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田艺蘅与寡山别墅探究

2019-04-28吕红光

关键词: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

吕红光

(浙江树人大学 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田艺蘅是明代嘉靖年间的钱塘(杭州)文人,晚年曾为安徽歙县教谕。艺蘅诗文出众,《明史》称其:“作诗有才调,为人所称。”[注]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八十七)·田艺蘅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372页。他生于钱塘,又在余杭寡山一带建有别墅,其成年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居于其中。寡山别墅主要包含品岩和寡山书院两部分。品岩是一个山洞,在艺蘅的诗文中被称为“小小洞天”“白云山房”;寡山书院与品岩相连,在艺蘅的诗文中被称为“田子书院”。寡山一带如今杂草丛生,荒废萧条,而当年田艺蘅在此精心建设,留下著述颇多。由此,田艺蘅与其寡山别墅对研究杭州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艺蘅的寡山别墅,近年来已有学者在著述中提及[注]主要有王宁的《田艺蘅研究》,浙江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笔者将从杭州地域文化的视角对此详加剖析。

一、田艺蘅建寡山别墅时间及缘起

艺蘅的好友蒋灼在《刻田子香宇初集叙》中言艺蘅“二十而归居于小小洞天”[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第51页。,即艺蘅在20岁时就已经看中了品岩并开始居于洞中。那么,品岩和书院的建设应该至少在艺蘅20岁上下就已经开始了,并在后来逐步建设。艺蘅诗文集《香宇初集》中有诗《新筑天宠独居》[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第51页。,“天宠独居”便是品岩景观之一,建成后艺蘅以诗咏之。在《香宇初集》中能见到的景观仅有“天宠山居”“卧云石室”“品岩”“养丹”等几处,书院的景观一处也没有。而在《香宇续集》甲寅稿中有《寡山书院记》与《小小洞天记》完整的介绍品岩和书院的景观,则此两地至此已建成。嘉靖甲寅年为1554年,艺蘅31岁,由此可推断寡山别墅是艺蘅20~31岁之间陆续建成。

艺蘅为什么要隐居此地?首先是继承其父的性情。艺蘅之父田汝成本身就是一个正直而又洁身自好、才华横溢且喜欢游历山水之人。汝成为官正直,即使是皇帝也敢忤逆。《明史》记载,嘉靖皇帝迷恋道教,曾经行放生之善举,释放上林的所有动物,而汝成竟敢上书皇帝要求宽宥深陷囹圄的百姓:“顾使囹圄之徒久缠徽纆,衣冠之侣流窜穷荒,父子长离,魂魄永丧,此独非陛下之赤子乎!望大广皇仁,悉加宽宥。”[注]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八十七)·田汝成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372页。嘉靖很生气,立即“切责,停俸二月”[注]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八十七)·田汝成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372页。,然后再将其连续贬谪。汝成很有才干,其贬在广西为官时,能够指挥军队平定叛贼。汝成在嘉靖五年(1526)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嘉靖二十年(1541),汝成辞官还乡,其在官场前后仅15年左右,辞官之时不足40岁。汝成归田后,一方面寄情山水,一方面笔耕不辍,《明史》言其:“归田后,盤桓湖山,穷浙西诸名胜,撰《西湖游览志》,并见称于时。他所论著甚多,时推其博洽。”[注]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八十七)·田汝成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372页。他对浙江特别是杭州的景观文化有突出贡献。艺蘅在性情和爱好方面对父亲多有继承。艺蘅自言其性格“予性疏直,不善媚人,且善忤人”[注]田艺蘅:《留青日札·品岩子小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619页;第618页;第618页;第619页。,与其父如出一辙;在爱好上,艺蘅从小就喜欢游历山水,《品岩子小传》中自言其11岁时跟随父亲游历四方:“十一遂有四方之志,游姑苏、滁、和、金陵”[注]田艺蘅:《留青日札·品岩子小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619页;第618页;第618页;第619页。;至于为官,并不是艺蘅所热衷的,其自言:“幕府诸大夫壮之,聘督临、余三邑兵四千,出入行阵者五年所,非吾好也。”[注]田艺蘅:《留青日札·品岩子小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619页;第618页;第618页;第619页。友人欧大任亦云:“幕府数欲奏上,非所志,乃免。”[注]田艺蘅:《留青日札·欧大任〈子艺小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620页。艺蘅在《神游録叙》中自言:“余性在山水,凡宇宙间奇山水自念之,足迹能遍历,则人世浮华皆不足以易也。”[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第168页;第87页。性情直忤而又淡泊功名,是艺蘅选择隐居生活的重要原因。

