风景区,此空间不但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健身休闲和欣赏江景的场所,而且自建成以来吸引了大批游客,展示了独特的中东铁路文化。中东铁路公园选址老江桥(松花江铁路大桥)及附近地区,作为一个普及介绍中东铁路历史文化的窗口无疑是恰当的。公园的设计从概念出发并落实在细节中,将铁路要素和地域文化融入在整体布局、建筑小品、景观绿化、服务设施及各种公共艺术品中,增强了主题公园的辨识度,又满足了城市休闲健身的需求。通过滨州铁路桥串联松花江南北两岸空间,形成完整的城市慢行系统,桥面采用步行舒适度较高的橡胶地面铺装形式,市民可选择步行或骑行通行,配合建设长10 m左右的玻璃栈道,以便游客可以看到铁轨、枕木、钢梁等原桥风貌和松花江江面。(图6)并且在桥南岸串联其新建的中东铁路公园,公园的核心建筑是以哈尔滨老火车站为原型的中东铁路博物馆,结合了工业与铁路的主题,建筑一层是展示中东铁路各阶段的铁路设置及铁路机型,二层是以铁路历史文化为基础的文化展馆。公园室外环境除设置与历史主题相关的景观设施外,还根据主题设计了儿童娱乐设施,让少年儿童在其中感受传统文化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图7)

二、工业遗存再生模式分析

通过对哈尔滨当前工业遗存改造较为成功的几处案例进行探究与分析,结合案例各自的特色定位和改造思路,总结出五种典型的城市工业遗存再生模式,从而为其保护再利用提供导向性策略建议。

(一)文创产业模式

当代艺术审美的多元性,使得工业遗存的历史感与废墟美愈加得到认同与珍视,原本破旧的工业厂房因其承载厚重的历史记忆与场所精神,与当代艺术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在审美性上得到了契合。因此通过将当代艺术表达形式与工业遗存既有功能相结合而衍生出的文创产业模式,逐渐成为被艺术家和大众接受认可的工业遗存再生模式。如西城红场艺术港通过将现代时尚艺术设计元素与红砖厂房厚重感结合,产生因时代元素交错对比而形成的矛盾美学,为建筑创作提供形式语言,在此基础上通过文化产业与商业经营的结合,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使得工业遗存成为当代艺术与创意的物质载体。

以西城红场为代表的文创产业再生模式,核心是其所承载的艺术性空间感。

空间设计尊重原有结构基础但流线灵活,在功能设置上突出了文化产出(如创意工坊等)、展览及与其相适应的商业、旅游、教育空间要素,在设计过程中将商业空间与设计空间相互联系并兼顾场所功能的动静分区,通过具有复合性与渗透性的公共空间将各类空间整合,最大程度凸显了工业遗存的商业艺术价值。

(二)展览空间模式

工业遗存作为科技文明进步的重要印记,自身即具有丰厚的价值阐释。以天兴福第二制粉厂火磨楼为代表的作为展览空间的再生模式,更好地保留了建筑遗存的历史记忆与人文情感。制粉厂火磨楼结构保存完好,平面空间开阔、层高充足,便于遗址内特色性主题节点与连续性展示空间的营造。在细节形态的塑造上,尽可能地保留木制天棚、地板及门窗的原真性,在充分彰显工业建筑原有技术美的同时,尊重历史风格的原貌,还原文化情境的完整性,强化了现有空间展示与历史本源跨越时间的联结性。

在展示空间再生过程中,制粉厂火磨楼在保留原有结构的前提下对空间进行了削减与扩展,根据展厅功能的具体需求灵活地进行了空间的划分与整合,并按照原有工业生产流程的递进性进行了流线设计。建筑的外立面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局部提取相应工业元素进行再创造,实现新旧并置与共生的立面效果。展览空间再生模式更强调空间的朴素性与历史的真实感,利用工业遗存营造寂静肃穆的观瞻氛围、空间序列,创设符合时代特征的精神意境。

(三)居住社区模式

以居住社区模式再生的工业遗存,改造原因通常被动地由城市总体规划所决定,较之于工业遗产,工业遗存的保护和再生往往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在利益的驱动下,开发商难以与学界就工业遗存的历史及美学价值产生认同,致使很多承载着城市工业文明的历史实物消失殆尽。[6]131因此在高密度的城市开发背景下,合理地将工业遗存以居住区模式再生,以空间居住实用性延续工业文明血脉,不失为解决現存矛盾的有效手段。

