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多样化助读材料推进“学的活动”

2019-04-14王从华

江西教育B 2019年1期
关键词:全诗游子抒情

王从华

一、教学点(教学目标)

(1)理解并体验“芙蓉”等意象和精准动词、形容词传递出的羁旅、相思和死亡的哀痛;

(2)领悟虚实相生(抒情主体在游子、思妇间转换)产生的哀婉动人的抒情效果;

(3)评鉴“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一句语言表达的作用和效果。

二、教学重点

领悟虚实相生(抒情主体在游子、思妇间转换的留白)产生的哀婉动人的抒情效果。(突破重点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四则阅读材料、两则名家解读语段、两则诗文例文及解读,帮助学生理解体悟诗歌意脉的流动和虚实相生的表达作用。)

三、教学难点

评鉴“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一句矛盾表达的多重意蕴。(突破难点的方法,提供两则赏析片段,让学生在阅读后提炼关键信息,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评价关键词句表达的特点与锤炼语言的功力。)

四、教学流程

导入:齐读下面两句话,说说自己的理解,导入课文的学习。

1.我几乎认为,假如没有诗歌——生活习惯的诗和可见于文字的诗——中国人就无法幸存至今。(林语堂《吾国吾民》)

2.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歌和远方。(高晓松《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设计意图】通过名人论述诗歌的功能和价值追求,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导入新课。

环节一:熟读成诵并默写全诗。(8分钟)

1.讨论诗歌要学习的内容,明确:诵读积累、理解体验、 欣赏评价。

2. 学习活动:自由朗读诗歌,并背诵。

(1)背诵展示与交流。

(2)默写全诗。

【设计意图】高中生具备了自学诗歌的能力,这一环节首先在学生已有阅读经验的基础上,梳理诗歌阅读的内容要点,然后放手让学生自由诵读识记课文,教师组织学生诵读和默写,达成感受、积累经典作品的学习目标。

环节二:理解并体验诗中的情感,领悟虚实相生的哀婉之情。(15分钟)

1.学习活动:默读这首诗,批注文中一兩处特别有感触的词语或句子。

(1)批注示例

“涉江”,渡过江水,可能是乘船渡过,也可能是蹚水过去,这里表现了抒情主人公不畏急流、不畏艰险的勇敢和执着。

(2)学生默读并做批注。

(3)组织学生交流,并梳理“名词”“动词”“形容词”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诵读这些句子。

3.学习活动:阅读下面材料,在下面的()处填上主语,并说明填写的理由。

(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阅读材料一:

马茂元先生认为“这首诗是一位漂流异地失意的人,怀念他在家乡的妻子,写出了欲归不得的愁苦心情”,“涉江采芙蓉”的就是这位男子。而朱光潜先生认为“涉江采芙蓉”的是留在“旧乡”的女子,“还顾望旧乡”的是男子,整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女子。(选自陈晓敏《佳人的美,游子的愁》,《语文建设》2016年第12期)

阅读材料二:

《月夜》

(唐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评析】作者身在长安,却想象妻子在鄜州孤独看月,形单影只,与作者此时的处境何其相似。颔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从“小儿女”角度写自己对他们的思念之情,一个“小”字饱含怜惜之情。颈联“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一句写出月光下妻子思念作者的孤独、寂寞的形象,“湿”“寒”两个动词既写了妻子由外“云鬟”“玉臂”到内的感受,也写出时间的流转,妻子寂寞之深、思念之浓。尾联“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进一步想象夫妻相聚时期盼和心心相印的欢欣。这些场景与心情的变化与“今夜”作者的形单影只又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催人泪下的抒情效果。

阅读材料三:《夜雨寄北》(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评析】第一、二句以“君问”起笔,写今夜回归无期的痛苦、惆怅与无奈,“夜雨”之“涨”烘托了作者情感的丰富、深刻与充盈。第三、四句,想象以后夫妻相聚,共话当时分别的欢愉场面,剪烛、共话的细节与今夜形成对比,更添一层深意,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阅读材料四:

首先,“远道”之上的理应是游子。因为从常理上讲,只有男子才出门远行,女子在这方面受很大限制的,而且这“远道”给人无限延伸、渐行渐远之感。画面上定格的应是远离故乡、踽踽独行游子的背影,而这背影正牵着思妇思念的视线,远走天涯。

其次,芙蓉也称莲,采莲是江南的旧俗,“莲”与“怜”谐音,“莲子”即“爱子”,青年男女在采莲的活动中互表爱慕之意。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毫无疑问是游子。远方的游子似听到了恋人的呼唤,似看到了采莲的恋人,他知道,此时故乡当是“莲叶何田田”的时候了。他回首遥望故乡,却发现长路漫漫,自己离家越来越远,归期遥遥,自然生出欲归不得的哀叹。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是游子思妇共同的哀怨。身处异地,你思念着我,我思念着你,“同心”永结,却不得不“离居”,这相思之苦、这分离之痛什么时候才能终了,只怕是一直到老。那该是一种怎样的痛哦!

