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数学智慧课堂的创建

2019-04-27曹丽霞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曹丽霞

摘  要:智慧課堂是一种思想性、主体性和感悟性课堂。基于核心素养视域,创建数学智慧课堂,要追寻数学之道、坚守学生立场、锤炼教学机智。将数学智慧教育纳入核心素养视域,有助于进一步厘清明晰教育方向,真正实现数学教育的“转识成智”。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智慧;课堂创建

21世纪以来,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学家马克斯·范梅南教授经典著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在我国内地热销,智慧研究成为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的一个热点,智慧教育成为一门显学。小学数学教育,究其本质来说,应当是培育学生数学智慧的教育 [1]。

但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常常存在着重分轻人、重术轻道、重果轻程的弊病。智慧教育降格为知识教育,知识教育降格为信息教育。学生的探究精神、理性思维、创新品格等数学品质向度内容遭到有意无意的放逐。新的历史时期,核心素养被放置于教育的核心位置。笔者认为,将智慧教育纳入核心素养视域下,有助于进一步厘清明晰教育方向,实现数学教育的“转识成智”。

一、智慧课堂:核心素养视域下数学教学的转型

数学智慧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更是探究方法、理性思维、创新品格和实践精神的教育 [2]。国家督学、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先生深刻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作为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崇尚智慧。只有用智慧唤醒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用智慧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数学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1. 智慧课堂是一种思想性课堂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是最早使用“智慧”一词的人。他说,“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他又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到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不仅仅是获得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为此,要引导学生思考、质疑,养成学生刨根究底、善于质疑、追问的良好学习品质。比如,对于■+■+…+■,不仅仅立足于问题解决,更应充分发掘习题的思想方法的启迪功能。比如,可以让学生继续添项,渗透“极限”思想;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情况探索起,渗透“以退为进”思想;引导学生画图,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将每一个分数拆成两个分数的差,渗透“转化”思想。学生对一个问题展开多向度的观察、思考,就会获得不同的思想旨趣。

2. 智慧课堂是一种主体性课堂

在智慧课堂上,学生应该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勇于质疑、敢于批判。也就是说,学生不会成为知识的奴才,而是学习的主人、知识的主人。他们能够独立地进行数学思考,富有个性、富有创造性地实践、开发 [3]。

比如,学习《圆柱的体积》,教材上将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后,圆柱和长方体按照同一个方向放置,得出了圆柱的底面积是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高是长方体的高后,一位学生提出将长方体换个方向摆放。于是,引发了学生新一轮的探究,最后形成了计算圆柱体积的两个重要公式:一个是V=πr2h,另一个是V=S侧÷2×r。这是基于学生主体思考基础上的新发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3. 智慧课堂是一种感悟性课堂

智慧课堂之所以不同于传统课堂,是因为智慧课堂是一种自悟自得的课堂。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是学生接受知识、思想,处于一种“他悟”状态。“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智慧学习是一种深度学习,发展的是学生的高阶思维 [4]。

比如教学《圆的面积》后,教材中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哪个面积最大?许多学生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在得出数学结论后,一位学生忽然生出这样的感悟,长方形、正方形都相当于四个角落站着四个人同时拉绳,拉正方形的四个人之间的距离相等,而圆相当于有无数个人同时发力,拉力均衡,所以圆的面积最大、正方形的面积其次,长方形的面积最小。我们姑且不论这样的充满童言童趣的思考是否科学,但就其合情性来说,真是可以点一个大大的赞。因为,这是学生的自我感悟,是学生基于自我游戏经验的感悟。这样的感悟对学生自己而言,一定是富有生命力的。

二、智慧课堂:核心素养视域下数学教学的实践

在核心素养的关照下,智慧课堂将作为主体性的学生与作为对象性的数学有机统一。教师允执两端,求中致和,以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达成为目标,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学生承知入理、明理成智,由此实现数学教学的“转识成智”。

