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的开发与运用

2019-04-19张晓君

神州·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初中德育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张晓君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初中数学德育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中数学德育功能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的开发与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初中德育

近年来,我国对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日益重视,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要求:中小学教育要落实德育为先,要突出德育的时代特征。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学科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其德育功能的开发与运用,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德育工作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数学教学工作经验,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的开发与运用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1初中数学德育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在基础教育中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德育功能的开发与课程渗透,积极致力于数学学科德育的实践研究。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观念、认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引发了一些现象及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将德育独立化。作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德育活动割裂开来,将数学德育看成是一种单纯的德育活动,没有认识到数学德育与数学教学之间的关联性。单纯的德育活动忽视了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功能,没有发挥出数学文化内涵、数学逻辑特性等在德育中的作用。

二是数学德育简单化。在初中数学德育中,另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很多教师将数学德育简单地归结为给学生讲讲数学史,介绍一下世界著名的数学家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取得了哪些成就等,忽视了数学本身具有的逻辑、严谨、辩证等特点所内含的数学文化和数学价值,弱化了数学的德育功能。

2初中数学德育功能的内涵

相较于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学科,数学这门学科的德育功能显得更为隐晦,甚至在很多人看来,强调数学的德育功能是不恰当的。但诸多学者的研究均表明,忽视数学学科的德育功能,不但对学生的品德品质培养不利,即便是数学学科的成绩也会受到不向程度的影响。张奠宙教授曾将数学学科德育分为数学本身的文化内涵、数学内容的美学价值、数学课题的历史背景、数学体系的辩证因素、数学教学的课堂环境等,从这个观点来看,数学学科的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世界观教育、数学学习品质的教育、审美教育等几个方面,这也刚好契合核心素养所提出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数学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数学知识的传递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上,更要充分发挥数学的德育功能,充分挖掘其中的学科人文精神。

3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的开发与运用

3.1从数学人文资源中挖掘德育素材

数学这门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留下了无比丰富的人文资源。我国古代数学著作有《九章算术》、《四元玉鉴》,数学家有祖冲之、朱世杰等,而放眼到世界,那数学著作与数学名人更是数不胜数。这些丰富的数学史料形成了独特的数学人文资源,从这些资源中挖掘出的德育素材,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良好德育渗透的有效载体。如在教授一元一次方程、勾股定理时,可以通过与此相关的史料素材,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在数学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而在《对顶角》的学习中,则可以向学生介绍古希腊数学和我国数学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古希腊数学唯理论学术浓厚,而我国古代数学擅长于计算和应用。通过这种辩证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既感受到世界数学,又明白生活中我们需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3.2在多策略的解题中感受数学的缜密严谨与辨证统一

精准与实事求是是数学理性精神的本质特征,其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有深远的影响。刚步入初一的学生对数学学科严谨缜密的特点缺乏足够的认识,大部分老师习惯于一遍遍纠错,一遍遍讲解符号的重要性,可收效甚微。此时,若讲一下美国太空飞船因漏掉一个符号而导致飞船坠人大西洋的例子,或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自身充满着运动、发展和变化,处处体现着唯物辩证法,如加与减、算术与方程、特殊到一般、静止与运动、具体与抽象、部分到整体、数形结合等。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这种辩证关系,培养学生从系统的高度,从哲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具体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例如,在多边形内角和的证明过程中,一题多解几乎是所有数学老师讲解的重点,但大部分老师也就止于一题多解,若此时让学生体会到,证明方法虽多,但所有方法都归结于一点,那就是在平面上找一个点,然后连线,那么所有的方法都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和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一题多解,而又多解归一,体现了“殊途同归”的绝妙,学生既能感悟到化归的数学思想,同时也感受到数学内在的智慧之美。

3.3在概念、公式、定理的学习中感受数学的和谐、简洁之美

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很少把数学和美联系到一块,更多的感觉是繁琐的问题、高度的抽象和严密的逻辑。这主要是因为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我们容易被单纯的数学知识甚至枯燥的习题羁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数理逻辑学家罗素指出:“数学,如果正常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正如雕塑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例如在《圆》的学习中,笔者通过对圆的概念字斟句酌,让学生充分体会概念的简洁之美,可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同样的,线段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等概念都具有简洁之美。

4结束语

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开发其育人功能,既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数学学科的德育功能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数学教育应以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彰显其独有的德育魅力;数学教师应该用一双敏锐的眼睛、聪慧的大脑,捕捉每一个育人的机会,努力做到德育内容与知识传授融为一体,育人无声,使德育在数学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内化,以达到学生德智融通、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孫志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教学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 (37):109-110.

[2]董兴艳.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 (08):110.

[3]滕伟.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4 (33):147.

猜你喜欢

初中德育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提高初中德育实效性的几点认识
初中班会课模式初探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