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法林抗凝治疗对脑梗死后痴呆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04-08夏静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华法林抗凝痴呆症

夏静

【摘 要】目的:分析华法林抗凝治疗对脑梗死后痴呆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脑梗死后痴呆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注射甘精胰岛素、使用银杏达莫与依达拉奉,研究组以华法林替代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对比两组的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ADL评分、MoCA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統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梗死后痴呆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可以改善其智力状态与认知障碍,提高其生活能力,且不必担心不良反应问题。

【关键词】脑梗死;痴呆症;糖尿病;华法林;抗凝

【中图分类号】 R36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3-03-082-01

脑梗死与脑出血并列为脑卒中的两大常见类型,具有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特点,老人是脑梗死的高发群体,而糖尿病则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其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可达到非糖尿病患者的至少2倍以上,而脑梗死发生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受到损伤,会出现认知障碍等问题,发生脑梗死后痴呆症,这些疾病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1]。对于脑梗死后痴呆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应为其积极开展控糖、营养神经、抗凝治疗。本文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脑梗死后痴呆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试探究华法林抗凝治疗对脑梗死后痴呆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脑梗死后痴呆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以信封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每20例,对照组:男14例,女6例;年龄61岁~86岁,平均(74.3±3.2)岁;糖尿病病程3年~10年,平均9.2±4.6年。研究组:男13例,女7例;年龄62岁~87岁,平均74.5±3.4)岁;糖尿病病程4年~11年,平均9.8±5.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糖尿病病程,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年龄≥80岁;②符合《神经内科诊疗常规》中脑梗死后痴呆症的诊断标准,符合《内科学》(第七版)中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③近期未接受过抗凝治疗;④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自愿协议,医院伦理委员会也批准本研究[2]。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甘精胰岛素、银杏达莫与依达拉奉等药物进行治疗。按照每日1次、每次100mg剂量口服阿司匹林,以抗血小板凝集;每日晚10点左右使用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剂量为0.15U/kg,以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使用银杏达莫与依达拉奉,取30mg依达拉奉加入250mL5%葡萄糖液,每日静脉滴注2次,取20mL银杏达莫注射液加入250mL5%葡萄糖液,每日静脉滴注1次,连续14日。研究组采取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方法,但是以法华林取代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首日查INR并在每晚6小时口服3mg华法林钠片,每隔3日复查一次INR,逐渐减少用量,直至INR介于2~3后维持最后一次的剂量。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其中,MMSE评分可以反映患者的智能状态,满分30分,分值越高则患者智力状况越好;MoCA评分可以反映患者的认知程度,满分30分,分值越高则患者认知障碍越轻微;ADL评分可以反映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值越高则患者生活能力越好[3-6]。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收录的脑梗死后痴呆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数据均以21.0版统计学检验软件SPSS进行计算。本研究中计量资料表示形式为(x±s),检验t值。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n,%),检验卡方值。P<0.05视为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研究组的ADL评分、MoCA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仅有1例患者发生牙龈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停用法华林纳片7日后消失,未发生脑出血或严重大出血。对照组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研究组稍高于对照组但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13,P=0.314>0.05)。

3 讨论

痴呆症是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其可导致患者智力下降、出现认知障碍,进而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能力,而血糖是引发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可导致血栓形成。对于脑梗死后痴呆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除了需要为其使用甘精胰岛素来控制其血糖水平、改善防动脉粥样硬化,还需要采取抗凝治疗,以恢复血氧对神经组织的灌注;在使用依达拉奉和银杏达莫营养患者脑细胞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其智力与认知功能的恢复。而在抗凝药物的选择上,本文中对照组选择使用阿司匹林,研究组选择使用法华林,从结果中的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组的研究组的ADL评分、MoCA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在于:法华林是一种香豆素类抗凝剂,具有抗维生素K作用,可以抑制维生素K参与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肝脏内合成,与阿司匹林相比,法华林起效后维持时间均比较长,可达到5~7日,其可以更有效地疏通血栓,恢复患者梗死区域神经组织的血氧灌注,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痴呆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此外,再看两组相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vs0%),也可见法华林的安全性。

法华林抗凝治疗在脑梗死后痴呆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有显著疗效,可间接改善患者智力、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临床应为患者积极使用。

参考文献

[1]赵婷奕.华法林治疗非瓣膜病性房颤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6):2190-2191.

[2]王奕琪,郭舜源,陈珂楠,等.华法林快速抗凝方案在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7,34(10):1470-1473.

[3]许德贵,翟丽贵.脉血康胶囊联合低强度华法林治疗伴急性脑梗死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临床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05):45-47.

[4]李雪莲.华法林治疗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5):144-145.

[5]冯文静,张睿,李林岭,等.阿司匹林与脉血康联合华法林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伴急性脑梗死的对照研究[J].河北医药,2015,37(05):663-665.

[6]赵俊.脑梗死后痴呆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2):86-87.

猜你喜欢

华法林抗凝痴呆症
冷漠可能是痴呆症的信号
心脏瓣膜术后,抗凝药物这么吃才安全!
新型口服抗凝药可以代替华法林吗
痴呆老人为自己打保卫战
与华法林联用7大错误案例分析
齐心协力,我们可以战胜痴呆症
每天超8小时睡眠 痴呆症概率增40%
哪些食物会影响抗凝
服华法林者要注意 蔬菜可能会影响抗凝效果
比较冠心病合并房颤抗凝与双联抗栓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