其次,艺蘅多年科举不顺。从嘉靖十九年 (1540)到嘉靖四十年(1561),艺蘅先后参加七次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多年的困顿让艺蘅功名之心渐淡,《香宇集》丁巳稿中有《谢柯佥宪》[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第168页;第87页。,诗前小序云:“蘅久困棘围,已锐意请息,而我公不弃旧,雅爰指庭梅以相喻,谓荣枯迟速自有时焉,盖深致劝诲之意也。”诗末两句说:“抱艺忍看重泪落,吹嘘谁肯荐甘泉?” 嘉靖三十六年 (1557)艺蘅科举第六次失败,友人相慰,艺蘅一方面内心肯定是苦闷的、遗憾的;另一方面,多年的煎熬已让他内心离功名渐远。艺蘅第七次参加科举考试时已38岁,与其父当年辞官的年龄相近。七举之后,艺蘅不再参加科举,而是更加寄情山水、修道与著述。选择一佳地隐居,似乎成为他生活的必然。

那么,艺蘅为什么最后选择在余杭寡山一带隐居?检其诗文集,其母和其妻均为余杭人。艺蘅乃是钱塘(杭州)人,从小对杭州的各处景观非常熟悉,其妻张氏,“世家仁和”[注]田艺蘅:《留青日札·品岩子小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619页;第618页;第618页;第619页。,即在余杭;艺蘅生母徐氏,也是余杭人,而徐氏在艺蘅11岁时病逝,在古人的观念中,落叶归根,其母估计就葬在余杭境内,所以艺蘅对余杭有特殊的情感。以是,艺蘅平日去余杭必然较为频繁,加之余杭人烟稀少而又风景秀美,这些都是促使艺蘅最终选择在余杭寡山一带隐居的重要因素。

二、对寡山别墅的景观考察

《小小洞天记》[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第168页;第87页。云“山在余杭之支巷界”,这里的“山”即指“寡山”,寡山别墅大体就在山的东北角。根据《小小洞天记》的记载,本文大体按照从寡山东北山角脚下一路向上向北的顺序对品岩一带的构成作如下整理(以下加点字均为艺蘅为该景观所命名称):

(1)在寡山脚下,有一条古泾塘。从古泾塘折到寡山北麓,从石梯上去有“弄月台”。弄月台上有松树,为抚琴之佳处。

(2)从弄月台再往上走,有岩石形成的“象鼻虚洞”,是避暑的好地方。

(3)从象鼻虚洞折而北,有“洗心池”。取洗耳不如洗心之意。

(4)洗心池旁边有“可秋亭”。四季中艺蘅独爱秋,《小小洞天记》云:“前此而为春夏,后此而为严冬,孰能过此?”

(5)从可秋亭沿石磴而上,可到达“天宠山居”,意思是能在如此胜地居住是承天之宠,非人力所能及。

(6)天宠山居有一条栈道,栈道之北有“卧云石室”。石室前有一颗松树, 取名为“盘柏松”。

(7)从卧云石室往西到达核心地带“品岩”。 品岩是石洞,上有三穴,有石梁穿于其间,艺蘅指出此地因此而旧称之为“三穿洞”。

(8)品岩西面有一岩仅能侧足容膝,名曰“遗世岩”,艺蘅《小小洞天记》解释说“上不在天,下不在山,中不在人”,故名。

(9)品岩洞口有精舍,内侧的名“玄斋”,外侧的名“养丹”。精舍正对着西湖北高峰,从窗远眺,美景尽收,是艺蘅认为山中最得意的景色。

(10)精舍后边有“岁寒岩”。此岩名当出于《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注]程树德集释:《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23页。

