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命 回归本真
2019-04-01沈飞
沈飞
摘 要:我们一直致力于追寻着语文教育的本真: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具有“人的精神”的人,这就是语文的生命化教育,这就是诗意语文所要追寻的本真。语文应该是充满诗意的,本文试图从诗意语文的根基出发探讨了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激发学生想象;从诗意语文的载体上讨论了如何挖掘文本诗意,扩展诗意范围载体;从诗意语文的策略上总结了如何营造意境、情感熏陶、变换形式,以此来积极还原语文的本真等。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诗意;诗意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4-035-2
诗,灌溉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辉煌的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诗意般的人生追求。我们执教的国语,是最重要的人文载体。那么,我们的中学语文课堂就应该充满诗意,语文是诗意的,但是,反观我们的课堂,依据的是教学大纲,围绕的是教学目标,训练的是应试技巧……扼杀了语文的生机和活力,骨髓里失去了语文和语文教学真正的“诗意美”。
那么,什么是语文诗意、诗意语文呢?
语文教学凭借的是有生命的文本,它是以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基础的。它有诗样的语言,有诗样的意蕴,有诗样的精巧,语文诗意就是以这样的文本为基础,根据语境和形象用艺术的手段所营造出来的一种情境和意蕴,让学生徜徉这种意境的美感之中。
诗意语文,就是动态地让学生自主感悟蕴含在语言文字中丰富的文本意义、审美感悟、情感意蕴,去领略语言文字背后令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画面,并在课堂的流动中达成知识的建构、情感的感召、思想的交融、灵魂的拥抱等目标。
现在有人提倡“生态课堂”,也就是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自然协调,让学生学得平衡和谐。在美的语言、美的设计、美的氛围、美的情感、美的评价的课堂里,让学生学得美。实际上,就是“诗意语文”的一种体现。
一、诗意语文之根基——心中有“人”
1.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學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言语建构与运用为基础的,并在学生的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的个体语言经验的发展必然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诗意语文的教学状态就是尊重学生本性,回归语文应有的状态,发挥他们对语言的韵律、节奏、意义的天然的敏感性,培养他们应有的语文素养,进而去指导他们每个有意义、有精神、有趣味的生命阶段,这与我们的新课标倡导的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理念不谋而合。所以诗意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心中有“人”,是等待着教师去呼唤的人,因此,唯有心中有“人”,才能深化语文教育“诗意美”。
比如《雨巷》首先用ppt呈现戴望舒的生平事迹、作品以及与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其次,播放音乐舒曼的《梦幻曲》,让学生自由读,反复读,最后齐读,在读的过程中明确诗歌中有了几个意象?几个人物?写作的脉络?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再次,引导学生精读,让学生体悟用哪些意象去营造凄婉的雨巷意境,它们有怎样的特点。最后,让学生探究使用“丁香”意象的理由并品味形容“丁香”、“雨巷”、“我”的词语,体会其妙处。
这一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多读去感悟文本诗意,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新诗的学习方法,提高对诗歌的思维力。课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让学生获得成功喜悦。课堂中,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主体性相得益彰,和谐共进,使语文回归本真。
2.唤醒学生生命意识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学科,是体悟生命意识的最好场所。学生的生命意识,即是对“真、善、美”的感知、体悟以及内化,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另一种体现。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意识是需要及时唤醒和催发的,它们会使学生的精神生命流光溢彩。
如:在上《老王》这篇课文时,除了要欣赏语言和写作技巧外,更注重文章的人文性。《老王》这篇文章放在“号角,为你长鸣”专题中“底层的光芒”,本身就是让学生体悟底层人的人性光辉,为此我让学生体会老王在弥留之际还给作者一家送来香油与鸡蛋以及“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这句话,让学生懂得底层人那种善良、温暖,这是在历史的苍穹中永远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呼唤他们的生命意识。
此外,还可引导学生观看《感动中国》节目等等。感受当代人物的人性美,以此为标杆逐渐加深对“真、善、美”的认识,使这种认识根植在学生内心深处,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3.激发学生想象
阅读,是对语言文字意象的体悟破解,而这种“破解”必须靠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把干瘪枯燥的符号转变为形象鲜明的画面,创造出丰富而生动的情境和意蕴,使文章所描绘的人、事、景、物立体地丰富起来,让它们活生生地“站立”在学生思维的屏幕上。
例如:学习散文《荷塘月色》,可让学生联想到描写月亮的古诗名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学习古文《五人墓碑记》中的五人“意气扬扬”“谈笑而死”,可让学生联想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联想到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烈情怀。
