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挖掘与传承

2019-04-19刘德琼阮小君桂金菊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区域活动传承

刘德琼 阮小君 桂金菊

摘 要:红安县地处革命老区,是全国有名的将军县,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红色文化资源。红安县直机关幼儿园将红色文化引入幼儿园,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和感知红色精神,通过区域活动让幼儿发扬红色传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关键词:红色文化;区域活动;幼儿;传承

作者简介:刘德琼、阮小君、桂金菊,湖北省红安县直机关幼儿园教师。(湖北 黄冈 438400)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6-0116-02

“小小黄安,真不简单,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一首童谣从革命的根据地传唱至大江南北,真实再现红安先辈们革命场景,将全民革命的决心一表无余。为了让孩子们牢记先辈艰苦辉煌的革命岁月,湖北省红安县直机关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将红色文化教育引入幼儿园。

结合我园承担的黄冈市“十三五”子课题“红色文化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应用研究”,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源,如讲述红军故事的有《少年刘铜锣》《红安回响》《三把米》《少年李先念》等,庆祝胜利时的歌曲和童谣有《小小黄安》《八月桂花遍地开》等,还有为红军纳鞋底、编草鞋、织大布等经典故事,让红安“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精神在幼儿心中深深扎根。

一、唱红歌、读童谣,革命摇篮育新苗

革命抗战时期,先辈们创作了许多鼓士气、诵战功等形式多样、朗朗上口的歌谣,它们在民间口口相传、代代延续,但由于年代久远,许多作品变得模糊,难以追根溯源。资料搜集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重要阻力,我们深入民众,求助老红军、有经验的老人和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充分挖掘适用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素材,进行有效利用。

例如,中五班的教师充分利用本班家长资源——某学生的爷爷是红安县楚剧团的演员,曾经参演过大型舞台剧《红安魂》。教师带领着学生拜访了爷爷,并邀请他到班级为孩子们表演歌谣,孩子们在观看爷爷用快板和湖北大鼓表演时,都不禁在下面有腔有调地学了起来。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在本班区域中设置“红色歌谣跟我唱”的表演区,在里面投放快板、大鼓、钹、莲湘、红飘带、大红花等道具,并收集多首红色歌谣存放在播放器里。区域活动时,幼儿结合传统的歌谣表演形式,自主选择在表演区中用快板或鼓书等道具表演红色歌谣。孩子们唱的唱,笑的笑,乐在其中。在家长开放日,表演区“红色歌谣跟我唱”吸引了大量的家长,受到了一致好评。在一声声稚嫩的红色歌谣中,孩子们将会牢记先辈奋斗的艰辛,唱响他们美好中国梦的序曲。

二、织大布、纳鞋垫,军民一家鱼水情

织大布、纳鞋垫是红安县祖祖辈辈的传统手艺,在战争年代,大布、鞋垫、草鞋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红安的一首民谣中“最后一碗饭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缝军装”展现了红安人民倾其所有支援红军的决心。用红安大布为红军将士制作军服、被单,展现了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安人民男将在前方打仗、女将在后方织布送衣的动人情景。红安七里坪镇是著名的黄麻起义故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2016年10月还入选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那里有很多非物质遗产传承人,例如,大布的传承人黄珍兰,绣花鞋垫传承人席和玉。

依据陈鹤琴提出的“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的教学原则,大二班的张老师注意区角环境的创设和红安本土红色文化的大环境利用。张老师来自七里坪古镇,从小就在大布堆里长大,看着奶奶妈妈们织大布、纳鞋垫,它们漂亮的花纹、美好的寓意都给张老师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这既是她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作为红安人特有的一份记忆。张老师从家里精心收集了特色大布和各种鞋垫,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为孩子们讲解制作工艺,诉说它们在革命时期做出的贡献。张老师还找来了儿童织布机、网格十字绣、绷框等,将这些一并投放到美工区,于是,大二班的主题区域“军民一家亲”就成立了。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自己动手织布,将千丝万缕的线编织成纹样各异的花布,针线在胚样上来回穿梭,绣出一双双饱含寓意的鞋垫,幼儿可从中感知劳动的不易、工艺的不凡和成功的喜悦。小小手工艺解说员向前来参观的“游客”耐心地介绍产品的特色和历史故事。

幼儿在制作、介绍、表演中体验本土红色文化特色,感受红安人民纯朴的拥军民风,感知军民一家亲的温暖,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百家衣、接百福,勤俭节约不忘本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有些优良传统却丢失了,正如穿百家衣这个传统习俗正渐渐被人们忘却。旧时民间育婴要向众邻亲友讨取零星碎布,缝成一件“百家衣”给小孩穿上,谓能得百家之福,小孩少病少灾,易长成人,又寓小儿贫贱,以为贫贱者易活。在抗战年代,缺衣少食,孩子甚至大人的衣服也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几乎人人都穿“百家衣”。如今,孩子们已经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虽然不需要穿百家衣、吃百家饭,但不能忘记勤劳的红安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例如,大八班的万老师在区域设置中创设了“亲亲百家衣”这一主题亲子活动区域。她们组织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了各种百家衣和各色布头,老师带领孩子们在活动中认识各种百家衣,让孩子们明白在艰难困苦的年代,一块小小的布头都要有效利用。在亲子区域活动中,孩子们自己动手与家长共同制作百家衣,举行“百家衣”时装秀,孩子们看到各种各样的布头组合在一起变成一件件稀奇古怪又十分独特的衣服,感到无比好奇与高兴。教师借机引导幼儿一起探讨勤俭节约、利废利旧的重要性,让孩子们懂得只要愿意开启智慧,就可以发现生活中更多的可再用资源。“百家衣”主题的区域活动让红安革命老区勤为本、俭养德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得以有效传承。

四、穿军装、学打仗,和平年代更自强

我园经常组织幼儿观看红军故事,参观烈士陵园、长胜街、李先念纪念馆等,让孩子们了解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感受红军的英勇顽强。每到这个时候,孩子们都深受感染。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我们还面临很多危机,孩子们要从小磨炼意志、坚强勇敢、强身健体,做一个自强不息、保家卫国的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中一班根据这一精神在体育区创设了“红安战地营”,在区域中制作了城墙堡垒和地道,投放了红缨枪、大刀、步枪、手榴弹等玩具,根据当年在红安土地上发生的黄安战役等进行角色演练。当老师播放《铁血红安》中的战斗片段时,孩子们被战士的勇敢感染,自己布置战场,自主分配角色,穿好服装,拿起武器,开始表演。虽然孩子们的动作看上去很笨拙,但他们的眼神和表情却将团结协作、勇敢杀敌的战争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幼儿通过打仗、闯关卡、夺阵地、救战友、保卫人民等活动,深切感受到了作为军人的责任和自豪。

我园借助本土红色文化教会了幼儿勤俭节约、坚强勇敢、积极拼搏、克难奋进以及学会分享、懂得感恩、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等优良品质,让幼儿爱党爱国的情感在区域活动中得到激发,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区域活动中得到磨炼,良好的个性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发展,真正做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 .2001.

[2]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 .2012.

[3] 郭家齐,彭希林.红安县革命史[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4] 中共红安县委宣传部.经典红安[M] .红安:中共红安县委宣传部,2005.

责任编辑 陈 晨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区域活动传承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品三口而知味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