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中的猫》中的聚焦

2019-04-27谢琳琳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聚焦

谢琳琳

内容摘要:本文是从叙述学的聚焦概念对《雨中的猫》的主题进行探讨。在通过研究本文的转换式“聚焦”后,笔者发现美国夫妻的不和谐关系只是故事表现出的浅层含义,而再研究其零聚焦则可得到该小说的深层含义,即海明威事实上想展现的是在一战后的美国社会,年青一代失去精神乐园后缺乏安全感的尴尬和对生存意义的困惑。由此,笔者发现,从几个方面研究一部小说的叙事,所发现的结果可能并不一样。

关键词:《雨中的猫》 聚焦 冰山法则

一.引言

《雨中的猫》是海明威的一篇短篇小说。故事讲述了一对美国夫妻到意大利度假,当时正下着雨,他们待在一家旅馆里。房间里的丈夫正在看书,妻子看着窗外,忽然她看见窗外有只猫蜷缩着躲雨,妻子想下去把那只猫带进旅馆,但下楼之后那只猫不见了。她回去和丈夫说猫没找到。丈夫对此漠不关心,仍然看着手中的书。片刻之后旅馆女侍从抱上来一只猫。故事到这戛然而止。

国外关于《雨中的猫》的研究多是对文中妻子的女性形象进行探讨,国内研究也诸如此类,研究叙述的主要是李雅波、彭俊广等人,要么从叙事策略要么从文章的重复结构来探讨主题。对于《雨中的猫》的聚焦探究很少有学者关注到,而且目前也并未看到有学者对其得出的深浅主题进行对比分析。

二.聚焦分析

2.1《雨中猫》的转换式聚焦

英国小说理论家路伯克( P.Lubbock) 指出,“小说技巧中整个错综复杂的方法问题,我认为都受观察点问题——叙述者所占位置对故事的关系问题——支配”(Lubbock 1966:251)。这一看法或许对视点过分厚爱,但事实上确实如此,就像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就可能不一样。

根据热奈特的聚焦理论,转换式聚焦是指在叙述不同事件时人物视角的转换。(方小莉 2016:9)在《雨中的猫》中大部分是采用全知全能的叙述者视角去观察世界。但是全知叙事者又偶尔会转换到妻子的视角或者丈夫的视角来传达男女主人公的不和谐关系。小说开篇处,作者采用全知视角介绍了一对美国夫妻住在一家意大利旅馆中,并对对面广场景物作了描写。但接下来叙述美国妻子发现楼下小猫避雨然后和丈夫展开对话时,视角虽然没有转换,但却隐约显示出叙述者的眼光更靠近“妻子。因为原文中在描述对话时用了“her husband”(海明威 2017:96)。之后,在女主人公下楼寻找猫路过旅店老板的办公室时,小说聚焦在女主人公身上:She liked the hotel people.紧接着,在旅店老板提醒女主人公天气糟糕之后,原文中出现一系列的重复结构:她喜欢他的严肃态度;她喜欢他的有风度的举止;她喜欢他为他效劳的样子;她喜欢他当老板那自以为是的神态;她喜欢他那沧桑而厚实的脸孔。这段话中连续出现了六次“她喜欢”,重复式的结构和聚焦让女主人公此刻的内心感受暴露无疑。似乎将之前处于旁观者角度静静等情节推进的读者们突然拉入到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和女主人公感同身受。

“妻子”站在门口要出去找猫。这段让视点真正地聚焦到了女主人公身上,也就是叙述者从第三人称转换到了妻子身上。叙述者在此采用的是自由间接话语:”the cat would be around to the right. Perhaps she could go along under the eaves.”(97)这让读者再次读到“妻子”的内心活动。而可以感受到的是叙述者与女主人公的距离越来越近了。“would”,“perhaps”等表不确定的词汇引导着读者和女主人公一起去寻找那只猫儿。不管是否能够找到,对于一个希望通过猫儿来引起丈夫关注的“妻子”来说,寻找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从而增强了读者们对于文中“妻子”的同情感。

而在女主人公找寻失败回旅馆时,旅店老板向这个“美国女孩”鞠了一躬。这里称呼的转换也能让读者感受到叙述者的视角再次向女主人公靠近。因为妻子在外面环境中不希望自己是丈夫的所属物,所以她希望在别人眼中她还是“girl”。而且旅店老板的鞠躬让女主人公觉得自己十分渺小,但同时又十分重要。此时说是聚焦因为只有从女主人公自己的角度才能体察到如此细微的感受。这里,叙述者直接用女主人公的叙述视角向读者呈现出她内心的愿望,也揭示了本文的浅层主题:女主人公渴望被丈夫注意到和关心。小说的结局是“She held a big tortoise-shell cat pressed tight against her and swung down… asked me to bring this for the Signora”(99)。读者从“a big tortoise—shell cat”不難看出,作者在此处用了不定冠词“a”而不是用定冠词“the”则说明叙述者把视角从外部转到了故事内人物“丈夫”的角度。因为对于丈夫来说他并不知道那只猫长什么样子。而此处的聚焦也使得猫的身份变得模糊不清,究竟它是不是女主人公寻找的那只雨中的猫,读者无从得知,海明威聚焦在丈夫视角来结束这个故事,算是画龙点睛。作品是否在暗示当丈夫看到送来的猫时,能够联想到妻子的寂寞孤独,产生些许的同情和关心。

