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央视文化类综艺节日的价值导向研究

2019-04-01陈菲王作剩

新闻世界 2019年3期
关键词:价值导向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陈菲 王作剩

【摘要】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异军突起,热度不减,央视更是推出了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系列品牌节目,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口碑与收视率俱佳。本文以其系列品牌中的两档节目《国家宝藏》与《经典咏流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节目内容为基,对其出现的语境、价值导向的具体体现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为国内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制作带来些许启发,从而促进文化类综艺节目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节目;价值导向;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近年来,以优秀文化为主要演绎内容、以极佳的视听语言为呈现手段且融合了各种传播形式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仅到2017年,文化类综艺节目已超过50档,涌现了《见字如面》《朗读者》《声人人心》《百心百匠》《儿行千里》《国学小名士》等深受观众肯定的节目。而在国内各大电视台所推出的诸多文化类综艺节目中,论其数量与质量,央视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最为瞩目,其打造的《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均获得了较大的反响,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获得了年轻群体的喜爱。其在2017年推出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与2018年推出的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一经播出,立即在网络上收获了超高人气,上万人在豆瓣上分别打出了9.0和8.7的高分,各大网站点击率颇高。不仅在第24届上海电视节上获得白玉兰奖最佳季播节目荣誉,而且在国际上激起了不小的浪花,卖出了国际版权。可以说,央视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聚焦优秀的中华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通过现代视听语言,润物细无声地向人们传播了文化自信与包容的价值观,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与爱国热情,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是既提供娱乐又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节目。

一、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产生语境

關于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后,政府、知识界与民间大众达成了共识,一致认为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重要的软实力,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血脉,是促进社会不断发展的精神基础。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当今社会来说是一份宝贵的资源。因此,必须以中华文化为基,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坚持文化自信,实现文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和“提高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等国家层面的呼吁与相应政策,开始影响国内的文艺创作。在电视文艺领域,央视、湖南卫视等实力雄厚的电视台开始竞相开发文化类节目。

文化与综艺相结合,是因为目前受人们欢迎的电视节目形式便是综艺节目,特别是真人秀综艺节目。一方面,自2013年湖南卫视播出《爸爸去哪儿》后,我国的综艺节目得以大行其道,以户外真人秀、选秀、竞技等为主要形式的综艺节目广受欢迎。另一方面,电视行业出现了泛娱乐化的倾向。为了遏制这种现象继续恶化,加强电视节目的社会教育功能,广电总局相继发布了“限娱令”“限童令”等一系列相关文件,伴随着这些文件的下达,电视节目迎来了关键的转型期,为响应号召,填补市场空缺,文化类综艺节目相继出现。

相比国内其他电视台,央视拥有人才、物资、技术等资源的先天优势,能够对我国的文化资源乃至国际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整体效益和利用率,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而且作为国家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政策宣传喉舌与思想文化阵地,央视还肩负着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责任。

二、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价值导向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唤起民族文化自信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资源,是中华民族得以维系的精神血脉,是唤起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强心剂,理应得到保护和传承。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在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了合理的开发,以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节目宗旨,创新了节目形式。

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浩瀚的历史文物与精美的诗词歌赋,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宝藏,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支撑之基。《国家宝藏》通过“前世今生”的新颖形式,一方面向观众展示了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激发了人们对国宝的热爱,另一方面向人们传达出了正是一代代人的坚守,才使得国家宝藏能够“完好无缺”、“失而复得”,从而唤起了人们对国宝保护者的尊重,在感叹之余自觉传承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千里江山图》的今生守护人马海涛潜心研究四年,参透其中的技艺手法和蕴含的人生哲理,成功复制了原作的十分之一;另一位今生守护人仇庆年,身为传统中国画颜料工艺嫡系传人,一直到处奔波坚持用传统工艺研制颜料。

中华民族是盛产诗词的民族,唐诗宋词元曲更是世界瑰宝。《经典咏流传》用演唱的方式激活静态的诗词,使其得以被传唱,让人们感受到了诗词文化的无穷魅力。京剧演员出身的李胜素和王泓翔,用京歌的方式演唱了经典之作《卜算子·咏梅》,让年轻人学会欣赏京剧文化,感受传统戏曲艺术的活力。《使至塞上》的传唱人是一对父女,出自艺术世家,四代人的家风传承,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将传统和现实相结合,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好作品。

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面向未来,融入时代,成功地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唤起了民族自信心,树立起文化自信,于国际传播中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实现了一定的文化输出。

(二)尊重多元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

央视素来注重塑造并传播主流价值观,但它也在电视节目中展现了多元文化,将文化自有的包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于不破坏中华传统文化意蕴的基础上与流行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了有机结合。

在《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节目中可以看出央视对流行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亚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尊重。首先是对流行文化的接受,不少经典的翻新演绎中融入了说唱、摇滚、街舞等非主流的方式。其次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对其进行了有效整合,展示了不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地方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带上国内与国际舞台。《静夜思》的传唱人雷佳创作了“新国风音乐”五十六民族民歌,还在节目中展现了湖南花鼓戏的独特韵味。《墨梅》的传唱人谭维维与谭盾合作献唱《中国故事:高腔——哭腔——水腔——秦腔》,坚持唱民族腔调探索国乐,古琴、尺八、筚篥、骨笛等许多少见的民族传统乐器也在节目中得以呈现。最后是对亚文化的拥抱。自《国家宝藏》开始,央视主动走向年轻观众,与B站进行官方合作,节目播出时可在B站上同步观看,弹幕互动,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同时,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补融合,实行台网联动,全网覆盖。节目播出期间,观众可在节目官方微博与微信公众号及时反馈无障碍交流。通过微博和微信可投票选出最喜欢的国宝,通过微信摇一摇,即可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灵活运用社会化营销。

