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学科长课程的路径设计
2017-07-25徐诞
徐诞
【摘要】长课程是有预期的目标系统,并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寻求恰切的路径设计:一是巧把课堂教学的延展度;二是力探课堂教学的纵深度;三是精调课堂教学的黏稠度,突破单一传统模式,真正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搭建长而广且深的立体空间。
【关键词】长课程 延展度 纵深度 黏稠度
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而且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意识。长课程是有预期的目标系统,并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即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需要;或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成长的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北师大肖川教授认为:“从学科角度讲,要为素养而教(用学科教人),学科及其教学是为学生素养服务的,而不是为学科而教。”品德学科亦是如此。力求通过恰切的路径设计,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担负起道德人格的培养目标,真正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搭建长而广且深的立体空间。路径设计如下:
一、巧把课堂教学的延展度
何以使品德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达到准而有度呢?就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一个延伸的方向而言,可选材料可谓星罗棋布。面对众多的课外材料,顺手拈来显然过于草率,该如何选择?关注课程的内在张力和韧性,教学内容点、线、面的延展皆应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1.要收放自如。离学生生活遥远的要精讲、少讲,以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切合学生实际的要多讲、反复讲,如生活必需的技能、要领、注意事项等,做到及时补充,举一反三;学生有话可讲的内容要让其充分讨论、辨析、论证;学生亟待尝试的内容要放手让其回归社会与自然大胆探索。
2.要松紧适度。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或探索世界的途径要多样化、丰富化、人性化:有的可以初步涉猎,了解即可;有的只需播下种子,静待花开;有的需要教学留白,激发学生课后再思考,生活再验证,实践再探索。而指导学生掌握原则性的内容要一步到位、一锤定音。如规则意识、法律意识、法治观念等。
3.要开合有方。有些教学内容涉及学生周遭环境、实际需求、客观现实或兴趣爱好等,教师要尽量延伸拓展。有些教学内容则需要教师理性地删繁就简,在大课程理念的统领下再观再研教材:或合并同类项,整合教材;或一线贯之,化零为整,系统分层;或提纲挈领,抓住主旨,突出重点,尝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有效的方法。
如执教四年级下册《怎样到达目的地》“合理选择有诀窍”板块时,不但可以选择本土的“惠山古镇、南禅寺”、邻近的“常州恐龙园”为目的地,而且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操作中的难点,大胆地拓宽教学环节。如增加了“认识公交线路图(目的地和出发地)”“认识高铁票”“了解乘飞机具体步骤”等指导内容,让学生明确“正确乘坐交通工具有方法”。提高课堂延展度,关注教学内容与学生所需相吻合的可能性生长点,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得。
二、力探课堂教学的纵深度
当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高学生思维活跃程度时,课堂不一定能出现教师所期望的效果。学生知识面的宽窄、见识见闻的多寡、思维活动能力的强弱等因素,直接决定学生课堂思维的生成和发展。因此,品德课堂不可泛泛而谈,停留浅表,教师要善于通过课堂教学纵深度的挖掘,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纬度拓展。
1.要由近及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引导学生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现状;要用动态的理念关注事物发展,不守旧、不呆板、不局限、不拘泥,努力将课堂教学的触角延伸出去;要将部分课堂教学环节放慢、放远、放长,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时空放飞思维,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真正实现小课堂、大课程、长发展。
2.要由浅入深。要善于分析与深化,由表及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如学生易模糊的要讲透讲白;学生易混淆的要辨析明确;学生易偏差的要纠正引导。同时也要尊重教学实际,不求每堂课、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估深度,但在关键处必须预设渗透,让学生在“探一探、跳一跳”后,有一番豁然开朗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3.要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才能触类旁通。要将理论联系实际,创设真实的生活化场景,让学生沉浸其中、自由体验、有所感悟;要推己及人,由身边人、事、物推及周遭社会;要由自己推及他人,将心比心,感同身受,产生同理心、同情心、同享心;要由个体推及团队,学会共处与合作,引导学生在团队中互助互长、互利互补、互通互融。
如四年级上册《我们和诚信在一起》,教材略显单薄,教师可结合社会热点尝试设计“亮出我们的‘名片——诚信”。课堂教学:“知诚信——认识名片”,引入青岛“善德烧烤店”宰客事件,讨论诚信危机对城市、对商家意味着什么?“议诚信——设计名片”,采访工商、物价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听他们谈谈眼中、心中的诚信是什么?“践诚信——亮出名片”,鼓励学生创立诚信教室或诚信校园。最后鼓励部分学生争当新闻调研员,深层了解事件后续发展。课堂从社会问题出发,入情入境,引导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微观到宏观,实现品德课堂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指导生活。
三、精调课堂教学的黏稠度
上课如同熬汤。黏稠度即衡量品德课堂是否有活力、情趣和智慧。旨在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教师要调动一切可能性,为学生烹煮一碗有营养的浓汤,吸引学生关注,激发学生探知欲望,从而让学生在细细品尝、回味中获得享受与滋养。当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到特定的知识氛围中,思维就能顺着教师的“导”活跃起来,最终促进学生学习发展最优化,实现教育功能最大化。
1.要添足养料。平平淡淡不是真,照本宣科、就事论事是无法和学生产生共鸣的。要善于抓住生活事件的典型性、特例性、代表性,为学生奉上视听盛宴;要善于讲好故事,品德课堂需要生动活泼的情境与情节,通过适时挖掘、点睛、提炼、总结、升华,让课堂兴致盎然、学生身临其境,让课程叙事成为品德课堂的新常态。
2.要增强吸引。课堂要有亲和力。要抓住学生需求,关注学生兴趣爱好和特点,熟悉学生真正喜欢什么、关注什么、缺乏什么,即给予学生过往成长欠缺的,补充学生当下成长急需的,预测学生未来成长需储备的;要抓住社会需求,关注当下的焦点、难点、痛点,课堂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场域,引导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思。
3.要深植本根。品德教学和课程应该有立足之根,即中华民族精神。要接地气,“现实的才是有价值的,管用的才是科学的”;要守住价值底线,继承和发扬传统,不忘本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想方设法通过课堂培养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因此课堂要能寻根,即指向根、回应根,并落地生根。
如执教五年级上册《我们为祖先而骄傲》,教材看似简单却很难真正激发学生情感。有老师做如下尝试:将情感这条主线始终贯穿教学,一是将课堂设计成“知识型、体验型、生活运用型”的闯关形式,增加趣味性。二是每个环节后设情感交流,通过“想对蔡伦说些什么?说说毕昇是个怎样的人?”激发学生为祖先自豪的情感。三是老师始终以情激情。同时课堂上引入竹简故事、活字印刷视频、蔡伦造纸演示等,教学步步丰实,学生全情投入,民族精、气、神油然而生。
综上所述,品德学科应該是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即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集中体现,并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要关注课程建构的综合性、整体性和统一性,力求课程实施的长效性、长远性和积极性,实现课程目标的最大溢值。品德教师要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其目的即在于将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密切品德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从而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品德长课程。要善于寻找最佳时机,发现最小切口,找到最优途径,通过长课程载体,分阶段、分年级、分课时落实到每个课堂教学环节中,成为教师每个课时目标的实操手段,努力打造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品德“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