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
2019-04-03郑芳丽白红丽
郑芳丽,白红丽
(1.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儿科,河南 漯河 462000;2.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河南 漯河 462000)
我院用中药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共100例,均为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漯河市中医院诊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8岁,平均(4.28±2.36)岁;病程1~9个月;平均(5.13±1.19)个月。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8岁,平均(4.59±2.14)岁;平均(5.18±1.21)个月,病程1~8个月,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复方凝乳酶胶囊1粒,每日3次口服。持续治疗2周。
观察组用益气健脾、理气消积中药。黄芪10g,陈皮10g,党参10g,厚朴10g,白术10g,制半夏10g,鸡内金10g,桂枝6g,槟榔10g,白芍10g,苍术10g,三棱3g,枳实10g,炙甘草10g。水煎制成口服液,每100mL药液含有生药93g。每天服用剂量为4mL/(kg·d),每天1剂。持续治疗2周。
3 观察指标
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痛、早饱、上腹胀、泛酸、嗳气,按照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相应记为1分、2分、3分,如果无症状记为0分,症状总积分为0~18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在治疗开始前、治疗2周结束后分别进行1次评价。
4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除,疗效指数90%及以上。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缓解,疗效指数60%~90%。好转:临床症状、体征部分减轻,疗效指数30%~6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仍然明显,疗效指数不足30%。
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 (%)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效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分,±s)
分组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观察组 50 11.26±3.37 3.29±0.16 16.7042 0.0000对照组 50 11.32±3.65 7.41±0.82 7.3906 0.0000 t 0.0854 34.8702 P 0.9321 0.0000
6 讨 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腹痛”、“胃脘痛”、“厌食”范畴。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且脾胃易损伤。治当益气健脾,理气消积。党参、白术,健脾益气,槟榔、鸡内金消积导滞,黄芪、桂枝、白芍益气温中、调补脾胃,苍术、陈皮、半夏、厚朴燥湿醒脾和胃、顺气降逆,三棱、枳实理气止痛、宽肠下气,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止痛、消积导滞、健脾和胃之效[1]。药理研究证实,半夏、三棱、苍术,甘草、党参、黄芪、白术提高免疫能力,对胃肠道蠕 动起到调节作用。枳实可提高胃肠平滑肌的兴奋度,增强胃肠运动的收缩节律以及收缩力。厚朴可加快分泌胃酸。槟榔能够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槟榔碱有拟胆碱效果,可以提高胆碱受体兴奋度,加快胃肠蠕动[2]。鸡内金促使胃液分泌量高,改善胃液的酸度以及消化力,增强胰脂肪酶、胃蛋白酶活性[3]。
益气健脾、理气消积中药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有效缓解症状,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