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2019-04-22郝杰
郝杰
摘 要:在新课程教育背景下,除了要求小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以外还要提高专业技能。尤其在数学学科上,更强调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养成。其中“数形结合”思想普遍应用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它不仅能够降低数学难度,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好的理解,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主要就“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形式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含义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科目学习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思想。它是指在研究相关数学问题时,根据数据想象图形、根据图形想象数据、将数与形相结合来思考问题的方法[1]。“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简化了数学难度,使数学知识更直观化地呈现出来,增强了小学生对数学的感性认知,有助于数学能力的提升。
二、“数形结合”思想下的教学形式
(一)从“数”到“形”转化
从“数”到“形”的转化适合代数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运用,主要是数与数之间的加减乘除。代数的学习要求学生有相应的逻辑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小学生思想发育还不成熟,对于有些知识理解不到位,通过“几何”转化可以直观地了解数量关系,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从“形”到“数”转化
从“形”到“数”的转化也就是在几何学习中进行实践运用,毕竟几何问题对想象力有一定的要求,通过此种转化可以将几何思维转化为数量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难度。
三、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一)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小学生兴趣
“数形结合”教育思想不但简化了数学学习的难度,还丰富了教学形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学习,全面理解教材内容,从而增加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时,为了使学生对5以上位数的加减法有更深的认识,教师可以采用“数”变“形”的教学方式,将6~10之间的数字通过图形表示出来,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字运算的感性认知。如9-5的运算,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九朵花,其中五朵为玫瑰花,剩余四朵为月季花,引导学生9-5相当于在九朵花中拿掉五朵玫瑰花,剩下的月季花数就是该运算的答案。再比如对六年级下册“负数”的学习中,小学生很难分清楚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教师就可以将正负数用数轴表示,为了增加讲述过程中的趣味性,在0处画一棵大树,小丽向大树左边走了4 m,小红向大树右边走了2 m,左边表示正方向,右边就是反方向,那么小丽行走的距离和方向表示为“4”,小红行走的距离和方向表示为“-2”。以此种方式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提高数学理解能力
数学学习存在抽象性,尤其是在几何学习中,不但是教师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头疼的部分,由于几何知识对空间想象力要求比较高,小学生的思想发育程度难以满足复杂知识点的要求,往往在几何学习中遇到阻碍,理解不够透彻。因此,教师可以将“形”转换为“数”降低难度,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会对角进行区分和判断,让学生利用量角器测量直角的角度、钝角的角度以及锐角的角度,从而将90°、大于90°、小于90°的概念与直角、钝角、锐角概念进行联系,加深小学生对角的认识。
(三)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学习的目的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其中数形结合思想可以为学生提供解题思路和方法。但是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教师正确合理的引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中善于将数量关系转化为图形,又或者将图形转化为数量关系,使“数形结合”思想牢固在学生心中。例如小学常见题型:汽车从A地出发到B地,先平地行驶,再上坡,其中平地上行驶速度为15 km/h,行驶了2 h,上坡行驶速度为10 km/h,行驶了4 h,汽车下坡速度为20 km/h,那么汽车从B地到A地用了多长时间?如果直接让小学生进行解答,题中一大堆数据容易给学生造成困难,在思路上不能够清晰梳理,如果将“数形结合”思想引用到解題思路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路线图画出来,然后根据图形掌握路径情况,从而了解问题中存在的数量关系,再结合数学公式解决问题。
由此可知,小学数学教学需要不断探究,将“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善于在“数”“形”之间的互相转变,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在实践活动中体会该思想的应用价值,从而将其内化于心,在潜移默化中变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思想,提高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周仁伦.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文理导航(下旬),2018(4):27-28.
[2]宋成文.基于“数形结合”思想的小学数学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J].中华少年,2018(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