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儿童,有效对接儿童生活经验与数学课堂
2019-04-27徐光宴
徐光宴
摘 要:本文基于陶行知理解儿童的教育思想,简要阐述理解儿童、对接儿童生活经验的价值,结合数学教学实践,利用熟悉的生活经验,构建适宜儿童的数学生态环境;借助有趣的生活经验,激发儿童思维张力;注重过程性生活经验,发掘儿童的生长点;推动生活经验活动化,寻求数学教学切入点;深耕延展性生活经验,培养儿童迁移能力等。
关键词:理解;儿童;生活经验
陶行知提出要理解儿童的教育思想,这就启示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确立儿童教学视野,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信儿童,理解儿童,使数学教学有效对接儿童生活经验,从而借助儿童生活经验,降低数学教学难度,优化数学知识呈现方式,让儿童收获数学学习成就感。
一、理解儿童,对接儿童生活经验与数学课堂的价值
理解儿童,对接儿童生活经验与数学课堂,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它能够有效凸显儿童主体地位,降低数学学习难度,并丰富数学教学资源。
1. 凸显儿童主体地位
理解儿童,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确立儿童教学视野,从传统的教为中心的数学课堂向学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从而确立儿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借助儿童既有的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充分调动儿童数学学习积极性,促进儿童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2. 降低数学学习难度
数学教学中,理解儿童须基于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数学基础等,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从而借助儿童生活经验化难为易,优化数学知识呈现方式,进而降低数学学习难度,使儿童生活经验成为提升儿童数学学习的一种有效路径。
3. 丰富数学教学资源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学资源主要以教材为主,教师往往局限于数学教材内容,导致数学教学资源贫乏,难以有效激活儿童数学学习积极性。理解儿童,对接儿童生活经验,基于儿童学习实际,将数学教学与儿童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从而有效拓展数学教学资源,使生活成为数学资源的活水之源。
二、理解儿童,有效对接儿童生活经验与数学课堂的实践
理解儿童,对接儿童生活经验与数学课堂,需要教师始终坚持儿童立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优化数学教学的有效路径。
1. 利用熟悉的生活经验,构建数学生态环境
“理解儿童需要教师打破传统数学教学思维,寻找儿童数学最近发展区,用儿童的眼光审视数学教学。” [1]这样才能利用儿童熟悉的生活经验,构建数学学习环境,避免数学教学设计的成人化。这样才能利用儿童数学的生活现象,引发儿童数学学习的积极情绪,激发儿童数学学习兴趣,扩大儿童生活经验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应,使儿童对数学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例如“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学任务主要是帮助儿童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与平行四边形等形成直观认识。在教学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图形大观。
活动一:观察教室,说说教室环境中存在哪些图形,这些图形具有怎样的特点。
活动二:回忆生活中自己印象深刻的图形,并在纸上画出这些图形,思考这些图形具有怎样的特点。
这两个活动环节,正是基于对儿童的理解:第一活动环节,充分利用儿童熟悉的教室环境,引导儿童开展观察活动,从而使儿童的生活经验能够被调动,在强化儿童图形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又促进儿童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二个活动环节,对儿童身边的环境进行适度的延展,扩展至儿童生活圈,并借助画画的形式将图形画出来,在做数学中引领儿童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强化儿童对图形的认识。生态学习环境的构建,使数学课堂真正促进儿童的自然生长。
2. 借助有趣活动,唤醒生活经验,激发儿童思维张力
儿童的生活经验要收到预期的效应,就需要理解儿童,立足于儿童兴趣点,借助儿童感兴趣的生活经验,激发儿童思维张力。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深入了解儿童,根据儿童的生活阅历、兴趣爱好等,合理地挖掘生活资源,并寻求生活资源与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有效耦合点,在趣味化资源的支持下激发儿童数学思维张力,避免数学教学中教师生活经验的强行“植入”,削弱生活经验应用效应。
如“认识角”的教学,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显然对于二年级儿童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学习内容相对抽象。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要通过趣味化教学手段,引导儿童从表象逐步深入理性认识。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段儿童手工活动中的劳动成果,如打开的手工剪刀、手工扇子、手工三角板等,创设问题情境让儿童找出角,引入角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开展摸一摸角、做一做角、比一比角等活动,引导儿童深入了解角。
借助儿童感兴趣的内容,从儿童感兴趣的手工活动入手,展示兒童活动成果,有效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儿童对角展开探究的愿望。儿童在感兴趣的生活经验的帮助下,积极参与到摸、做、比等数学探究活动中,儿童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在足够的感性经验的支持下,儿童对角的认识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促进了儿童思维能力生长。
3. 注重过程性生活经验,发掘儿童的生长点
“儿童生活经验的获得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儿童生长过程中逐步积淀起来的。” [2]因此,我们要理解儿童,注重儿童过程性生活经验,基于儿童生长的过程,根据儿童在不同学段、不同生长时期的生活经验,优化数学教学设计,发掘儿童的生长点,从而循序渐进地引领儿童发展。
如“千克和克”的教学,在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的基础上,为了引出克的概念,并且强化儿童对克和千克的直观认识,笔者运用一箱牛奶作为范例:
活动一:儿童动手提一提一箱牛奶,根据数学千克的知识,估一估一箱牛奶的质量,再称一称,说出一箱牛奶的质量。
活动二:打开一箱牛奶,拿出其中一盒牛奶,用手掂一掂估计有多重,再数一数一箱牛奶有多少盒?算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