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问题”为主体的 “全学习”课堂
2019-04-14李志欣
李志欣
“全学习”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尤其重视优质问题的挖掘与呈现,心仪巧妙且科学的提问方式与技巧。
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行为,教师处于绝对权威地位,学生失去了主动和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意愿。课堂不是以思维性“问题”为主线,而是跟着教师的讲授学习知识,听不明白的即是课堂“问题”。
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行为,尝试以学生学习与成果展示為主,甚至让学生走上讲台主持课堂教学,教师走下讲台,做学生的帮助者。
在大家纷纷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改革中,笔者发现了一种普遍性的现象,为了尽快在全校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行为,学校往往“强迫”全体教师整齐划一地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控制教师的行为,目的是“逼迫”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以此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
对于这种要求全校所有教师在统一模式的框架下实施的教学,存在抹杀教师教学的鲜活个性,忽略教师应起的引导与影响作用的弊端。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就像驯兽师训练出来的动作程式化的动物。实际上,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都是“专制”下的思想禁区,都不是心灵自由的课堂。
“全学习”理念下的课堂则发现了一个新大陆——问题主体。其实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应该同时专注于这“问题”、这一主体,从而自觉地内生一种新的课堂秩序。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再依赖教材来维系教学,师生都在追求高品阶智力和精神愉悦感。教师不会通过控制学生思维来管理课堂,而要用专业魅力去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好学之心。教师的“教”始终追随着学生的“学”、服务学生的“学”,师生共同沉浸在思维碰撞的极度兴奋中。
“全学习”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将“学习点”拆成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实行学习赋权,通过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不断暴露新问题。于是“问题”就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师生、生生思维碰撞的导火索。这样,伴随着“问题”这一主体的真实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当学生,学生可以当老师,彼此借助“问题”向对方表达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思维成果。
当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设计问题时,努力避免大量机械训练的存在,不要把“问题”与“习题”混为一谈(习题不过是解决问题的其中一种证据)。要关照知识的来龙去脉与相互联系,为独立思考和探究新问题创造机会。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会自己去发现问题,生成精彩的观念,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还必须用语言独立地、清晰地表述自己探寻问题的过程与思路。
因此,在“全学习”课堂上对于设计或提出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弄清楚知道什么”的诊断性问题,主要是检测知识与掌握情况,展示学生当前学习现状。还十分注重关照具有“挑战学习者思维”的开发性问题,这些问题是属于引发好奇和探究兴趣,展现学生精彩观点和思维依据的。如应用型的新情境问题:你能把这个方法运用到你自己的某些经历之中吗?如果……这些事实会发生什么变化?分析型的比较、对比、推测性问题:这个与……有哪些相似之处?如果……哪一件事情不会发生?评价型判断、反馈性问题:对……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吗?请为自己……立场辩护?创造型新产品问题假设性问题:你不同的想法或思路是什么?你能否起草一个建议书……
以“问题”为主体的课堂,“问题”会把学生引进一个比他们的经验和自我世界更宽广的世界。教师也不会被边缘化,教师的任务主要就是引发课堂主体,把自己的“知识与生活”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巧妙对接。由是,教师和学生就能够直接进入了彼此的思维系统与生命背景中。
笔者认为,一节课的最关键、最核心、最精彩的地方和价值就是不同的问题能生成、精彩的观念能诞生,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绽放,就是教师和学生处理这些问题和观念的过程与智慧。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学习方式,提倡培养批判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无疑是正确的。
因此,想要实现好“问题主体”的课堂,首先要引导教师始终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创造性、多元性的思维去进行质疑,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探寻假设、找求合理性。教师需要从常规思维转向反思性和批判性,宽容学生的错误,把课堂上的错误当作教学的重要资源,不去控制学生。要求学生学会做自己思维的主人,不畏权威、不受束缚,努力创造自己的理性的、恰当的思维秩序。
“全学习”理念下的课堂有一些理想化的诉求:需要摈弃匆忙的行走习惯而去返回学生内心,邀请学生检验自己的生活;需要直面生命个性并关照学生的真实兴趣和情感;需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生成观念、敢于质疑,构建自己的立场;需要尊重和欣赏学生的选择和幼稚,把错误作为教育资源和真正学习的起点;需要把自己的学科得以拓展,跨学科整合课程,为学生提供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学习。
“问题”为主体实现生命对话的课堂是今后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它便于课堂实现“思维与对话”的内在品质。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让课堂上思维可见,学习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