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狂犬疫苗后出现药疹的护理探讨
2019-04-26梁翠仪
梁翠仪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广东 广州 510800)
被犬、猫、狼、臭鼬、吸血蝙蝠等动物(包括貌似健康动物)咬伤、抓伤(即使很轻的抓伤)后,破损皮肤或粘膜被动物舔过,都必须接种狂犬疫苗[1]。目前接种狂犬病疫苗有两种程序,第一种程序叫做五针法程序,也就是在28天内接种五针狂犬病疫苗,这五针的时间分别是第0天,也就是发生咬伤的当天,第二针是第3天,然后依次是第7天、第14天、第28天,总共是接种五针的狂犬病疫苗[2]。第二种程序为211程序,也就是说在发生咬伤或者是暴露的当天,接种两剂的狂犬病疫苗,然后在第7天和第21天,再分别各接种一剂的狂犬病疫苗。射狂犬疫苗后出现药疹反应,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对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注射狂犬疫苗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探讨注射狂犬疫苗后出现药疹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9月注射狂犬疫苗患者99例。其中,男53例,女46例,年龄1~76岁,年龄最小者1岁零6个月,最大者76岁,平均年龄(32.51±2.64)岁。
1.2 方法
(1)注射前护理:护士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狂犬疫苗、药物免疫过敏史等,对有过敏史者在注射前可先做皮试或口服组胺类的药物。注射前护士要认真、仔细核对药物的批号及有效期、疫苗的冷存温度是否适宜,确保疫苗的质量,避免因疫苗的质量问题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2)对症护理:护士注射疫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疹反应。若患者出现发热,可给予物理降温,采用冰敷或乙醇擦浴,并叮嘱患者多喝水。注射部位出现局部红肿、硬结、疼痛、瘙痒者,可采用50%硫酸镁湿敷的方法,每天两次,每次30分钟。若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浑身乏力、食欲不振、皮疹、全身瘙痒、恶心呕吐、关节痛等,按医嘱给予抗过敏治疗及全身性抗生素治疗,庆大霉素注射液24万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 mL、维生素C 2.0 g加入5%葡萄糖250 mL以60滴/分静脉输入,口服阿莫西林分散片0.5 g、强的松10 mg。
1.3 观察指标
分析和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症状缓解情况。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药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注射狂犬疫苗后局部药疹不良反应最多,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硬结、瘙痒,极少数出现淋巴肿大,护理后症状得到明显有效缓解(P<0.05),见表1。
表1 注射狂犬疫苗后药疹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n(%)]
3 讨 论
接种狂犬疫苗后会不同程度的出现红肿、疼痛、硬结、瘙痒、淋巴结肿大、发热、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全身皮肤丘疹、红斑、荨麻疹、全身瘙痒等药疹反应,这样不仅会对患者造成皮肤性损害,严重的还可能继发感染,造成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等。因此,注射狂犬疫苗后出现药疹反应,采取适当的护理对策,进行对症护理。
近年来,注射狂犬疫苗后出现药疹反应进行对症护理在注射狂犬疫苗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注射狂犬疫苗后局部药疹不良反应最多,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硬结、瘙痒,极少数出现淋巴肿大,所有患者均采取适当的护理对策,护理后症状得到明显有效缓解。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注意事项:(1)接种注射前,护士必须认真核实疫苗的批号及有效期,还要注意疫苗的冷存条件及时间,以减少接种过程中的不良反应;(2)饮食禁忌:要注意饮食清淡,不能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不能饮酒、不能喝浓茶以及巧克力、咖啡、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刺激性食品;(3)避免劳累、要合理休息,促进机体免疫力修复,不要参加耗费大量体力的体育活动,以免过度疲劳、体力透支后着凉、感冒,产生过度反应。(4)要注意观察伤口变化情况,被狗咬伤经过伤口正确处理以后,如果伤口发红或者有红肿渗出,也需要及时到医院处理伤口,以排除伤口是否有感染。(5)要按照预定时间,规律全程接种完狂犬疫苗[3]。
综上所述,患者注射狂犬疫苗后出现药疹反应,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对策,护理后症状得到明显有效缓解,对于减少药疹不良反应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