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沉淀法制备高分散高纯度球霰石晶体

2019-04-17陈佩圆胡秀平周国安

人工晶体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晶型方解石碳酸钙

陈佩圆,胡秀平,孙 龙,周国安,任 翔

(1.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淮南 232001;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合肥 230026)

1 引 言

近年来,球霰石的人工合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球霰石是碳酸钙的亚稳定晶型,其颗粒通常是一种中空或球体,由纳米级球霰石集聚、堆积而成,具有亲水性高、比表面积大以及相变活性等特点[1-3],在医药、造纸、塑料、油墨、油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具体来说,球霰石的或中空结构可用于吸附或装载功能材料制备复合胶囊材料,如吸附阴离子染料[4]和刚果红[5]和装载相变材料[6]、蛋白质[7]、药物[8]、DNA[9]等。此外,由于球霰石具有较高的相变活性,在水泥基材料中,可通过溶解-重结晶的相变过程,与水泥材料形成复合胶凝体,胶结混凝土骨料颗粒,提高混凝土的性能[10]。迄今为止,尽管国内外学者在合成球霰石晶体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工作,然而其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依旧鲜有报道。

2 实 验

2.1 材 料

分析纯Na2CO3、CaCl2和乙醇均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水为实验室使用超纯水机制备的去离子水。高速匀质机,最大转速20000 r/min。

2.2 试验方法

常温常压条件下,分别制备20 mL浓度均为0.5 mol/L的Na2CO3和CaCl2溶液。待溶液分别搅拌均匀后,使用匀质机高速搅拌Na2CO3溶液,调整转速为10000 r/min。之后,将CaCl2溶液快速加入到溶液中,并开始计时。到达指定反应时间后,使用真空抽滤装置将白色沉淀物滤出,使用无水乙醇清洗两遍,最后在105 ℃环境中干燥24 h,得到样品。为避免与空气接触,导致球霰石发生相变,使用真空包装机将样品封装,隔绝空气保存。

2.3 表征分析

使用Sirion200型钨灯丝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球霰石的微观形貌,SEM测试前,样品蒸金颗粒120 s以提高其导电性。测试时,使用加速电压为5 kV。使用X'Pert PRO型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碳酸钙晶型组成,Cu-Kα射线,扫描速率为8°/min,扫描角度为2θ=20°~60°。使用JEM-2100F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球霰石颗粒内部结构以及晶型取向。

3 结果与讨论

3.1 XRD分析

图1 碳酸钙样品XRD图谱 Fig.1 XRD patterns of calcium carbonate samples

图1给出了碳酸钙样品XRD图谱。通过与标准ICDD PDF卡片对比,样品中共有两种晶体,分别是球霰石晶体(vaterite)和方解石晶体(calcite)。可以看出,反应时间对碳酸钙样品晶型组成有明显影响。当t=30 s时,图谱特征峰均为球霰石晶体,未发现有方解石晶体存在。说明在此情况下,碳酸钙为纯球霰石晶体。当t=60 s时,尽管主要特征峰均为球霰石晶体,然而在2θ=29°出现一个较弱的衍射峰。经过判断,该峰为方解石晶体(104)。这说明,当反应时间延长,首先形成的亚稳定相碳酸钙与水接触时间长,导致发生溶解—重结晶过程,使得少部分球霰石相变为方解石。因此,在未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控制溶液反应时间,对制备高纯度球霰石非常关键。

3.2 SEM分析

图2为匀质机高速搅拌条件下,不同反应时间碳酸钙样品SEM图。可以看出,3种反应时间下,所制备碳酸钙均为高分散、微米级微球,球体粒径较为均匀,直径约为2 μm。根据XRD分析和已有研究,可确定该种球体为球霰石晶体[15,18]。这说明,高速搅拌是制备高分散球霰石晶体的有效途径。因为溶液中形成的纳米球霰石颗粒在高速剪切作用下,可分散更为均匀,集聚形成均匀的球霰石球体。

进一步分析样品形貌可以发现,如图3所示,在3种反应时间条件下,小部分球霰石颗粒出现了聚合生长现象:颗粒之间相互融合,形成较大颗粒,并在颗粒表面形成明显聚合痕迹,如图中椭圆形虚线所示。这种聚合生长现象不仅会增大颗粒尺寸,而且还会减小颗粒比表面积,提高颗粒密实性,导致其吸附能力下降,在碳酸钙制备过程中应当避免。发生聚合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在球霰石颗粒形成过程中,当溶液浓度较大、反应空间不足或反应时间过长时,颗粒与颗粒接触,发生溶解—重结晶,使得颗粒之间部分体积重叠生长,直接导致重叠区域密度增大[15]。

