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陇西黄芪”地理标志和生产方式研究

2019-04-08许爱霞李玲玲毛正云

甘肃农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陇西县陇西黄芪

许爱霞,李玲玲,毛正云

1.甘肃农业大学 农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甘肃省定西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甘肃 定西 743000;3.陇西县中医药研究院,甘肃 陇西 748100;

陇西黄芪(Radix Astragali)为蒙古黄芪及膜荚黄芪的干燥根[1],属于豆科(Legumanosue)多年生草本植物[2],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3]。黄芪以根入药,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抗菌等功效,是用途较为广泛的中药材之一[4]。陇西县是黄芪本草考证清代以后道地产区[5],2001年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黄芪为陇西县道地中药材之一,经过60多年的发展,种植面积达0.6万hm2左右,年产量3万t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黄芪药源基地。本文介绍“陇西黄芪”地理标志农产品,旨在提高其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

一、生产地域特定

“陇西黄芪”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范围为东经104°43′~104°71′、北纬34°96′~35°17′,海拔1 612m~2 500m,生产区域包括陇西县的巩昌镇、文峰镇、首阳镇、云田镇等17个乡镇215个行政村,总面积2 408km2。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情况

(一)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

1.土壤地貌。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包括二阴区、渭河水川区、干旱区等多种小区环境,属于典型的黄土梁峁与河谷地形。土壤为典型的黄绵土,土质疏松,土层深厚。

2.水文情况。陇西县地表水、入境水9 750万m3,自产水8 012万m3。水资源总量1.78亿m3,年总开采量可达3 300万m3,渭河流经县内46.1km,南北有7条可灌溉支流。

3.气候情况。陇西县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海拔1 612~2 778m,年均气温7.7℃,年平均降水量445.8mm,平均日照时数2 292h,无霜期146d。为农牧气候过渡地带,宜农宜牧,以农业为主,适宜种植多种中药材。

陇西黄芪生产范围示意图

(二)人文历史悠久

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黄芪第一出陇西,色黄白、味甜美,今亦难得”的记载(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经集注》)。陇西县已被确认为我国黄芪的道地产区,且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陇西黄芪作为新增药食同源药材品种,是行销国内外市场的大宗地产药材,是陇西县中药材产业中的“拳头”产品。陇西黄芪质量名列前茅,比国家药典规定的药效成分高出4~8倍。

三、独特的产品品质与安全要求

(一)外在感官特征

“陇西黄芪”属豆科植物,系蒙古黄芪。鲜品表面光滑,无毛须;干品主根粗大,呈圆柱形,尾细少有分支,一般长40cm~80cm,芦头下1cm处直径1cm~3cm。表面多呈淡黄色,有较明显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硬而韧,折断面纤维状,不易折断,带粉性。横切面皮部乳白色,木部淡黄色。气清香,味甜美,嚼之有豆腥味。

(二)内在品质指标

“陇西黄芪”味甘,性微温,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可煲汤、泡茶,具有益气补血之功效。

(三)安全要求

所产陇西黄芪产品质量必须符合《中国药典》和《甘肃省定西市药材地方标准》要求。含量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芪甲苷(C41H68014)≥0.04%。

四、生产技术要求

(一)产地选择

黄芪喜凉爽气候,有较强的耐寒性。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NY/T 5010-2016)要求;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GB3095-1996二级以上要求;灌溉水质量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标准》GB5084-1992二级以上要求;土壤质量符合《国家土壤质量》GB5618-1995二级以上要求。

(二)生产过程管理

1.育苗。选择地势较高的中、碱性沙壤土或绵沙土[6],忌连作及与豆科作物轮作。播前翻耕整地,将土壤耙细整平,多雨易涝区可做高畦。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腐熟的圈肥5 000kg/667m2。播种时,首先应选择优良的种子(比如“陇芪一号”),将种子进行破皮处理后,按播种量112.5~150kg/hm撒播在土壤表层,耙耱镇压使种子入土深1~2cm,最后覆盖细砂或麦草(厚约1cm)。来年春季土壤解冻后,移栽前起苗,将苗分级扎成10cm的带土小把,运往异地移栽。

2.选茬整地。黄芪最佳前茬为小麦,忌连作。土壤pH7.5~8.2,川水地、旱台地、坡旱地等均可种植,要求土层深厚,透水、透气性良好(如黄绵土、黑垆土、黑麻垆土等)。前茬作物收获后第一次翻耕土壤(深耕约30cm),秋季再翻耕第二次后耙细整平。

3.配方施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重施基肥,适施追肥,增施有机肥。结合秋季翻地施农家肥5 000kg/667m2、磷酸二铵50kg/667m2、硫酸钾4~6kg/667m2和辛硫磷毒砂土100kg/667m2。

4.移栽。3月中旬~4月中旬,在适宜栽植期内应适当早栽。黄芪大田栽植一般需中等幼苗,播量700kg/hm2、保苗数17万株/hm2。在移栽时,开深为10cm左右的沟(倾斜度为45°),沿沟坡将黄芪苗斜放于沟一侧(株距20cm),再用开下一个沟的土进行覆盖(保持行距30cm),并用后排开沟土壤覆盖前排芪苗,苗头覆土厚度2~3cm。

5.田间管理。苗出齐后即可除草松土,6~8月可结合灌溉或降雨追施两次尿素,每次用量75kg/hm2。在开花期喷洒乙烯利,收获前30d内不得追施无机肥。为防止地上部分徒长,节约营养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可在黄芪现蕾初期将花蕾摘除。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滴灌或喷灌,保持墒情。

6.病虫害防治。黄芪的常见的病虫害有根腐病、白粉病、地老虎、金针虫等。根腐病可用50%的多菌灵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灌根防治;白粉病可用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地下害虫可用5%的辛硫磷颗粒剂3~5kg/667m2拌成毒土在定植前结合深翻土地一次性施入;地上害虫主要采取太阳能杀虫灯和粘虫板进行防治。

(三)产品生产记录、收获、初加工、贮藏及包装和运输

1.生产记录。生产基地应建立生产记录档案。记录应包含播种时间、田间管理、农业投入品使用、收获、产品流向等内容。生产记录档案保存期限为2年。

2.收获。待地上部分枯萎时先将茎杆割掉,将黄芪田晾晒2~3d再采挖。

3.初加工。趁鲜切除芦头和侧根,在晾晒的过程中进揉搓持直根条。晾晒至8成干时分级捆扎。

4.贮藏。黄芪贮存过程中要求通风良好,温度≤25℃、相对湿度≤70%。

猜你喜欢

陇西县陇西黄芪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实施策略——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
陇西县节水灌溉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
共享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陇西县巩昌幼儿园实施集团化办园探索为例
黄芪是个宝
一组馆藏藏式铜佛造像研究初探
2017年7月26—27日陇西县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关于陇西县退耕还林现状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