(11)从岁寒岩往北有“云石菴”,“菴”是圆形的草屋。

(12)从云石菴可到达“灵犀”洞,灵犀洞口有茅屋三间,为焚修之所,是个净修的好地方。

(13)茅屋往西百余步,有“寒泉谷”,为煮茶之所。

(14)从寒泉谷往南穿过花园可以到达寡山书院。

品岩风景优美,又为清净之地,艺蘅有《品岩四时》[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第87页;第325页;第304页;第325页;第200页;第201页;第300页;第314页;第142页;第246页;第323页。诗述其春夏秋冬四时之美。其一曰:“品岩春事好,花发不知名。疑有幽人语,新莺求友声。”其二曰:“品岩夏情多,寒泉落虚谷。凉风如有期,一径入深竹。”其三曰:“品岩秋兴长,云白山愈青。茶罢日已晚,落叶堆空庭。”其四曰:“品岩冬思幽,门映积雪闭。冻折古松枝,棲云向余叹。”这组诗用短绝句的方式,简练地抓住品岩春天有花发之美、夏季有泉竹之凉、秋天有青山白云之兴、冬季有古松积雪之幽。特别是夏天炎热的时候,品岩成为艺蘅避暑的好地方,他在《避暑山中寄吴工部》《品岩避暑》《纳凉》《逃暑翠交亭雨中作》和《六月六日观龙引子》等诗歌中多次言及其到品岩避暑之事。

寡山书院在寡山的南面,根据田艺蘅的《寡山书院记》[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第87页;第325页;第304页;第325页;第200页;第201页;第300页;第314页;第142页;第246页;第323页。、蒋灼的《自心精舍记》[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第87页;第325页;第304页;第325页;第200页;第201页;第300页;第314页;第142页;第246页;第323页。以及艺蘅一些诗歌中的描述,本文以寡山书院的易适园中的“玄楼”为核心,并对其周围景观作如下整理:

(15)书院中有“易适园”。易适园有数十亩之广,园中种有蔬果花草,最多的是竹子。艺蘅在《万竹孤吟序》中解释园名曰:“取唐人诗‘贫贱易为适,富贵难为居。’”[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第87页;第325页;第304页;第325页;第200页;第201页;第300页;第314页;第142页;第246页;第323页。艺蘅《香宇续集》卷二十一中有诗《易适轩》,可知易适园中有同名之轩。

(16)易适园的竹林中有小屋三间,总名“自心精舍”,蒋灼云“田子以一动一息,随其心之所宜而取之,无不足也,遂名之曰‘自心精舍’。”[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第87页;第325页;第304页;第325页;第200页;第201页;第300页;第314页;第142页;第246页;第323页。

(17)自心精舍中间的小屋名“玄楼”,有梯名“凌虚”。玄楼四面皆有窗,可以眺望风景。玄楼内有各种图书卷轴用以展玩,房梁上有磬钟可击抚。此外,从《香宇续集》的诗中可以知道,玄楼附近似乎还有个“廻塘”。虽然在《寡山书院记》与《自心精舍记》这两篇文章里都没有谈到,但是在艺蘅的诗歌里多次出现:《玄楼晚眺》:“廻塘水满足观鱼”[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第87页;第325页;第304页;第325页;第200页;第201页;第300页;第314页;第142页;第246页;第323页。;《廻塘观荷》:“病中聊谢客,诗兴在玄楼”[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第87页;第325页;第304页;第325页;第200页;第201页;第300页;第314页;第142页;第246页;第323页。,从玄楼的窗户就能看到廻塘,可见廻塘与玄楼相距不远。

(18)玄楼的左侧为“护玉斋”,内有藤榻可以休息。

(19)护玉斋的后面有“摘芳圃”,种有花果。

(20)玄楼的右侧为“养志轩”,轩内有石屏风和棋局,供宾客娱玩;轩内还有一个牌扁,上书“诗梦茶情”四字。

(21)从养志轩往西,有“临茭池”,池旁有“翠交亭”,可以小憩。翠交亭三面围以竹,亭西面有短墙。艺蘅有《翠交亭记》解释亭名曰:“翠,青羽雀也,而色之深,青黑有光彩者亦曰翠焉。交,参合也,而人之相友善者亦曰交焉。”[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第87页;第325页;第304页;第325页;第200页;第201页;第300页;第314页;第142页;第246页;第323页。“翠”,总体上是修饰亭之美丽,“交”则言亭之用途,合起来是在美丽的亭中交友之意。