图2 低倍率下碳酸钙SEM图:(a)t=30 s;(b)t=60 s;(c)t=90 s Fig.2 SEM images of calcium carbonate samples at low magnifications (a)t=30 s;(b)t=60s;(c)t=90s

图3 2万倍率下碳酸钙SEM图 (a)t=30 s;(b)t=60 s;(c)t=90 s Fig.3 SEM images of calcium carbonate samples at 20,000 magnification (a)t=30 s;(b)t=60 s;(c)t=90 s

此外,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当反应时间t=60 s时,在球霰石颗粒之间出现少量密实菱形颗粒,这是方解石典型形貌;当反应时间t=90 s时,同样发现方解石晶体存在,如图3b和图3c箭头所示。而t=30 s时,未发现方解石晶体存在。这说明,高速搅拌条件下,控制反应时间对高纯球霰石晶体的制备非常关键。因碳酸钙晶体形成过程是个从无定形态—亚稳定态—稳定态的时间依赖型的变化过程,反应时间过长,使得形成的亚稳定态颗粒可与水充分接触,在颗粒表面活性能的驱动下,发生溶解—重结晶过程,最终相变为稳定的方解石晶体。因此,反应时间越长,球霰石相变为方解石的概率就越高,因而碳酸钙中球霰石纯度也越低。

3.3 TEM图像及衍射花样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球霰石颗粒内部结构特征,分析其晶型取向,图4分别给出了t=30 s时所制备球霰石的典型TEM图和相应的衍射花样。从图4a中可以看出,球霰石颗粒中部质量忖度像呈深黑色。这是由于透射电子经过该区域时,需穿透较厚球霰石晶体,且球霰石内部结构可能较为密实,导致绝大部分透射电子被反射或吸收,未能收集到透射电子。而在球霰石边缘区域,出现明暗相间忖度形貌,说明这部分球霰石区域为多孔结构。图4b给出了边缘区域放大图,可以看出球霰石球体实际上是由大量纳米晶体堆积而成的。图4c为球霰石颗粒衍射花样,图中出现了单条衍射环,可确定为(110)晶面,对应XRD图谱中球霰石典型特征峰。这再次证明,在高速搅拌条件条件下,通过控制反应时间t=30 s可制备高纯度球霰石晶体。

图4 t=30 s时碳酸钙样品TEM图和衍射花样 (a)~(b)TEM图像;(c)衍射花样 Fig.4 TEM images and diffraction pattern of vaterite syntheszed at t=30 s

3.4 球霰石粒度

图5 球霰石颗粒粒径分布统计 Fig.5 Particle sizes distribution of vaterite

使用粒径统计软件统计了SEM图中球霰石粒径,统计样本不少于100个,各组球霰石颗粒粒径分布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增大,球霰石颗粒分布逐渐集中。t=30 s时,球霰石粒径分布较为分散,且在主要粒径范围内(1.2~2.8 μm)分布概率相近,其平均粒径为2.2 μm。当t=60 s时,较大球霰石粒径分布概率逐渐减小,较小粒径分布概率呈现增大的趋势,平均粒径为1.69 μm。而当t=90 s时,球霰石颗粒粒径分布较为集中,粒径主要分布在1.2~2.8 μm范围内,平均粒径为1.63 μm。可见,反应时间增大,可促进球霰石颗粒更加均匀,尺寸相近。主要的原因是随着时间增大,纳米球霰石颗粒可继续堆积形成较大颗粒,而同时已有较大颗粒会在表面活性能的驱动下,形成更为密实颗粒,导致颗粒粒径增大速度缓慢。

综上所述,为制备高纯度、高分散球霰石颗粒,在高速搅拌条件下,反应时间为60 s或90 s为较优制备时间。

4 结 论

本文基于双溶液快速沉淀法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无表面活性剂的高分散、高纯度球霰石制备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高速搅拌可有效帮助制备分散度高,颗粒均匀的多孔球霰石晶体。随着反应时间从30 s增大到60 s和90 s,球霰石颗粒粒径分布越来越集中,颗粒大小越来越均匀,平均粒径也从2.2 μm减小至1.69 μm 和1.63 μm。同时,反应时间对球霰石晶型和形貌均有重要影响。增大反应时间会轻微降低球霰石纯度,然而可提高球霰石颗粒分散性。在高速搅拌下,优化反应时间为60 s或90 s。

猜你喜欢

晶型方解石碳酸钙
聚偏二氟乙烯分子晶型结构及热变性研究
聚天冬氨酸对白钨矿和方解石浮选分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药物晶型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稀土矿浮选中Ce3+离子活化方解石去活机理研究
制剂开发中药物晶型的研究
方解石对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
硬脂酸钠对重质碳酸钙的干法改性研究
纳米碳酸钙对道路用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探讨
CL-20晶型转变行为及转晶机理研究进展
醋酸钙在尿毒症透析23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