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
2019-04-28何赛男姜发根
何赛男 姜发根
(安徽三联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随着高等教育资源的拓展,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矛盾已从供不应求的数量问题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加强高校内涵建设的问题。当前,由于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尽吻合,用人单位很难找到合适人才与大学毕业生很难找到合适岗位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注]《教育部长袁贵仁就“教育改革和发展”答记者问》,2016-03-14,http://www.gov.cn/guowuyuan/vom/2016-03/14/content_5053023.htm。。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方面军,也存在结构性矛盾。学界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已有30多年,从中国知网检索可知,相关文献已达8 000余篇[注]检索日期为2018年8月10日。。这些研究成果涵盖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政策法规、办学性质与定位、财政状况、办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但围绕安徽民办教育展开研究的论文仅20余篇,其中研究安徽民办高等教育的仅10余篇。这10余篇论文涵盖办学水平、管理机制、高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民办教师激励机制以及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等,但未涉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模式、实践教学改革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等内容。因此,以实践为抓手,探索区域民办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的解决之道,具有重要意义。
一、供给侧改革与高等教育的内在关系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次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注]《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解放日报》2015年11月12日,第1版。。关于“供给侧改革”的研究随即兴起。
“供给侧”即供给端、供给方,“供给侧改革”即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从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投资的有效性[注]徐绪卿:《“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民办高校的发展思路》,《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第2页。。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和发展必然提出相应要求,即人才培养要与经济结构发展保持一致。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元。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虽已达到世界第一并迈入大众化阶段,但也存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对欠缺、人才培养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突出。当前,民办高校正处于内涵建设初期,亟须发挥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紧密联系市场,借助供给侧改革契机深化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进而推动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进程。
二、安徽民办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民办高等教育在全国得以恢复和发展,安徽民办高等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才起步。尽管起步较晚,较其他民办高等教育强省有较大差距,但安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势头良好。自1997年省内第一所民办高校——安徽三联学院成立以来,20多年间,安徽省民办高校已达32所,占全省120所普通高校的26.7%[注]《安徽高等院校名单》,2018-04-15,http://www.gx211.com/gxmd/gx-ah.html。(见表1)。截至2017年6月,安徽新华学院和安徽三联学院已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安徽民办高校办学历史短,在地域分布和综合实力上呈现三个不平衡。一是地域分布不平衡,大多数民办高校落户合肥。二是民办高校之间的实力不平衡。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经济实力企业出资举办的民办高校,在占地、建筑面积、教学条件和设施方面远胜于个人出资举办的民办高校;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力学条件胜于非学历教育机构。三是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间师资力量不平衡。民办高校师资队伍明显弱于公办高校,难以吸引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人才,且社会认可度低。
表1 安徽民办高校分布及占比
对民办高校来说,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安徽民办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如下。
1.沿用原有的供给制度,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发展的需求。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不能有效适应社会多元发展的需求,加上政府干预和与社会联接渠道不甚通畅,使民办高校失去自主发展的空间和能力,在政府活动中的话语权很小,大大降低了其转型创新的能力[注]王颖、熊季霞:《地方本科院校“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年第1期,第40页。。安徽民办高校当前正面临这个问题,亟须冲破既有的制度框架,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和交流,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但实践成效不足。很多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深知人才培养必须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需求为导向,服务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但受传统精英教育理念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仍过度追求理论知识的传授,并未真正践行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定位,未结合地方实际有预见性地进行办学。一些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脱离为区域经济发展供给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出现应用型人力资本供应难以满足产业需求的现象。造成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高等教育供给结构失衡,学术型人才供给远大于应用型人才,且受传统思想影响,不少民办高校盲目追求办学层次的提升,致使高等教育布局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的感知和反应机制,不仅浪费教育资源,还助长“唯学历论”的社会风气[注]马世洪:《以供给侧改革破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第10期,第16页。,造成民办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错位,实践成效不足。
3.专业设置盲目且滞后,与市场需求不符。目前,安徽民办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的需求不成正比,且合格率较低。高校在设置专业时往往盲目追求学科专业的“大而全”,同质化现象普遍,不能准确掌握地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导致专业结构失衡。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紧密相连,后两者的转型升级必然要求高校调整专业结构,以适应经济的转型发展。因此,地方高校应根据区域社会经济的实际,有前瞻性地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合理培养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4.实践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实习实践平台不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要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但安徽民办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定位虽比较明确,但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不一致,致使教学效果欠佳;二是实践教学方式仍以传授式为主,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足,未能很好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不完善,产学研与实践教学未能很好地进行成果转换。同时,高校不能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契合的实习实践平台,影响学生实践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亟须构建起一种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安徽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我国民办高校整体办学历史短,缺乏经验积淀;体制障碍多,缺乏制度支撑;师资队伍弱,质量认可度低[注]徐绪卿:《“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民办高校的发展思路》,《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第3页。,但得益于办学机制的灵活性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民办高校更容易实施供给侧改革。笔者认为,安徽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与时俱进地优化供给制度
2017年10月3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发布,明确民办教育要“内涵发展,特色办学。引导民办学校更新办学理念,支持民办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推动民办学校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之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仅要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识,而且要及时更新办学理念,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培育并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以缓解现存的教育结构性矛盾。民办高校需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凝聚特色,有效提升教育质量,以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注]林祥:《“供给侧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学习时报》2016年2月15日,第3版。。
民办教育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但从民办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结构性问题非常突出。安徽民办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供给制度,解决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如在师资队伍方面,存在队伍不稳定、职称结构不合理(副高以上职称少,初、中级职称较多)、专兼职比例不平衡(兼职及外聘教师比例偏高)、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专业不甚匹配及兼课过多等问题,亟须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注]郭静:《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推进路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27期,第7页。。安徽民办教育供给侧改革应以化解民办高校发展要素的结构性矛盾为切入点,促进要素优化重组,盘活存量资源,用好增量资源,实现要素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与时俱进地优化供给制度。
