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阅读方法指导

2019-04-22朱瑞专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

朱瑞专

【摘 要】 高考试题小说文本鉴赏提升人文核心素养策略,从情节的时空交错的叙事策略、叙事视角的变化的鉴赏、人物的鉴赏、环境描写的鉴赏、主旨的鉴赏等方面尽可能帮助学生找到阅读和鉴赏的路径、方法和策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关键词】 高考试题小说文本  小说鉴赏方法  人文素养

2018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材是阿成的小说《赵一曼女士》,该小说曾荣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再现了赵一曼的人生片段。在叙事上自由地出入于不同的叙事角度之间,多层次多侧面地展示赵一曼的性格与人格,与单一性歌颂英雄的题材处理不同”。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以此文为例,帮助学生找到阅读和鉴赏小说的路径、方法和策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情节的鉴赏

(一)时空交错的叙事策略

该小说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叙述方式的独特性——“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在历史故事之旁糅合了相当数量来自现实生活的角色和细节,从而造成古今两个情节层面的互相干涉,造成了一种间离效果”。

现实生活的角色及细节:文章开头写“我”为了巴结那里住院的领导,以获得心理上的一种安全感而去到哈尔滨市的伪市立医院,由此引出“我”得知了赵一曼女士也曾住过这家医院,想了解赵一曼女士的故事并把这些故事讲述给读者,文章最后三段写“我”和那位老人在赵一曼女士的纪念碑前的对话,以及对纪念碑的描写。纪念碑粗糙简陋,周围还种满了松树,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写实。

历史故事:回忆赵一曼女士在小兴安岭的抗联活动,叙述受刑、养伤和策反经过。赵一曼女士给孩子留下的两封信,选用历史的现场叙事、史料的还原,构成“传记小说”。

历史与现实两个情节层面的互相干涉,历史方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现实中“我”的感受相互印证,使描写既具有艺术美又不乏真实性。这种非线性的叙述,使得作品“既有短时场景的具体描绘,将小说充分氛围化,又有较长时间段的故事曲折过程、纵向历史感,强化了作品的艺术张力。”(林焕新《微型小说美学》)

(二)叙事视角的变化

(1)以“我”的视角叙事。文章开头第一人称“我”展开叙事,而赵一曼女士故事又是从“我”与医院的关系说起。由此引出“我”得知了赵一曼女士也曾住过这家医院,以“我”的口吻讲述赵一曼的故事。在文章最后,作者将小说中的视角又转为“我”的视觉,由“我佩服这位共产党的干部”表达了“我”对赵一曼女士的崇高敬仰,塑造了赵一曼女士善于发动群众、聪明严谨的革命领导人形象。“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毙的,那个地方我去过……”以平静的口吻客观地说出了赵一曼女士死去的事实。文章最后三段,特别是“我”和那位老人在赵一曼女士的纪念碑前的对话、对纪念碑进行描写、纪念碑粗糙简陋、周围还种满了松树,都表达了“我”无限的伤感和惋惜之情。后面又提到了赵一曼女士给孩子留下的两封信,无一不体现了一个革命者母亲对孩子的殷切期望。

“我”的叙述视角,让自己不仅参与到事件过程中,又可以离开作品环境面向读者进行描述,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其次,“我”作为叙事者的视觉受到角色身份的限制,更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

(2)以“赵一曼”的视角叙事

以“赵一曼”的视角叙述她有一段痛苦的经历,被大野泰治抓到,忍受敌人的酷刑,在住院期间,一共用了二十天就把董警士争取过来,又很细致和谨慎地与韩护士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将赵一曼的事迹进行真实再现,再现她被捕、受刑、养伤、出逃及遇害情况。这部分具体描写了赵一曼女士具有不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这篇小说巧妙地将全知视角与内在视角融合在一起,将现实与历史糅合,使作品更真实,更具有传奇性,增强了作品可读性。

二、人物的鉴赏

1. 主人公:赵一曼

赵一曼这一人物形象的不同以往的形象塑造,充分体现出了她的人格魅力。她的人格魅力具体体现在哪里?就体现在受刑、养伤和策反的描写中。被大野泰治抓到,在审讯时候日军抽打以及踢伤她,刻画了一位将全部身心献给了革命事业和广大人民的顽强的军人形象。在住院期间,赵一曼女士一共用了二十天就把董警士争取过来,又很细致和谨慎地与韩护士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刻画了一位善于表达又善于捉摸对方心理的聪明女人。通过这些事件表现出赵一曼女士的坚守信仰、誓死不屈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

2. 次要人物鉴赏

(1) 大野泰治:日本侵略者。反衬赵一曼女士作为职业军人意志的坚定。

(2) 董宪勋:狱警。由最初的忸怩、不敢正视、哆哆嗦嗦到最后的向往,以致拼死相救,衬托赵一曼女士的人格魅力。

(3) 韩勇义:护士。对这名护士,赵一曼女士采取的则是“女人对女人”的攻心术,衬托赵一曼女士的细致、谨慎和聪慧。

3. 线索人物,“我”(现实的角度)。穿针引线,便于全方面地展现赵一曼女士的形象。

“睹影知竿”的侧笔,从侧面落笔,行云流水,似不经意,然涉笔成趣,水到渠成,人、事的精神自显,令读者不知不觉领悟到隽永的艺术意蕴。

本文正面及侧面结合,立体刻画了主人公豐满的形象。

三、环境描写的鉴赏

这篇作品在塑造赵一曼这一形象时,还突出了环境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赵一曼住过的这家医院,既是自然环境又是社会环境的“医院”,交代出了主人公活动的场所,展现出了主人公的形象,也是现实与历史的交汇点。文本不仅介绍了哈尔滨城市的建筑风格,而且描写了冬季下雪的自然风光及教堂等人文景观,还特意突出了丁香花在哈尔滨市民中的地位,为塑造赵一曼女士的形象营造了独特的艺术氛围,很好地衬托出赵一曼女士的精神长存,暗示了本文主旨。

四、主旨的鉴赏

情节方面:“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来叙述情节,创设历史具体情境,让读者关注文本中对现实对历史的追问;人物方面:赵一曼女士身上体现的闪光品质,就是本文所要宣扬的精神,就是本文主旨所在;环境方面:故事是在恶劣环境下发生的,更能凸显人物,彰显主旨;题目已经明确交代主人公,表达了对主人公的尊敬之意。

本文的主旨是通过在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的叙述方式中展现人物赵一曼勇敢坚强、大义凛然的精神品质以及不怕牺牲、大无畏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在当下的启迪意义,也表现了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伟大形象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本论文系2018年度漳州市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课题《高考试题小说文本鉴赏提升人文核心素养策略》(立项编号:ZPKTY18045)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
培养历史思维,优化历史活动课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文素质教育浅析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以文学阅读为载体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