辰能溪树庭院接待中心的改造即在此模式下进行了积极尝试。首先,在整体规划上在厂区原有道路体系上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在保留场所精神的同时,平衡现代住区的使用需求。其次,在景观设计上尽量地保存了厂区内原有林木,充分利用现有自然及绿化资源营造景观空间,使建筑与树木和谐共生。同时保留了厂区内具有保护价值的工业遗存原貌,根据其内部空间特点进行改造,作为日后居住区的商业及相应的基础服务设施,如设置居委会办公、活动中心、会所等功能,创造新的使用价值。最后,保留了如烟囱、水塔等工业构筑物,作为居住社区的标志性景观小品,以片段化的环境设计手法作为区域工业记忆的重现。居住社区再生模式通常参照原有厂房建筑的特征,将工业元素进行提炼和抽象,衍生为现代设计元素加以应用,[6]133在延续历史记忆的同时营造独特的工业社区文化。

(四)景观节点模式

以景观节点模式再生的工业遗存通

常以较好的景观环境为依托,主要突出以下特征:一是工业遗存位于城市的自然景观地带,具有天然的景观优势;二是在城市空间内遗留片段化场景。两者或多者可形成一定的互动关系,其规模在一定范围内可被居民感知,并且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其再生形式则由工业遗存的规模所决定,小至城市景观节点,大到休闲广场均为可采纳的方式,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游客观光的景观小品。

爱建新城火车头广场即通过利用机车锻造厂这一历史情境衍生为具有工业主题的纪念性广场。以机车为主要景观要素,围绕具有现代工业风格的路灯、具有工业浮雕的座椅以及具有韵律感的铺装树池等景观小品,立体化强调出机车锻造主题文化气氛与工业美学的雕塑感,并通过玻璃、钢架等现代手法对原有厂房风貌进行现代性拓展,在虚实对比之中赋予厚重厂房以活力,在历史风貌完整性的基础之上增添与游客的互动性,实现传统纪念与休闲娱乐双重属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完美叠合。

(五)开放空间模式

城市开放空间再生模式更多的关注点在于室外空间的整体性重塑,更多在于整体空间序列的组织而非具体建筑的雕琢,因而强调设计的日常性、分时性及多元性。通过日常生活元素与历史文化元素的交织,促使工业遗址与街道交界产生互动性强的开放空间,从而使工业遗存从社会边缘走向群众的生活中心,积极渗透到周边社区成为休闲健身、聚会言欢、文艺交流的城市客厅。

作为典型代表的中东铁路公园,在广场设计中遵循一般城市广场的设计原则,并特别注重广场符合工业遗存独特时代气质的精神营造。因规模相对较大,对场地内遗存建筑及构筑物进行选择性保护,并根据原有工业遗存的形式特征,重新设计相应的景观设施,以线带点,形成完整的历史景观带,使新旧元素融合统一。此外,在保护原有历史记忆基础上增添了针对不同活动可能的设施和空间,弭除边界,充分开放,容纳不同群体分时段在此聚集交流,并通过与周边社区及商业的“日常性”互动,置入与普通民众更为贴近的生活气息,如摄影角、小舞台等,打破单一文化展示的功能属性,建立起以丰富多元艺术活动和社交共享的开放性活动空间。

结语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工业建筑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哈尔滨工业遗存数量巨大且特征突出,利用专业知识和相关设计手法妥善保存和利用这些建筑遗存,对城市和区域工业文明的追溯,以及城市记忆的保留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十多年来城市工业遗存再利用的实践案例,哈尔滨立足于工业文脉,试图走出一条特色鲜明、模式多样的工业遗存再利用道路。本文通过对哈尔滨五个典型案例的实地调研和分析总结归纳出工业遗存作为文创产业、展览空间、居住社区、景观节点及开放空间的五种再生模式,以期对日后相关城市工业遗存改造及再利用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石建国.从开埠设厂到“共和国长子”:东北工业百年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22-59.

[2]张一平,刘大平.哈尔滨“156项”工业遗产研究[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3):83-89.

[3]刘伯英,冯钟平.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59-168.

[4]陈剑飞,费腾.工业元素的时尚表达——辰能溪树庭院接待中心改造[J].建筑学,2012(1): 85.

[5]高丽丽.哈尔滨松花江滨州铁路桥景观再生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53-75.

[6]陈铭,王洋.住区规划中工业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以武汉万科·润园的规划实践为例[J].华中建筑,2007,25(7).

猜你喜欢

改造设计哈尔滨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静听花开
锅炉节能降耗的改造设计研究
刘派
公共建筑给排水改造项目的设计体会
哈尔滨冰雪之旅
某码头改造工程中新老码头结构结合设计分析
倘若,爱在哈尔滨
QC方法在加热炉改造设计中的应用
三等奖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