从文中的几次聚焦读者可以发现,在之前,叙述者和妻子的距离越来越近,而和丈夫的距离则越来越远,由此得出夫妻关系越来越远,但最后文章结尾叙述者把焦点放到了丈夫身上,可以让读者去猜测丈夫是不是开始发现了妻子的孤独,算得上是点睛之笔。视角不断转换的技巧向读者呈现这种贴近生活的不完美,引发读者自行思考和品味; 客观地向读者展示男女两性关系中存在的对立和矛盾,主要表现女性在这种两难境地中的真实心理。如果这篇小说的目的只是为了刻画一个希望得到丈夫关心的妻子形象,那我们到此已经找到了答案。但是再仔细思考下,读者肯定会困惑于造成男女主人公的关系紧张的原因。而再次探讨其中的聚焦,再联系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或许读者可以得到答案。

2.2《雨中的猫》的零聚焦

根据热奈特的聚焦理论,零聚焦是无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方小莉 2016:9)在文章首段中,作者就使用零聚焦来描述旅馆及周围的景物。篇幅大概是全文篇幅的八分之一。而结合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可以发现,战争纪念碑、海浪、雨、猫…这些环境描写都隐藏着深刻的含义。这些环境描写就是“冰山”的八分之一。这“八分之一”则是给读者关于战争的提示。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提到战爭?接着叙述者超然的语气、安静的陈述下是令人震撼的暗流。从最初美国妻子因见到雨中猫而产生同病相怜的想法,可以看出,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矛盾虽未彰显,却也能感觉到其间的暗流涌动。从美国妻子第一次把旅店老板和丈夫对比后对丈夫的不满,到女主人公满怀失落地返回房间时再次遇到殷勤的旅馆老板,并再次对比于丈夫,她对丈夫的不满爆发出来。于是用了一连串的“I want…”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在接下来丈夫的话语中也印证了妻子的愤怒状态:“住口!”是他在无法忍受妻子连珠炮式的哭诉时发出的一声怒吼,吼完之后他又开始看书了,故事发展到高潮。最后一句中的“广场上的灯开始亮起来”预示着争吵的结束。读者如果不细心品味,读完小说后只能体会到冰山一角;只有以开头细腻的景物描写为尺度,耐心琢磨,才能认识到其余八分之七的真面目,才能洞察波澜不惊下的暗潮汹涌。也就是说,夫妻的不和谐关系和妻子想要引起丈夫的关注等只是本文的表层含义,结合到之前的景物描写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读者可发现《雨中的猫》成功的塑造了一战后一个受到丈夫冷落,感情受挫的美国妻子形象。同时作者引导读者透过简单故事情节深刻思考战争对人们生活造成的恶劣影响,一战后的美国,年青一代失去精神乐园后缺乏安全感的尴尬和对生存意义的困惑。因此,再研究文章的零聚焦效果,读者能接收到的信息则更多。

三.结语

“聚焦”概念是叙述学中的一个概念,而本文通过结合聚焦理论对《雨中的猫》细读分析后发现从转换式“聚焦”概念出发能提炼到的只是小说表达出的表层的主题,而通过研究其零聚焦再结合冰山法则分析可以得到作者实际上想表达的思想,即战争使年轻一代失去精神乐园后缺乏安全感和对生存意义产生困惑的现状。希望能提供一个从不同叙事策略角度结合对比分析小说主题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方小莉."叙述理论与实践 从经典叙述学到符号叙述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

[2]李雅波.《雨中猫》的叙事策略与主题展现[J].外语学刊,2012(05):140-142.

[3]海明威.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英文朗诵版中的选篇《雨中的猫》[M].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96-99.

[4]彭俊广,陈红.《雨中猫》的重复叙事与主题意义[J].外语教学,2010,31(03):77-80.

[5]王守义.海明威的小说语言风格及其艺术张力[J].外国语,1987( 3).

[6]吴悠.《雨中的猫》功能文体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9.

[7]Lubbock,F.The Craft of Fiction[M]. London: Cox ﹠Wyman Ltd,1966.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聚焦
对民生部门“聚焦”转移就业脱贫的思考与探索
聚焦与多元化战略决策方法
谈文本细读中教学设计的目标意识
解析电影《聚焦》的叙述风格
实现单元初始课有效教学的三个策略
《聚焦》:瞬息善念,不枉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