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研究
2019-04-11吴林峰金向杰马军旭
吴林峰 金向杰 马军旭
摘要: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的人才。以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为例,对不同性格、不同需求的学生,借助不同企业、不同的工程背景,采用以科研项目为平台、以新产品研发和生产为平台、以生产为平台的联合培养模式进行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结果表明,校企合作培养对高校和企业院所都十分有益,值得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机械工程专业;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我国地方院校培养硕士研究生大多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下培养的人才已不能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部分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实验设备等硬件不足,导致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不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培养的研究生符合社会需求并与国际接轨,对高校来说,是一项现实又紧迫的任务。本研究以机械工程专业中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等研究方向为例,实行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及效果。
一、机械工程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结合当前教育部的相关政策,笔者所在学校的机械学院和6个企业院所单位建立了3个校级研究生教育创新(联合)培养基地,通过多方式、多渠道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一)以科研项目为平台的联合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与高校独立培养人才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科研院所的多层次项目较多,且科研人员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而高校的年轻人才较多,且时间充裕、精力充沛,两者联合培养人才可以达到共赢的目标。双方的合作,一方面给科研院所带来了“新鲜血液”,同时高校学生的加人也节约了科研专家的时间;另一方面,学生在科研专家的指导下,开拓了视野,科研思维也得到了启发。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参与相应的科研项目。一般情况下,学生第一学年人学后即可在往届学生和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研究项目,在学校修完课程学分(第二学期)之后,便可全身心地投入到项目中去。对参与项目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逐步深入的方法让他们进入课题研究。为了让学生有归属感,在课题研究中,高校可以指定相关课题研究人员负责一位或多位研究生。研究生的具体工作因课题研究内容的不同而不同。研究生除了进行学校的期中检查、开题答辩等活动,还参与项目组的各阶段汇报、学术交流与探讨及相关学术会议等活动,这可以不断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激发研究生的创造力。参与项目时,研究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学校办公还是在院所办公。学生的研究课题在指导教师和企业单位的合作科研课题背景基础上进行,在指导教师和企业单位项目负责人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内容,符合毕业条件方可顺利毕业。
(二)以新产品研发和生产为平台的联合培养模式
该种培养方式,无论对企业院所还是高校来说,都具有非常大的压力。压力一方面来自新产品开发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来自研究生参与新产品研发的时间。一般来说,新产品从开始构思到研发试验,周期在3—5年,这期间,研究生入学时间和研发起始时间一般是不一致的,但是产品研发起始时间基本是由企业确定的,具体实施进程则是由生产情况和参与人员的研发能力决定的。如果研究生参与过晚,则无法对整个研发过程进行详细的把握,如果参加过早,其学位论文的完成时间就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该种培养模式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上执行起来较难。为了保障新产品研发的进程,高校可以让学生从第3学期开始(课程不紧张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可以从第2学期开始)到企业院所和科研团队一起进行研究。企业院所要将学生看作正式职工来对待,包括纪律与工作分工,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在这里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设计思想,让团队负责人或专家把关是否可行,并全程参与新产品的加工及相关零部件的采购、组装及维护、研究报告的编写等工作。
(三)以生产为平台的联合培养模式
该种培养模式要求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就关注企业的相关生产项目。理论课程学分完成后,研究生到企业从基层工作开始做起,了解企业生产项目的特点、生产装备及其加工能力、企业管理规律、项目开发方向及前景等核心问题,真正参与到生产项目中,提升自己相应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专业技能。
一般情况下,高校可以在研究生第2学期理论课程学分修完之后,就派其到企业参与产品的招投标、生产规划与采购、加工制作与组装、新产品检测与安装、试验等一系列生产活动。在此过程中,研究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此外,研究生还需要根据企业和自己专业的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对新产品新项目提出可行性建议。在完全了解企业的性质和特点之后,研究生要以企业生产能力和产品开发为依托,积极参与企业项目会议,在交流中积极展示自己在该方面的才能。在此种培养模式中,研究生参与实践的环节比较多,理论知识学习一般比较少,这就要求他们将产品回归到基础理论分析中,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与分析理论。科研来源于实践,又回归到实践,研究生要从实践中发掘理论,建立理论分析模型,然后再服务于实践,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提升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机械工程专业校企聯合培养模式下的培养效果
以上三种培养模式各有利弊。从第一种模式来看,该模式主要进行理论研究,在阶段性工作汇报和项目验收时,主要展示理论研究成果。对那些爱独立钻研思考的研究生来说,在项目负责人或导师的指导下,能够有自己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在撰写研究报告或汇报表达时也能够得心应手。但是对那些动手能力较强而理论分析能力较弱的研究生来说,他们对理论分析方法研究起来比较吃力,研究成果深度不够。
从第二种模式来看,该模式要求研究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又要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研究过程包含大量的调研与方案设想、沟通与探讨、科技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撰写、参见专家项目评审会议,以及后期的加工制作和产品试验等,以上内容对研究生来说,需要他们拥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大量的知识储备。对爱钻研但是表达和应酬能力差一些的研究生来说,培养效果就会较差。但是,该种模式对那些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一定的实践和交流能力,且实践能力较强的研究生来说,培养效果较好。
从第三种模式来看,该模式结合企业的生产计划,让学生在第2学期修完课程学分之后到企业顶岗,参与产品的生产或制作过程。在这种培养模式下,研究生需要对企业有足够的了解,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沟通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具有从简单的生产产品中,提炼出理论分析模型,以此优化工艺或创新管理理念的能力。
总之,以上三种模式,对学习能力各异的研究生来说,要在短时间内适应并完成相关研究,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这个时候,就需要指导教师或项目负责人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引领研究生从简单问题看出事物的本质,从而提升研究课题的新意和深度。
笔者在以上三种联合培养模式下培养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又进行了相应的调查。研究生就业一年后相应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显示,用人单位对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比较满意。这说明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还是比较成功的。
三、结论
对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充分发挥了高校青年人才众多和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优势。校企联合培养使二者资源共享、各尽其能,最终达到共赢的目标。联合培养基地的建立,既解决了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难题,又解决了企业院所人才紧缺问题,不仅给企业院所带去了新生力量和现代科技新理论与新的研究方法,也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了科研院所的社会竞争力。可以说,该种培养模式,值得其他高校借鉴和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鲁力群,赵静,李瑞先,等.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8,(5).
[2]乔斌,贺毅强,尚峰,等.地方高校校企协同机械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8,(7).
[3]何世丹,徐雅琪.基于科研平台背景下应用型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才智,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