寡山书院的景观十分精致。在万竿绿竹丛中掩映的玄楼,可以临高远望,四面都可以看到山,“四山雪映玄楼月”[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第87页;第325页;第304页;第325页;第200页;第201页;第300页;第314页;第142页;第246页;第323页。(《郊居元宵》);玄楼下面的廻塘景色颇佳,艺蘅诗《独酌有怀》云其:“水满廻塘鸂鶒眠,芙蓉滴露香生烟”,廻塘有水鸟、有芙蓉花,艺蘅赞其为“小西湖”[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第87页;第325页;第304页;第325页;第200页;第201页;第300页;第314页;第142页;第246页;第323页。(《与琼心泛廻塘采芙蓉》)。还有翠交亭,亭子的周围种满了芙蓉花(即荷花):“芙蓉环绕翠交亭”[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第87页;第325页;第304页;第325页;第200页;第201页;第300页;第314页;第142页;第246页;第323页。(《翠交亭芙蓉》)。

除了上述这些景观外,寡山上还有一个寡山寺,艺蘅诗集中存有蒋灼的《夏游寡山寺,暴雨晚晴》,也是艺蘅与友人常去之处。寡山寺当是在艺蘅居于寡山之前就有的,盖非艺蘅所建。

谈及泛舟,据艺蘅的好友蒋灼的描述,艺蘅有一艘特制的船,名“白鹭浮居”[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第87页;第325页;第304页;第325页;第200页;第201页;第300页;第314页;第142页;第246页;第323页。,船身绘有七十余只白鹭,意态各异,故名。船内设施齐备,内有窗,有榻,有棋,有笔卷,有茶事器具。艺蘅在其诗《招沈蒋诸兄小酌会心特舫一首》标题下自注云:“舟前小轩傍曰会心特舫 ”[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第87页;第325页;第304页;第325页;第200页;第201页;第300页;第314页;第142页;第246页;第323页。,可知白鹭浮居日常停泊的地方前面有轩,轩旁有“会心特舫”,用以与友人聚会欢酌。白鹭浮居是艺蘅苕溪泛舟乃至出游五湖四海的重要交通工具。

艺蘅非常喜欢住在寡山别墅,即使离开几日便念之不已,其诗文集戊午稿中记载,他曾经留宿云居山,结果梦到了寡山别墅:“也知身在山中住,却向他山梦故山。”[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第87页;第325页;第304页;第325页;第200页;第201页;第300页;第314页;第142页;第246页;第323页。(《宿云居山梦归寡山别业》)。

由上,品岩与寡山书院的景观设施完善,文人所需风雅之事物齐备,艺蘅十分用心地给每一处景观都起了雅致的名字,是修身著述的极佳之地,惜今已不可见矣。

三、田艺蘅在寡山别墅的生活与活动

品岩是艺蘅修道的场所。明代道教极为发达,嘉靖皇帝更是痴狂至极。上有所好,下必应之,当时的文人们热衷修道。艺蘅也喜欢修道,他有诗曰:“品岩何所宜?朝见东海日。我欲饮其丹,于此抱真一。品岩何所宜?夕见西山月。我欲餐其黄,庶几炼仙骨。”[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第87页;第325页;第304页;第325页;第200页;第201页;第300页;第314页;第142页;第246页;第323页。(《品岩日月》)从这首诗可以知道,艺蘅在品岩是要“饮其丹 ”“炼仙骨”。为了修道,艺蘅不辞劳苦采摘仙草,辛酉稿中有《度黄泥岭采得紫芝三茎以其一分赠子久》,由诗可知,为了炼丹,艺蘅一大早跑到黄泥岭采灵芝。艺蘅的炼丹技术不凡,一次蒋灼生病,艺蘅亲自制药相送,蒋灼写诗相谢曰:“君能炼石如霜雪,五月飞琼破晓炎。不让仙人云母屑,绝胜御府水精盐”[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第87页;第325页;第304页;第325页;第200页;第201页;第300页;第314页;第142页;第246页;第323页。,夸赞艺蘅的丹药比仙人的“云母屑”“水晶岩”还要好。除了修道以外,品岩也是艺蘅远离尘世烦恼的修心之地,其《品岩即事》云:“顿讶尘心减,缘知野兴增。疏狂逃礼法,贫病谢亲朋。”[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第87页;第325页;第304页;第325页;第200页;第201页;第300页;第314页;第142页;第246页;第323页。对于世俗礼法,艺蘅不愿违背性情迎合,而品岩是其躲避礼法最好的场所。