文化的国际化是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一大特点。文化具有共通性,《诗经》的比兴在不同的国家也能找到相应的作品。双语演唱,融入阿卡贝拉,西洋乐器与民族乐器相辅相成,不少作品通过与国外文化结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人耳目一新。而且节目组除邀请大陆明星外,还邀请到了不少港澳台地区的艺人,海外华人华侨和国际友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相似的文化、相同的兴趣、共通的情感让我们突破空间和语言的障碍以求共同交流。只有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尊重与吸收外来文化,只有坚持正确的文化观念,不同的文化才能够较好地融合,中华文化才能健康地发展。

(三)弘扬正能量,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互联网时代,网络充斥着低俗、虚假的信息,严重影响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其健康价值观的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有更多的正能量节目出现,引领社會风尚。

央视的《国家宝藏》和《经典咏流传》等节目向社会传播了正能量。节目邀请了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用自己的故事传达了积极乐观、顽强拼搏、不畏艰难等优秀品质。用古人的人生智慧与哲理来帮助今人走出迷茫,《国家宝藏》中的《千里江山图》与《诗经》里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相通,告诫后人做人做事需小心谨慎。《经典咏流传》每期节目都传达着正能量,通过感受古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来传递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担当和上下求索的精神;通过感受诗词中的大好河山,传递出自我勉励、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高洁白重、珍视生命与美好的品质。

(四)强化创新意识,助力中国梦

目前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央视作为中国广播电视行业的领军者,提出要推出能代表与传播中国文化的电视节目,进而开发了一系列优秀的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并获得理想的效果。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难题,其中最首要的就是如何平衡专业性和娱乐性,做到既有口碑,又有收视率。

央视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坚持以传统文化为核心,以创新形式为手段,实现了专业性和娱乐性的微妙平衡。首先在人员的选择上,为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很多文化类综艺节目选择了“文化+综艺”“明星+素人”互相搭配的模式。《国家宝藏》首次集齐全国九大博物馆,27件国宝,一期一馆,由多位明星和与国宝颇有渊源的素人,或是工艺传承人,或是博物馆志愿者,或是考古人员共同讲述国宝背后的故事,明星演绎国宝的前世故事,素人展现国宝的现实处境,专业人士解析国宝蕴含的古代智慧和华夏文明。《经典咏流传》召集了一众音乐人和致力于传承诗词文化的普通人为经典诗词谱上新曲传唱,讲述其中的故事,再由节目主持人和四位鉴赏团成员为观众补充有关诗人、诗词、音乐的专业知识,共同为经典进行全新的诠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经典永流传。

在舞台表现上,面向未来,融合新科技。舞台上出现了人工智能、虚拟歌手的身影,当众多机器人伴随着音乐的律动摇摆,虚拟歌手与京剧大家对唱,能充分感受到节目突破传统、传达的“音乐无界限”的观念。更有两地实时连线,通过跨国、跨屏的直播形式来实现“纪实性、新闻性和综艺性的统一”。

在环节设定上,借鉴选秀节目经验,由观众投票选出最喜欢的九件国宝参加线下特展,最喜欢的十二首歌曲参加收官之夜年度盛典。在素材选择上,节目组既选择了《洛神赋图》、越王勾践剑、《静夜思》《春晓》等知名的国宝和诗词,也选择了《千里江山图》、贾湖骨笛、《苔》等传播度较低的。而主持人已由之前单纯的“节目主导者”变为内容的“参与者”与气氛的“调动者”。《国家宝藏》中主持人张国立化身001号讲解员,《经典咏流传》中主持人撒贝宁除把控节目流程外,还要对诗词进行介绍,与鉴赏团成员或传唱人进行互动,更像是“诗词推介者”。

这些崭新的节目形式,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继而潜移默化地对社会产生影响,达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三、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价值导向的启示

目前,文化类综艺节目在我国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已有和可预见的问题——同质化现象严重,引发观众审美疲劳;艺术形式与内容结合不够完美,专业性欠缺。而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成功带来了诸多珍贵的启示。

首先要尊重文化、坚持工匠精神。深入研究相关主题,节目内容要“专且精”。参与节目制作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深入了解文化,用心呈现。据悉,《国家宝藏》从灵感初现到最终成形经历了长达三年的时间,期间,节目主创人员前往英国进行交流创作,回国后又奔波于各地,邀请28位明星守护人。节目文学总撰稿说,剧本的敲定要经过认真的调研与演员沟通,直至最后敲定需要20稿左右。由此可见,深入程度是决定节目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获得观众认可的关键。

其次应该坚持做原创内容,突出自己的特色,加强观众的认同感。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要做到“有意思有意义”,用普通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群体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自觉地与传统文化、主流价值观作多维度、深层次的融合,让节目更具传播力,让大众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后是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在提供娱乐与传播文化的同时,更要肩负起引领大众的责任,发挥正面的导向功能。但要有意识地与当下的社会热点相结合,恰当的融入主流价值观。

文化类综艺节目是政策、市场与大众共同选择的产物,而央视推出的一系列文化类综艺节目,实现了文化与综艺的有效融合、专业性与娱乐性的有效平衡。它在让人们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向人们传播了正能量,实现了寓教于乐和激发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价值导向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基于价值链导向的会展旅游产业链提升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价值导向分析
《琅琊榜》浅评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