1. 追寻数学之道,孕育数学智慧

英国著名大诗人T.S.艾略特曾经发出这样的慨叹,“在信息中,我们的知识哪里去了;在知识中,我们的智慧哪里去了”。追寻数学之道,要促进数学知识向数学智慧的转化。在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教师要放慢脚步,让学生能够驻足品味。只有舒缓学生的学习节奏,学生才能获得深层次的感悟。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小数加减法》时,部分学生在课前曾经预习过这部分内容,因此当例题出示以后,学生就动笔列竖式计算。他们已经知道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就是小数点要对齐。但这时的学生,仅仅是知道了计算法则,对法则还缺乏深度的理解,计算对学生而言成为一种机械的模仿。这样获得的数学知识是没有生命力的,是死的知识。基于此,笔者引导学生返回计算的源头,从算理层面对数学显性知识展开深度探究。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数学学习经验,以“元角分”素材为基础,引导学生获得感悟。学生认识到:只有计量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小数加减法中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整数加减法中的数位对齐。这样,学生所获得的就不仅仅是干瘪的、机械的数学知识,而是灵动的、丰盈的数学智慧。

2. 坚守学生立场,生发数学智慧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坚守学生立场是数学智慧课堂的应有之义。在数学教学汇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而不能让“精心设计”禁锢学生的思维。有时候,学生的思维可能会偏离教师的预设,作为教师,要机智地处理好学生的“离场”。

比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时,课时作业本上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如何求“不规则形体——土豆的体积”?对此,笔者的教学预设是,将土豆放进盛满水的量杯里,看上升的水的体积,也就是土豆的体积。在实际交流时,学生受转化思想的启发,提出了一个个新颖创新的方法。如有学生认为,可以将土豆切成规则图形,通过秤土豆、根据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土豆的体积;有学生受单位意识的启发,从土豆上切下一个单位小正方体,根据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直接计算出土豆的体积,等等。学生的智慧是丰富的,作为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语,果断调整教学预设。要引导学生互相倾听,营造一个相互倾听的“润泽的教室”(佐藤学语)。只有让学生彼此之间相互交流,展开思维碰撞,才能生发数学智慧。

3. 锤炼教学机智,绽放数学智慧

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引领。在数学教学中,没有绝对的权威,有的是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创造。作为数学教师,要不断地锤炼自我的教学机智,要时刻提醒自己、叩问自己。比如,“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哪里?学生的智慧生长点、生发点、生成点在哪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哪里?”“学生的学理在哪里?”等等。

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自主提问阶段,一位调皮的学生举起了手。笔者原以为他有什么好的问题,谁知是状告同座学生在玩长方体纸盒子里的蚕宝宝。怎么办?是严厉批评还是顺水推舟?笔者灵机一动,出示了三个问题:一是如果蚕宝宝沿着长方体棱爬一圈,至少有多远?二是如果做这样一个长方体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三是如果做一个养蚕宝宝的无盖长方体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三个问题,学生一一解答。其中第一个问题是棱长之和,第二个问题是纸盒表面积,第三个问题是材料用量。临近下课,玩蚕的学生告诉我,蚕沿着长方体的棱爬行,肯定有重复的棱要走。笔者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个“一笔画”问题。正是由于笔者对学生宽容的教学机智,让教学诞生出精彩。

“智慧课堂”是基于学生学习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的课堂。学生在智慧课堂上不仅获得知识,更以知识为载体,获得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5]。

在智慧课堂上,学生能够诞生出“精彩的观念”(达沃克斯语)。借助自己的数学思考,学生向着数学本质处漫溯、向着数学的核心处进发。

参考文献:

[1]  黄海滢. 半肯:从知识课堂到智慧课堂的转型之道[J].江苏教育,2017(17).

[2]  吳永军. 关于智慧课堂的再思考[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08(4).

[3]  顾建芳. 小学智慧课堂的内涵及实践策略[J]. 上海教育科研,2017(10).

[4]  丁维虎. 情理共生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上海教育科研,2018(5)﹒

[5]  吴娟. 智慧导学,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完善[J]. 小学教学研究,2015(16)﹒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关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