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扫描对比剂外加温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2019-04-18甘璐
甘 璐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广西百色市 533000
CT(Computer tomography)增强扫描是以CT平扫为基础,利用碘对比剂的密度差,对病变组织进行定位和定性[1]。随着CT检查的普及,增强扫描也日益增多。增强扫描时,碘对比剂是通过高压注射器静脉给药,注射过程中存在对比剂渗漏的风险,其发生率为0.11%~2.38%[2-3]。对比剂渗漏原因除了受患者血管条件、护士操作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外,注射对比剂对血管壁所产生的压力也是主要原因。有研究显示[4],注射前对碘对比剂进行外加温预热,可降低渗漏及毒副反应。本文观察对比剂外加温37℃下对血管壁压力的影响及对渗漏、过敏样毒副反应的预防作用,旨在探讨碘对比剂加温预热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0月在我院CT室行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30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受检者均意识清楚,无认知障碍,排除有碘对比剂过敏史、过敏体质、支气管哮喘、糖尿病、心肝肾功能不全。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中男88例,女62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56.52±10.61)岁;CT血管造影检查49例,动态CT增强扫描101例。观察组中男86例,女64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57.08±10.37)岁;CT血管造影检查51例,动态CT增强扫描9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使用设备仪器及对比剂 (1)CT扫描仪:采用GE(revlution)-256层螺旋CT扫描仪;(2)高压注射器:采用康高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双筒高压注射器,型号为Medrad Stellant;(3)外加温仪器:北京福意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FYL-YS-100L型恒温箱。(4)穿刺针:18~20G套管针;(5)对比剂:血管造影检查选择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370注射液,动态CT增强扫描选择碘佛醇320注射液。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询问过敏史和碘剂禁忌证;签署知情同意书;实施心理护理;选粗直弹性好的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碘过敏试验阴性者行CT增强扫描。
1.3.1 对照组:注射常温对比剂,即室温下温度22℃,将高压注射器连接管连接套管针后,以注射对比剂时的速度试注20ml生理盐水,护士观察确定无渗漏后才离开机房,在注射对比剂过程中观察控制显示器的压力线是否平稳,控制显示器的压力线能反映注药过程血管承受的压力,一旦发现压力线波动异常,即停止注药,并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1.3.2 观察组:注射加温后的对比剂,提前将对比剂加温至37℃,预注射及观察方法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对比剂对血管壁压力的影响。数值来自读取记录控制显示器的压力线数值。(2)两组对比剂渗漏发生率及过敏样毒副反应发生率。观察注药部位有肿胀并伴有疼痛者为对比剂渗漏。对比剂渗漏率计算方法:对比剂渗漏率=渗漏例数/CT增强扫描总例数×100%。过敏样毒副反应判断标准参照2008年中国对比剂安全使用委员会对比剂使用指南中关于不良反应分类标准[5]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2 结果
2.1 两组血管压力比较 观察组对比剂外加温后,注射时对血管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血管压力比较
2.2 两组对比剂渗漏发生率及过敏样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对比剂渗漏的发生率及过敏样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对比剂渗漏发生率及过敏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3.1 CT增强扫描对比剂外加温对血管压力的影响 对比剂渗漏是由于对比剂黏稠度大,高压注射压力大,当压力超出血管承受力时,引起局部血管破裂致使对比剂渗漏进入皮下组织,轻则局部组织肿胀、疼痛,重则组织坏死和肢体功能障碍,甚至发生筋膜间隔综合征[6]。对比剂渗漏的原因除了患者血管条件差、患者不合作致套管针脱出血管外,还与对比剂浓度高、注射速度快对血管产生的压力大有关[4]。有研究显示,将对比剂加温至37℃,注射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明显下降[4],这与对比剂分子随温度升高,运动加快,其黏稠度也随之降低有关[4]。而当注射常温22℃对比剂时,与人体温度相差15℃,对比剂进入血管后,可产生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收缩,使血管阻力增大,增加了对比剂渗漏的风险。本文结果显示,对比剂外加温37℃后,注射时对血管壁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比剂渗漏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2 CT增强扫描对比剂外加温对过敏样毒副不良反应的影响 碘对比剂的毒副反应分为特异质反应和物理、化学反应。其中物理、化学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性与对比剂的高渗性、黏稠度有密切关系。其中渗透压高是造成毒副反应的主要原因。高渗透压可引起血管痉挛、内皮损伤、血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等。碘普罗胺(优维显370)为非离子型对比剂,相对于离子型对比剂虽然具有低渗透压、低神经毒性等优点,但其渗透压为610~640mmol/L,仍为血液渗透压的2倍,其成分仍可与血中钙离子结合引起副反应。研究显示[7],非离子型对比剂常温下应用副反应发生率为3.13%,当高压注入常温对比剂后血浆渗透压快速升高,血管内皮细胞脱水,进而局部血小板聚集,静脉壁通透性随之增高,同时释放组胺引起过敏反应。当对比剂加温至37℃后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扩散力加强,进入人体后对比剂浓度很快下降,其黏稠度、渗透压随之降低,从而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本文结果显示,对比剂加温至37℃,过敏反应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比剂外加温37℃能有效降低对比剂注射过程中对血管壁的压力并减少对比剂渗漏及过敏样毒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