寡山别墅是艺蘅最重要的读书著述之地。蒋灼《叙目》云:“田子敖咏林中,声金振玉,偶闻瞥见,则抽簪刻竹记之,标目铭心,聊代铅椠。于是竹无空节,无完肤,几三十年。”[注]田艺蘅:《留青日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617页。艺蘅在寡山别墅种竹万竿,偶有所想所得,便刻于竹上,这样坚持了近30年。竹刻之文字后来形成了三十九卷的《留青日札》。除此,艺蘅还有《大明同文集》五十卷、《诗女史》十四卷等,本文所涉猎较多的《香宇集》多达三十四卷,这些文字多数都是与寡山别墅这样一个清静之地分不开的。

寡山别墅也是艺蘅与友人集会的地方。艺蘅诗文集中有《喜姚贾诸君子聚饮寡山别墅,是日欲雨不雨,卒成嘉游留赠一首》 :“二十三人过草堂,秋深兼喜病差强。占晴较雨谈何易,临水登山兴正长。酒气入花香旖旎,歌声激竹韵琳琅。催科未动田园乐,不羡当年华子冈。”[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第87页;第325页;第304页;第325页;第200页;第201页;第300页;第314页;第142页;第246页;第323页。由诗可知,这次聚会的人数多达23人,他们饮酒、登山、赏花、吟歌、作诗等,这是一次文人雅集。 癸亥稿中有《四月十七望夜与子久诸君子玄楼玩月》,诗云:“莫辞通夕醉,群玉正翱翔。”[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第87页;第325页;第304页;第325页;第200页;第201页;第300页;第314页;第142页;第246页;第323页。此诗是艺蘅与友人在玄楼上赏月饮酒兴起而作,劝友人“通夕醉”。 同年的端午节,艺蘅有《端阳醉中喜蒋子久、昆季父子携酒过访,遂同季禾家叔燕集翠交亭》,诗中说:“五日正修菖歜会,七人重举竹林杯”[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第87页;第325页;第304页;第325页;第200页;第201页;第300页;第314页;第142页;第246页;第323页。,这一次是在翠交亭聚会饮酒,恰好是七个人,艺蘅将此次聚会看作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相聚。

赏花吟咏也是艺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艺蘅的诗文吟咏繁花,有并头莲花、菖蒲花、缫丝花、蕙花、金纱花、殿春花、荷花、山丹花、牡丹、七姊妹花、徘徊花、白木香花等名目颇多,但是艺蘅似乎最喜梅花。艺蘅咏梅花的数量多,有《红绿梅花》《黄梅花》《解酲梅花下》《春雪点梅》《九月二归品岩见白梅》《九日红梅》等,包含了各种类型。对于善用香草美人手法的屈原,艺蘅为其《离骚》花草虽多但没有提及梅花而多次遗恨不已,于是艺蘅写下《春雪点梅花》之诗为梅花打抱不平,他贬低“蘭”“菊”之类的都是“寻常草”,梅花是不屑于入楚骚罢了。诗末自注云:“每恨《离骚》不及梅花,特为解嘲如此,梅雪有灵,当为我粲然生香也。”[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64页;第228页。艺蘅诗文集中有一组怀人伤逝之作,所怀之人死后,艺蘅伤悼不已,连作八首《伤逝》,每首都是以“一见梅花便忆君”[注]田艺蘅:《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54册)·香宇集·香宇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64页;第228页。开头,艺蘅以最爱之梅花比之已亡之人,表达了对所怀之人的深情。

如今荒如废墟的寡山,当年有艺蘅精心打造的小小洞天与寡山书院;如今萧条清冷的寡山,当年有艺蘅及其好友常在寡山别墅或赏月、或饮酒、或吟诗、或修道、或登山,无限文人情致。本文呼吁有关部门能够根据艺蘅《小小洞天记》《寡山书院记》与蒋灼《自心精舍记》的记载对艺蘅当年的寡山别墅进行模型再现与部分恢复,对艺蘅的诗文集也要加大整理力度,让人们品味寡山曾经拥有的文化意蕴。

猜你喜欢

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考证》新近出版
经史子集——《四库全书》
论《四库全书》及《总目》对戏曲研究和学科建立的影响
邻父伐树
登楼
丰乐亭游春(其三)
藏书楼
上海古籍出版社
书法家邬惕予
集昆山片玉聚桂林琼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