整首诗实际上与现代电影艺术普遍采用的“蒙太奇”手法是一致的。

镜头在分与合,虚与实,游子与思妇之间转换,时空对接,表达的是他们共同的思念和哀怨。如此来理解,似乎更合情理。

4.組织学生分角色诵读这首诗,体验并深入领会诗歌传递的情感。

【设计意图】诗言志,抓住诗歌意象和精准的动词、形容词以及语言文字的留白艺术,理解、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是诗歌阅读理解的核心内容。本环节组织学生用批注法自主理解、体验关键词句传递的思想情感,通过交流分享的活动,丰富对诗歌情感的体验和理解,补充相关资料作为支架,领悟诗歌抒情的多层意蕴和感人的艺术效果。

环节三:品鉴诗歌朴质自然的语言传递出的深厚意蕴。

1. 学习活动:阅读下列材料,找出你认为最有味道的一个词或一句诗,把它推荐给全班欣赏,写一段话说明你推荐的理由。

阅读材料一:《涉江采芙蓉》赏析(马茂元《〈古诗十九首〉探索》)

作为本篇的主题思想,诗人真正的感慨则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两句。……我们读了以后,在思想深处不是唤起一种流离失所,有家归不得的动乱时代的悲哀吗?

阅读材料二:《生命的悲歌:羁旅、爱情和死亡》节选(作者:陈太胜)

全诗以一个漂泊的游子为抒情角色。游子漫游四方,浪迹天涯,游子的生活是流动多变、丰富多彩的,他的心灵永远徘徊在故乡、异乡和远方的空间转换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变幻中,所以他漂泊的旅途充满了希望和梦境,也充满了痛苦和悲伤。作者以这一抒情角色的设置为全诗营建了一个诗意的话语空间。诗的一、二句写游子渡过江河采芙蓉(荷花),走过兰泽采芳草。江和兰泽、芙蓉和芳草,是可以互相召唤的对等词语,本来应该展开在纵向选择轴上,但在诗中,却出现在横向的组合轴上。通过这种对等词语的共时性展开,诗句把游子的历时性行踪定格成一幅富有诗意的美丽图画。所以,一、二句的所指是美丽而迷人的,“行行重行行”的漂泊羁旅尽管艰辛,却也有欣悦。如果说一、二句写的是实境,那么三、四句写的则是虚境,诗由游子的所见所为转向写游子的所思。

……

通观全诗,实境和虚境交互出现,情和景相互交融,在能指的流动中,所指不断发生滑动,并得到不断的深化,羁旅的漂泊、欣悦、惶恐和悲怆,爱情的企求、美丽和忧伤,死亡的焦虑、惶恐和悲怆,三者在诗中达到了一种水乳交融的诗意境界,诗人借此写出了游子对爱情的深切祈求,对生命的强烈感受。如果将这首诗放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历史长河中看,我们将发现,这种深攀的生命意识在人生的旅途中哀生命之仓促、悲爱情之无望,所突出抒发的是个体自我的深层情感,其深度确是前所未有的,在某种程度上是魏晋时的文的自觉中人的自觉的先声。这种人的自觉的特征即是立足于个体对生命的感性感受。(《文史知识》1999年第2期)

2.组织学生交流,教师反馈交流。

3.“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评价示例

直接抒情,收束全诗,矛盾的语言表达引发联想,高度概括了千古爱情悲剧,将离别、相思和死亡的复杂情感交融在一起,写出了游子对爱情的深切祈求,对生命的强烈感受。

【设计意图】高中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应达到较高的认知水平,诗歌阅读的高认知水平体现在对含蓄有味的诗歌语言的评析与评价。本环节通过提供两则阅读材料作为支架,引导学生在对诗歌关键词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评鉴,提升诗歌审美能力,丰富审美体验。

布置作业:课后阅读《行行重行行》和《迢迢牵牛星》,以下作业任选一题完成:(1)找出三首诗抒发的情感与语言表达的异同,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评析性文字;(2)选择其中一首诗,结合自己的体验,改写成一首现代诗;(3)查阅资料,以三首诗或其中一首诗为底本,编写一幕短剧。

【设计意图】通过同类题材的课外阅读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迁移课堂上学习的阅读方法,二是积累阅读经验,并把阅读经验转化为成果,搭起阅读和写作的桥梁。

【本课例整体思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诗歌,首先应明确诗歌阅读的内容要点;然后诵读积累,理解、体验诗歌表达的情感,最后要品鉴诗词语言表达的特点和功力。本课例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设计了四个“学的活动”,包括诵读活动、批注活动、填空活动、评析活动,因为诗歌阅读讲究个性化理解和体验,所以这里涉及对诗歌理解、体验的“学的活动”,没有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为了确保“学的活动”的展开,教师主要做三件事:一是依据学情推送阅读材料;二是组织讨论交流,促进“学的活动”充分展开;三是做好示范和引导,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提升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然而作为单篇教学,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有待解决的是“为什么读”的问题,即设计何种任务情境,把学生带入或卷入课文的学习。这也是阅读教学必须讨论予以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全诗游子抒情
春 日
潮细胞
游子
劝学
会抒情的灰绿
游子归家
简论抒情体
游子之心
『双阳』抒情十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