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分析
2019-04-17郑文平郭彦明
郑文平, 郭彦明, 张 笃
(陕西省韩城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陕西 韩城, 715400)
脑室出血是目前神经外科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危重症,该病的临床特征为发病急、病程进展较快、病死率较高[1]。脑室出血患者主要以中老年人群为主,且该病患者的预后较差[2]。即使经过有效治疗后,患者较易发生肢体障碍及语言障碍等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3-4]。相关研究[5-6]显示,脑室积血扩张是导致患者脑干受压以及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患者预后效果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探讨微创穿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术对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8例脑室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符合脑室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且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手术耐受性良好。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楚,无语言功能障碍。排除标准: 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排除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和肿瘤的患者; 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排除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联合组,每组39例。联合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50~72岁,平均(63.45±6.42)岁。参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51~73岁,平均(64.03±6.96)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药物进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微创穿刺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采用头颅CT对患者的出血部位进行检查定位后,选取冠状缝前约2.0 cm、中线旁开2.5 cm处作为穿刺点,将14号脑室引流管置入,并拔出针芯,观察到含血脑脊液则表明置管正确。注入2万U尿激酶, 1次/d, 夹闭管路约2 h后开放。当患者引流脑脊液呈淡红色, CT检查结果表明脑室血肿基本全部消失且脑室基本畅通,在夹闭管路48 h内未有脑室扩张情况则可以拔管。
联合组患者采用微创穿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术治疗,微创穿刺脑室外引流术的具体操作与参照组一致。同时给予患者早期腰大池引流术治疗。选取L3~L4腰椎间隙作为穿刺点,患者局部麻醉后向其蛛网膜下隙穿刺,将硬膜外穿刺针置入,当出现血性脑脊液之后,连接引流袋。手术之后暂时夹闭腰大池引流管,当患者的颅内压下降之后再开放。腰大池引流管放置高度需适宜,并控制引流量为100 mL/d, 严格控制引流量和引流速度,避免出现脑疝。管路需每日冲洗,预防血性脑脊液堵塞引流管。当引流的脑脊液中无血色,且夹闭管路24 h内患者无头痛、发热以及意识障碍等情况,则可拔除引流管。
1.3 评价标准[7]
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和血肿清除效果。患者临床疗效评判参照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共分为5级,其中Ⅰ级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 Ⅱ级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Ⅲ级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部分可以自理; Ⅳ级表示患者意识清楚但卧床,生活不能自理; Ⅴ级表示患者为植物状态。其中Ⅰ级为显效, Ⅱ、Ⅲ级为有效, Ⅳ、Ⅴ级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血肿清除效果包括血肿清除时间及术后3 d血肿清除率。术后3 d血肿清除率=(术前出血量-术后3 d出血量)/术前出血量×100%。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 d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SS)评分情况。GCS评分包括睁眼反应、肢体运动及语言反应3个方面表现,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意识越清晰。GOS评分共分为5级,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恢复越好。CSS评分包括意识、凝视、步行、四肢及语言功能等,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脑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 参照组为71.7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与参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GOS、GCS、CSS评分比较
治疗前, 2组患者GOS、GCS、CS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 2组患者GOS、GCS评分均显著升高, CS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联合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效果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肿清除时间为(5.56±1.82) d, 显著短于参照组的(8.81±1.63) d (P<0.05); 联合组患者术后3 d血肿清除率为38.46%, 显著高于参照组的10.26%(P<0.05)。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GOS、GCS、CSS评分比较 分
GOS: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CS: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CSS: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参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脑室出血多数情况是由于深部脑组织出血进入脑室或者脑室出现原发性的出血,进而导致脑室内积血,影响脑脊液的循环,脑室压力迅速升高,最终导致患者表现为梗阻性脑积水[8-9]。此外,血肿会进一步刺激脑室脉络丛,进一步促进脑脊液的生成,加重患者的脑水肿情况,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可加重患者的病情[10]。一般情况下,脑室出血后机体可以自行溶解吸收,但该过程需持续约3周,而多数患者在此过程中易发生颅内感染或者死亡等情况[11]。因此,一旦出现脑室出血后,应及时给予手术治疗。临床上常采用微创穿刺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该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急性非交通性脑积水情况,同时通过给予尿激酶促进脑室血肿溶解,以有效减少继发性颅脑损伤,促进脑脊液循环恢复,以达到治疗的效果[12]。
近年来,相关文献研究[13-14]表明,微创穿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术治疗更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脑组织功能的恢复。联合治疗的优势为: ① 联合腰大池引流术后,尿激酶注射成功后,可以延长管路夹闭时间,进而保证尿激酶充分到达侧脑室,以促进血肿的溶解,减慢脑室扩张和脑脊液的流速[15-16]; ② 联合治疗可以适当地增加引流装置的高度,进而形成压力差,促进第四脑室血肿排出[17]; ③ 引流主要是在脑室外进行,可以保证管路尖端更接近室间孔,促进尿激酶达到第三脑室[18]; ④ 该方法穿刺治疗的指向性较强,可以有效避免由于体位变化及脑脊液流动导致的飘移情况[19]。但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引流管的放置时间,预防颅内感染等情况的发生[20]。另外,在联合治疗过程中,腰大池引流管需在脑室外引流持续24 h后再开放,以避免脑疝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和血肿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 GOS、GCS、CSS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微创穿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术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血肿的清除,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