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产后缺乳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9-04-08王芳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

王芳

【摘 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产后缺乳临床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1月到2018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产后缺乳患者当中随机选取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6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与分析对象,对照组的46例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的46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开始泌乳时间、母乳喂养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从泌乳时间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开始泌乳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从母乳喂养率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母乳喂养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式对产后缺乳患者进行护理,能夠有效缩短患者产后开始泌乳的时间,改善和提高患者的平均泌乳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后缺乳;中西医结合护理;平均泌乳量

【中图分类号】 R248.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178-01

产后缺乳指的是产妇在哺乳期内的乳汁很少或者没有乳汁,在近几年来不断普及母乳喂养的今天,产妇产后缺乳对婴儿的母乳喂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也无法满足婴儿母乳喂养的需要[1]。为了改善产后缺乳的情况,需要对产妇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本文选取2016年11月到2018年11月期间的92例产后缺乳患者分别实施常规西医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11月到2018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产后缺乳患者当中随机选取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6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与分析对象,在对照组的46例患者当中,初产妇有26例,经产妇有20例,经阴道分娩的有31例,剖宫产的有15例,年龄在23-38岁之间,平均(32.34±5.46)岁;在观察组的46例患者当中,初产妇有25例,经产妇有21例,经阴道分娩的有32例,剖宫产的有14例,年龄在24-37岁之间,平均(31.95±5.63)岁。两组患者均对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知情同意,两组患者在产次、分娩方式和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的46例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护理,具体内容如下:一是产前护理, 患者入院以后,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关于母乳喂养的相关健康知识手册,详细、耐心的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负性情绪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对患者实施正确的喂养姿势和技巧指导,让患者提前采用硅胶婴儿进行训练;对患者的产前饮食和营养进行干预,保证患者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二是产后护理。在患者分娩后的30-60分钟时间内,护理人员要将新生儿抱至患者胸前,并帮助新生儿吮吸乳头,加快促进患者乳头的早分泌,除了必要情况之外,尽量让新生儿和患者在一起,培养母婴之间的感情。三是饮食护理干预,患者产后乳汁的分泌与患者产后的饮食和营养摄入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产后需要及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干预,让患者进食容易消化、营养丰富、低盐的食物,鼓励患者多进食鸡汤、猪蹄汤、鲫鱼汤等促乳食物。四是心理护理,在患者分娩后,受到体内激素大幅度下降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和情绪进行详细观察,主动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缓解和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告知患者的家属要多关心和陪伴患者。

1.2.2 观察组 观察组的46例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其中西医护理方式如上述对照组所示,中医护理方式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首先,可以给予患者中药热敷,采用王不留行、路路通、漏芦和通草等加水煎煮后,用无菌纱布进行乳房热敷。其次,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耳穴贴敷,具体是选取患者的乳、胸以及内分泌等穴位,然后对这些穴位进行贴敷的同时辅之以适度的按摩。第三,对患者的乳房进行按摩,按摩前选取患者的乳根穴、乳中穴以及膻中穴等穴位,并对这些穴位进行有规律的按摩,每天按摩三次,每次按摩持续大约30分钟,按摩时,力度以患者的乳房不感酸痛为宜。另外,对于气血虚型患者,除了上述三个主穴位之外,可以加对患者的足三里进行补法按摩;对于肝郁气滞型患者,采用周荣用泻法进行膻中穴、少泽穴、内关穴和中府穴的按摩。第四,采用中医食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给予辨证食补疗法,其中对于气血虚型患者,建议和鼓励这类型患者多进食母鸡、鳝鱼、乳鸽、猪蹄、红枣和花生米等,其中活鲫鱼可以加入适当的当归、党参、木通、黄芪等进行炖汤,每日食用2次。对于肝郁气滞型患者,建议和鼓励患者多食用羊心、蜂蜜、乌鸡、红糖,并可以在乌鸡、羊心等当中加入王不留行、柴胡、当归和漏芦等炖汤,每日食用2次[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开始泌乳时间、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满意度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x±s)用 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开始泌乳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的母乳喂养率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1所示。

3 结论

从上述结果中可以明显的看出,与常规西医护理相比,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开始泌乳时间、母乳喂养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同类研究中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3]。

总之,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式对产后缺乳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产后开始泌乳的时间,改善和提高患者的平均泌乳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魏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产后缺乳的护理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0):1896-1897.

[2]朱斌相.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产后缺乳的影响[J].新中医,2015,47(1):246-247.

[3]孙平秀.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3):39-40.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外科手术术后患者疼痛中的应用研究
剖宫产后母乳喂养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探究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胃癌术后感染的效果
关于小儿腹泻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体会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原发性高血压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探索痔疮术后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