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分型联合振动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2019-04-17,,,,,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脑性肌张力分型

,,,,,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疾病,以小儿多见,在出生1个月内出现非进行性的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如果不及时、有效治疗,患儿可遗留智力缺陷和运动功能障碍,给家庭造成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1]。对于本疾病,临床治疗手段较多,包括药物、物理疗法、辅助器具、康复训练及心理疗法等,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仍存在可提高的空间[2]。随着现代康复理念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于脑性瘫痪的治疗,有学者发现振动对于脑性瘫痪患儿肢体是一种反射性机械刺激,通过全身振动训练能够改善患儿的肌张力、运动能力和关节活动度,在促进精细及粗大动作恢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3]。另外,基于脑性瘫痪儿童早期大脑的可塑性更强,此时进行干预治疗,大脑功能的重建和恢复会更好。中医疗法对小儿脑性瘫痪具有显著疗效,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结合小儿脑性瘫痪的特点,在分析病因病机的基础上,辨证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4-5]。为进一步丰富治疗选择,本研究以粗大运动功能(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量表、精细运动功能(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 Scale,FMFM)量表及经颅彩色多普勒(transcranial color doppler,TCD)检查作为观察指标,探讨中医分型辨证治疗联合振动疗法对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西医均符合脑性瘫痪的诊断规范;中医诊断为“五迟”“五软”;患儿监护人签署用药及治疗同意书;患儿临床资料完整,治疗依从性好。排除标准:先天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有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治疗期间中断治疗、失访病例;癫痫、疝气者;急慢性炎症感染者。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月我院治疗的66例脑性瘫痪患儿,均明确诊断,其中男41例,女25例;年龄2~7岁;临床分型:痉挛型35例,运动障碍型18例,共济失调型13型。将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3例,经统计分析,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康复训练及护理措施,口服维生素B12、维D果酸,可根据患儿症状适当选择药物,如痉挛型:盐酸苯海索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224)2 mg口服,每天3次;运动障碍型:盐酸苯海拉明片(临汾宝珠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1492)25 mg口服,每日1次;伴发癫痫者应给予抗癫痫药,同时辅助运动功能、语言功能训练,进行相应的心理引导及治疗。

观察组采用振动疗法联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振动疗法:嘱患儿取站立位,将双手放置在治疗平台,启动G3000振动式物理治疗仪,设置振动频率20 Hz,振幅1.0 mm,每次振动2 min,休息1 min,连续4次,每周最少5次。根据中医内科学中“五迟”“五软”的辨证分型,肝肾亏损证治法:补肾养肝,方药采用加味六味地黄丸加减;心脾两虚证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方药采用调元散加减。上述方药随证加减:四肢萎软者加桂枝;口角流涎者加益智仁;纳食不佳者加砂仁、鸡内金;头项软者加枸杞子。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临床疗效[6]治疗3个月后评价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记录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及运动功能等改变情况。基本痊愈: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几乎消失,运动功能正常,能正常参与工作和学习;显效: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显著改善,大部分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工作和学习受轻微影响;有效: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改善,运动功能较之前进步,正常工作和学习受较大影响;无效: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善,正常工作和学习严重影响。

1.3.2 运动功能指标 治疗前后评定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包括粗GMFM量表和FMFM量表。GMFM量表共计88项,在无辅助和外力作用下,嘱患儿在不同体位下完成相应动作,根据完成程度赋予0~3分值,88项相加计算总分;FMFM量表共计61项,在检查者的辅助下,观察患儿对精细刺激的反应程度,根据反应程度赋予0~3分值。上述数值越高则说明患儿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越好。

1.3.3 脑血流量指标 治疗前后评定两组患儿脑血流速度变化,仪器为我院彩超室KJ-2V1M型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测定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的血流速度,连测3次,取平均值,以减少误差。

1.3.4 安全性分析 对两组患儿的安全性进行评价,记录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变化,每1周检查1次,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状况。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4.243,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量表、FMFM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量表、FMFM量表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GMFM量表、FMFM量表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3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量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ACA、MCA、PCA脑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ACA、MCA、PCA脑血流速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后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儿ACA、MCA、PCA脑血流速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2.4 安全性分析 所有患儿无中断治疗、失访者,治疗期间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治疗方案安全性较高。

