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的作用

2019-04-15张婷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无菌

张婷

肿瘤指机体受各种致癌因素作用影响,导致局部组织某一细胞在基因水平上丧失对生长的调控,进而克隆性异常增生,形成新生物[1-2]。随着我国影像学检查技术不断发展与成熟,近年来国内肿瘤的检出率不断提升,肿瘤的治疗也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目前临床对肿瘤患者多采取手术切除、化疗等综合疗法。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rer,PICC)为临床肿瘤化疗治疗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技术,加强对PICC导管的护理意义重大,可避免对患者化疗结果造成影响[3-4]。本研究将集束化护理用于肿瘤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旨在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收集时间在2016年5月—2018年2月,对象为我院收治的70例肿瘤患者,采用单盲分组法将其分为甲组(n=35)与乙组(n=35)。甲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3.57±13.42)岁;文化程度:小学学历9例,中学8例,大专14例,大专以上4例;导管留置部位:贵要静脉23例,正中静脉12例。乙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53.54±13.44)岁;文化程度:小学学历8例,中学7例,大专15例,大专以上5例;导管留置部位:贵要静脉24例,正中静脉11例。将两组资料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所有患者均年满18周岁;均符合恶性肿瘤诊断标准,符合化疗指征与适应证;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文盲患者;精神疾病者;意识模糊、言语不清、无法清除表达自身意愿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有化疗禁忌证者;非恶性肿瘤患者。

1.3 方法

乙组在化疗期间行常规导管护理,包括PICC导管给药原理、给药方法、注意事项、导管清洁等。甲组患者在常规导管护理基础上加入集束化护理,具体内容见下:

集束化护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巧强化培训:集束化护理为有循证支持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将结合的护理模式,用于处理临床各项难治疾病。应成立专门集束化护理小组,由副主任护士担任小组组长,成员由相关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主要是各病区责任组长。通过对小组成员定期开展与PICC导管护理相关的集束化护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巧培训。要求每名护理人员对相关理论知识铭记于心,并掌握相关操作技巧,如无菌操作技术、封管技术、冲管技术等。集束化护理培训内容包括无菌操作、局部消毒、封管技术、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等。 对各病区责任组长N3层级以上护士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考核,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监管,确保每名护理人员都能对PICC置管患者严格执行相关护理措施,尽量减少并发症。

消毒清洁工作: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前后,都应严格使用快速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消毒;病床清洁卫生,患服洁净;使用碘伏酒精对患者皮肤进行消毒,使用前应检查瓶身包装是否完整、效期是否安全,消毒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置管无菌操作护理:专门PICC穿刺间,关闭房门与窗户,安装空气消毒机,由PICC专科护士完成置管操作,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置管建立最大化无菌屏障 ,我院选用专门PICC穿刺包及,严禁非医务人员进出,确保导管留置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导管留置通常选择肘上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等部位[5]。

日常导管护理 :护理人员加强对病房的巡视,严密观察导管情况,每次巡视病房时观察穿刺肢体有无肿胀疼痛、局部有无红肿渗出、贴膜有无松动、卷边、潮湿,外露长度等情况,以此判断有无并发症及导管有无移位现象,患者是否存在炎症感染,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并给予对症治疗,加强日常健康教育。

表1 观察两组护理后不良事件[例(%)]

表2 观察两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与满意度( ±s)

表2 观察两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与满意度( ±s)

分组 PICC导管留置时间(月) 满意度评分(分)甲组(35) 5.13±1.23 92.27±0.34乙组(35) 3.37±0.72 81.18±0.29 t值 7.306 146.817 P值 0.000 0.000

贴膜及附加装置更换护理:常规每周维护1~2次,接头及附加装置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行无菌擦拭及处理,有血液及药物污染接头时立即更换,维护时严格无菌操作,全程分别佩戴两付无菌手套,患者手臂下放置治疗巾,逆导管方向将贴膜撕去,随后使用酒精棉球在穿刺点0.5 cm外进行消毒3遍,使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消毒液棉球将穿刺部位按压3~5 s,随后对皮肤及导管消毒3遍,消毒范围为上下≥15 cm。待干后将导管U型摆放,贴透明贴膜。若患者存在局部皮肤过敏,应使用低敏感、高通透性的透明贴膜,避免对皮肤形成刺激[6-7]。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后不良事件、导管留置时间、满意度评分。自制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提示对护理越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不良事件分析

通过表1得出,甲组护理后发生不良事件率为5.71%,与乙组22.86%相比明显更低(P<0.05)。

2.2 两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与舒适度

通过表2得出,甲组PICC导管留置时间相比乙组更长,满意度评分与乙组相比更高(P<0.05)。

3 讨论

PICC为化疗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技术,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其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防止化疗药物对患者外周静脉进行直接接触,加速化疗药物稀释,减轻对机体血管刺激[8-10]。与传统外周留置导管比较,PICC具有操作简便、痛苦较轻、安全性较高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化疗肿瘤患者中。期间对患者加强相关导管护理意义重大,可减少不良事件,避免对治疗造成影响。

集束化护理由美国健康促进研究所首先提出,指将一切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和护理方法结合起来,对临床难治性疾病进行干预处理[11-13]。集束化护理是近年来临床探寻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新型护理模式,其目的为协助医护人员为病人提供有依据、可靠的、优质的护理服务,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护理结局。本研究将集束化护理用于肿瘤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不仅减少了患者静脉炎、局部过敏等不良事件出现,护理人员在严格执行相关护理操作同时还能增强理论知识与操作技巧,提高综合实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医院整体护理质量。本次研究中,对甲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后,导管留置时间与乙组相比,明显更长。分析原因为,加强集束化PICC导管护理后,导管移位、滑脱、打结等事件明显减少,延长导管留置时间。而甲组患者护理后舒适评分与乙组相比明显更高,原因为实施集束化护理后,患者静脉炎、局部红肿等并发症减少,减轻患者痛苦与不适,满意度评分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可减少导管留置后出现局部红肿、渗液、静脉炎等不良事件,减轻患者疼痛,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无菌
“扇形折叠法”治疗巾在“三巾”无菌盘中的改良应用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无菌操作技术在无菌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阻止接球
对萼猕猴桃无菌离体再生体系研究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