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塑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2019-04-17徐和彬汪安童邱志江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充血性变异性左心室

方 洁 夏 斌 徐和彬 杨 华 汪安童 邱志江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龙感湖分院内科,湖北黄冈 435500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多类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发病率,且患者本阶段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左心室重塑等情况,与心室重塑相关的较多血液指标呈现异常表达的状态,同时,心率变异性也是本病患者相对突出的表达方面,对其改善的需求也较高[1-2]。本研究就黄芪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塑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了解黄芪注射液在本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治疗的7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纳入标准:年龄≤75岁;病程≥1年;符合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这;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无其他系统疾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53~75岁,平均(69.0±4.3)岁,病程1.3~9.5年,平均(4.6±0.8)年,心功能分级:Ⅱ级9例,Ⅲ级19例,Ⅳ级7例。观察组中包括男22例,女13例,年龄52~75岁,平均(69.2±4.5)岁,病程 1 ~ 10 年,平均(4.8±0.7)年,心功能分级:Ⅱ级9例,Ⅲ级18例,Ⅳ级8例。两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上述临床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心室重塑相关血液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心室重塑相关血液指标比较(±s)

注:治疗后6周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12周与治疗后6周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MMP-9(ng/mL) TGF-β(ng/mL) Cys-C(mg/L)治疗前 对照组(n=35) 122.92±13.68 52.62±5.66 2.82±0.23观察组(n=35) 123.10±14.15 52.89±5.80 2.85±0.25 t 0.054 0.197 0.522 P 0.478 0.422 0.301治疗后6周 对照组(n=35) 110.35±12.46* 47.38±5.42* 2.21±0.19*观察组(n=35) 101.46±10.87* 41.86±5.10* 1.80±0.16*t 3.180 4.388 9.765 P 0.001 0.000 0.000治疗后12周 对照组(n=35) 105.50±11.36# 42.60±4.96# 1.76±0.15#观察组(n=35) 95.24±9.89# 38.95±4.63# 1.23±0.12#t 4.029 3.182 16.322 P 0.000 0.001 0.000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s)

注:治疗后6周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12周与治疗后6周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SDANN(ms) SDANN(ms) PNN50(%)治疗前 对照组(n=35) 96.36±7.25 100.86±8.24 6.10±1.12观察组(n=35) 95.98±7.32 101.01±8.35 6.05±1.20 t 0.218 0.075 0.180 P 0.413 0.469 0.428治疗后6周 对照组(n=35) 103.68±8.10* 110.26±9.45* 7.32±1.25*观察组(n=35) 115.36±9.26* 116.63±10.56* 8.96±1.46*t 5.616 2.659 5.048 P 0.000 0.004 0.000治疗后12周 对照组(n=35) 113.78±9.93# 120.57±11.12# 8.23±1.50#观察组(n=35) 120.66±10.26# 133.67±12.58# 9.69±1.62#t 2.850 4.615 3.912 P 0.002 0.000 0.000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主要为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利尿剂、强心剂、扩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治疗级干预,另给予其他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Z33020179),以黄芪注射液40mL加入100mL 5%GS静滴,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1.2.2 检测方法 检测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心室重塑相关血液指标(血清MMP-9、TGF-β及Cys-C)及心率变异性指标(SDANN、SDNN 及 PNN50)。其中血清 MMP-9、TGF-β及Cys-C采用三项指标对应的ELISA法试剂盒进行定量检测,SDANN、SDNN及PNN50则采用心率变异性测试仪进行检测。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时各检测1次,比较两组上述时间的检测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选择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心室重塑相关血液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左心室重塑相关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室重塑相关血液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差异明显(F对照组·治疗前后=4.123,5.016,4.987;F观察组·治疗前后=5.963,7.128,8.037,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左心室重塑相关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室重塑相关血液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差异明显(F对照组·治疗前后=4.008,4.563,5.120,F观察组·治疗前后=6.227,8.150,8.364,P<0.05)。见表2。

3 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较高,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升高的趋势,对患者造成的危害较大,诊治需求也较高[3]。本病患者除表现出心排血量不足等情况外,患者的较多其他方面也呈现异常的状态,且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而呈现波动,其中左心室重塑及心率变异性方面即属于此类指标,其中心室重塑与心脏的代偿性变化等方面有关,其中MMP-9、TGF-β及Cys-C等指标参与了心室重塑过程中的细胞外基质降解与纤维化生成等过程,因此在心室重塑患者中呈现高表达,而随着疾病的控制,其表达水平可呈现降低的趋势[4-5]。心率变异性则对心肌缺血及交感神经等方面的张力变化有关,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反应价值较高[6-7]。对于本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上述方面的调控需求较高,也是疾病发展转归的重要评估与参考方面。

本研究就黄芪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塑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进行研究与观察,结果显示,黄芪注射液治疗患者的左心室重塑相关血液指标均相对更低,心率变异性指标则显著升高,且均优于未应用黄芪注射液的患者,这可能与黄芪注射液有效地调节了心肌细胞中的钙调蛋白活性有关[8-10],同时参与了心脏收缩力及排血量的调节过程,对于血管损伤的修复也有一定作用[11-15],因此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综合效果较为突出。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黄芪注射液可有效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重塑及心率变异性,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充血性变异性左心室
心率变异性和NT-proBNP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参附汤加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0例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临床观察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RDWTNF-α及UA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8例——附西药治疗52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