(二)丰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创新,而高等教育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2015年8月20日,安徽省教育厅发布《安徽以强化实践为抓手 扎实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一文,指出“2012年以来,省级资助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3 758项,地方高校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 323项,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同时,坚持激励引导,大力开展创新创业相关竞赛。在2014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安徽代表团奖牌数居全国第三,金牌数居全国第五,参赛队获奖率近80%。此外,坚持基地孵化,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校际、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培养为着力点,创新人才培养机制。2008年以来,省级层面共实施264项“卓越计划”,建立203个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0多个产学研用合作联盟和479个实习实训基地[注]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安徽以强化实践为抓手 扎实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5-08-20,http://www.ahedu.gov.cn/1563/view/542029.shtml。。
在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也不乏民办高校的身影。安徽新华学院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定位,在探索并健全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和特色,并取得一定成效:一是构建“全覆盖、全过程、分阶段、多形式、开放型”的教育模式;二是打造“三结合”的教育特色,即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学生素质教育、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相结合;三是大力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广泛开展学科与科技竞赛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课题研究,搭建创业孵化平台,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全年累计完成6 000余名新生的创新创业基础教育。2016年,该校成为安徽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轮值主席单位,荣获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该校学生获当年自主创业类“安徽省优秀大学生”称号[注]《安徽新华学院2016/2017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8-01-31,http: //www.ahedu.gov.cn/uploads/file/20180131/20180131091452_40622.pdf。。安徽三联学院学生在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竞赛中获得各级各类奖项220余项,2014—2017年共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137项、国家级77项[注]《安徽三联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效显著》,2017-09-22,http://edu.anhuinews.com/system/2017/09/22/007717466.shtml。。同时,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形成并践行“1223”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工程技术、管理岗位的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理、注重实践,确立校企合作、二元共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推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应用能力培养核心,根据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合理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完善相应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科学评价大学生创新创业潜质。另外,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重构专业能力模块和课程模块。
(三)优化专业设置,精准预判市场需求
《实施意见》第十六条提出“保障依法自主办学”,扩大民办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鼓励学校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需要,依法依规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政府在学科专业设置、招生等重点领域赋予民办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对民办高校来说是重大的利好消息。在实践中,不少民办高校办学资质有限却片面追求专业设置的大而全,扩展专业较随意,与地方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使学校陷于低教育质量和低办学水平的恶性循环中,特色建设明显不足。
2017年1月,安徽省教育厅成立普通本科高校专业合作委员会,其职责是根据省教育厅颁发的专业评估通用指标体系,对所申请专业进行专业评估与审核。这对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起到了很好的监管作用,有利于他们合理设置新专业,提早对市场用人需求进行全面调研和精准预判,并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与优势领域的产业保持密切联系和深度合作,发现具有潜力的优势专业,进而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针对省教育厅的简政放权,安徽民办高校要把握好专业设置自主权,根据各自实际制定《“十三五”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根据市场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按照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学科专业集群化建设思路,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减少或避免专业设置同质化,凸显专业特色。同时,民办高校应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借力“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振兴计划”等项目建设,重点建设基础较好、具有一定专业特色优势和社会竞争力的专业,培育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等。
(四)完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校企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
《实施意见》第九条提出“探索多元主体合作办学。积极鼓励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相互购买管理服务、教学资源、科研成果。各地可利用闲置的国有资产,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举办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鼓励民办学校通过兼并、收购、联合办学等方式,实现连锁、联盟和集团化发展。鼓励营利性民办学校建立股权激励机制。”可见,政府鼓励民办学校创新校校、校企合作模式,允许资本、知识、管理等要素资源和权利之间实现共享共赢。
随着科技和产业的飞速发展,安徽民办高等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已成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创新力量,因此,高校与产业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密,并朝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为更好地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安徽民办高校应进一步利用企业的产业和研发优势,联合企业培育具有专业特色的协同创新中心,探索构建与其他企业“产学研”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实践教学的规范管理,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民办高校要制定并完善一系列实践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打破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陈旧教学体系,对12课时以上的实践课程单独设课。强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2.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民办高校要通过依托、联合和共享等方式,建立校内实习实训中心、省级工程训练中心以及省级软件示范实习实训中心等,与省内外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习实践平台。
3.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民办高校要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持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与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引进和培养并举,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4.创新产学研合作育人体制,打造产教融合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民办高校要构建以学校为核心、由教育集团和科技集团组成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校企一体化办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校转型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都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创业,直接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吕金梅:《民办高校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基于高校转型发展的视角》,《中国成人教育》2017年第18期,第44页。。
安徽民办高校要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问题,更要突破办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因此,应紧跟供给侧改革的新形势,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明确办学定位,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企业岗位需求,践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校企合作育人长效机制,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改革招生模式,调整招生规模,多途径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搭建就业平台,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注]罗忠、姜发根:《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与安徽民办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研究》,《陇东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第95页。。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安徽省人民政府应做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相关设计,充分发挥民办教育促繁荣、寻差异及扬个性的作用,与公办教育保基本、促公平及打基础的功能形成互补,努力形成公办与民办教育错位竞争、协调发展的格局。同时,要激发和调动民办高校深化改革的积极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培养出“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人才,为地方经济的供给侧改革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