3 讨 论

脑性瘫痪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发病过程复杂,致残率极高。虽然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及康复理念的丰富,新生儿的死亡率呈降低趋势,但是脑性瘫痪的累积人数仍然居高不下,且以每年4.6万人的速度在递增[7]。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内脑发育处于尚未成熟阶段,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畸形,是导致新生儿脑性瘫痪的重要因素[8]。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脑性瘫痪发病率为2%~5%,在婴儿期脑性瘫痪发病率为0.1%~0.2%,多合并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并发症[9]。目前脑性瘫痪的发病因素众多,新生儿出生体重越轻,脑性瘫痪的发病率越大,尤其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脑组织发育不成熟,特别是极低体重儿发病率远远超过正常婴儿10倍以上[10]。现阶段对于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措施较多,然而尚无一种完善的治疗体系,国内外以康复训练为主,药物、手术及其他手段为辅,康复医学已被证明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康复疗效难以保证[11]。有研究发现单一的治疗不能使脑性瘫痪患儿整体功能恢复,脑性瘫痪的康复应是全身心和综合性的[12]。故治疗脑性瘫痪需要制定个体化方案,标本兼顾。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指标比较(±s) 分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1)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量指标比较(±s) cm/s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1)P<0.05

中医古籍中并无“脑性瘫痪”的病名,其证候特点早在《颅囟经》《幼幼全书》中有所记载,与“五迟”“五软”等中医范畴相符合。“五迟者,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是也”;小儿“五软”是指手软、项软、脚软、腰软、背软,近年来关于脑性瘫痪的中医证型研究增多,古代医家认为脑性瘫痪的病因病机与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相关[13],先天肾气不足,父母精血虚衰,胎气不足,或后天失宜,气血亏虚,损伤脑髓。《张氏医通·婴儿门》记载:“皆胎弱也,良由父母精血不足,肾气虚弱,不能荣养而然。”将中医学运用到脑性瘫痪的治疗中,取得不错的疗效,但随着中医的现代化,个人经验难以满足临床的需求,故传统医学治疗小儿脑性瘫痪需要以辨证论治为基础[14],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原则,对患儿四诊信息进行辨证分型,确立治法治则,进而给予相应方药口服。现代临床研究发现,心脾两虚证、肝肾亏虚证患儿在临床特征、智力水平、大运动功能及听觉功能方面都存在差异,与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相符合,治法方药也应因人而异[15]。故本次依据中医内科学“五迟”“五软”的治疗原则,选择治法方药,具有科学性和个体化。

振动是一种机械刺激,通过将振动刺激传递至患部,以改善机体功能,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手段,并逐渐用于康复领域[16]。随着康复医学水平的提高,研究发现其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凡是涉及肢体功能障碍和肌肉功能障碍的疾病均可应用,包括脑卒中后遗症、骨质疏松、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关节系统疾病等[17]。重建脑性瘫痪患儿的肢体运动能力是患儿正常工作及学习的关键,运动功能与粗大、精细运动功能及肌张力关系密切。正常情况时,在神经调节下,肌肉纤维可发出规律的交替收缩,但脑性瘫痪患儿的锥体束受损,肌肉收缩无规律,导致肌张力升高和运动功能障碍。根据生物谐振规律,将外部机械振动按照一定频率作用于机体,可激活神经-肌肉系统,恢复肌肉的生物学谐振,从而解除脑性瘫痪患儿异常的病理状态[18]。经大量临床实践证实[19],全身振动疗法可协助提高脑性瘫痪患儿的运动能力,降低肌张力,对肌肉和运动功能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

GMFM量表、FMFM量表是目前康复领域公认、广泛应用的量表,可很好地评价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效应度、反应度和精确度均高,故可用于评价脑性瘫痪患儿的治疗、康复及预后。另外,脑微循环的改善也是脑细胞及纤维恢复正常,网络结构得到重建的基础[20]。本研究选用常见的GMFM量表、FMFM量表及TCD检查作为观察指标,发现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量表、FMFM量表评分升高,ACA、MCA、PCA血流速度升高,但观察组患儿的改善程度更明显,且临床疗效显著升高,说明振动疗法与中医辨证分型并用,相辅相成,可促进脑性瘫痪患儿的整体功能恢复。同时在药物安全性方面,两组患儿治疗期间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说明振动疗法与中医辨证分型并用安全性较高,脑性瘫痪患儿可以耐受,依从性高。

猜你喜欢

脑性肌张力分型
小儿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
对脑性瘫痪言语功能障碍患儿实施补肾健脑针法结合ST训练治疗的效果分析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CT在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应用
中医内科分型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儿童脑性瘫痪的病因研究进展
别让肌张力障碍成为健康的“拦路虎”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