语文教材中选用的经典美文,除了主旨想象外,还有文本中的一幅插图、一段景物描写、一句话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点,这些想象点将能有效打开学生的情感阀门,驰骋于文本固有的情境中。所以教师积极去捕捉文本中的想象点,实现“发挥学生的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为终极目的。让语文课堂涌动着生命的泉源,飞溅着创造的火花。
二、诗意语文之载体——眼中有“文”
1.挖掘文本诗意
文本的“诗意”即为文本的“美”,是文本中的故事美、语言美、意境美。语文教师就应该做一个采矿工,将散落于文本中的诗意“贝壳”拾起来,并串连成精美的项链,呈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教材中的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生之美、人性之美,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如:《沁园春·长沙》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迈胸襟,《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离别愁思,《陈情表》中流露的凄切婉转的孝心。
教师要不断以此引导、启发学生。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味人类文化的经典,夯实学生文化素养的大厦根基,使语文学习走出单纯的知识传授,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散发着文化馨香的化境。
2.扩展诗意范围
语文是人文学科,它的教育目的不仅是传授基本知识,而且也是通过学习去探寻人类文化意义,体悟文化精神,而诗意语文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它通过课堂阅读、课堂对话,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民族自信。在诗意语文中需要追本溯源,这个追本溯源实际上就是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固本厚根,理解选文,必须到这个选文所产生的文化去理解,要既了解这个选文,也要理解它所在文化。
例如:学习《荷塘月色》一文,当学完课文时,让学生体会作者选择荷塘作为写作的重点,从而引出“荷”这一中华文化,“荷”同“和”,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和谐、和平、合作、合力、团结、联合,同时也代表着高洁(引用诗句),作者赏荷反映出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的品行,最后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就是最好的佐证。
追本溯源首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深挖选文中文化要素,语文教材中选用经典散文诗词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挖其中的文化因素,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三、诗意语文之策略——学中有“法”
1.营造意境,激发情趣
营造意境是实现诗意语文的必由之路,先由作者带领学生进入一种氛围,然后师生手拉手一起沉浸其中,实现文本之境与师生的教学之境融为一体的理想状态。营造意境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音乐、图片、视频等实现,柔美的画面,动人的旋律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当然教师也要配以优美而带有情感的语言,将文本的人文气息、诗情画意、生活感悟融入到教学中去。
如:讲《江南的冬景》,可以播放林俊杰的《江南》,“风到这里就是粘,粘住过客的思念;雨到这里缠成线,缠着我们流连人世间……”林俊杰歌中的江南是缠绵的江南,那么郁达夫的江南是怎么样的特点呢?《记念刘和珍君》,可以播放《百年中国》中的“三·一八惨案”始末,激发学生对这一事件的愤慨之情,这时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文本,诗意语文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学生至此兴趣盎然,积极去深入文本探讨语文诗意之美。
2.情感熏陶,紧扣诗意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情感场,让学生积极体验生活,借助文本情感的意象物,在情境中触发情感,让平面文字“活起来”,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中疑难处、美妙处、灵动处等诗意点,带领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走出文本”,使文本在学生内心中激起波澜。
如在上晏殊《蝶恋花》,首先让学生想象“蝶恋花”的场景,什么样蝶怎么样恋什么样的花,激起课堂诗意,然后通过反复诵读,来审定文本的诗意点,学生很快能够定位在“离别苦”这一情感,然后顺学生情感,播放《问世间》歌曲“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进行有效情感熏陶,然后让学生联系柳永《雨霖铃》中与情人的离别——执手相看泪眼,此时学生马上根据晏殊的行为判读出“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结论。把握情感也就能抓住文本的诗意。
在这充满诗意的课堂上,学生不仅达成了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同时也达到了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为此,诗意语文,教师须积极探寻每一篇美文的情感场,能浸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紧紧抓住文本的诗意点,最终成就“有点、有境、有物、有我”的理想语文课堂。
3.变换形式,加深理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提到:語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各类语文学习活动,如读书交流会、辩论演说、诗歌朗诵、戏剧表演。所以在教学中除了一般的讲解、讨论外,课堂形式的多变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上完《报任安书》和《渔父》,两者具有不同的生死观,可让学生以屈原与司马迁的相遇为内容,写一个课本短剧,然后表演其中较好的一篇。
一位同学独幕剧——《生与死的对话》让学生表演后,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感悟到:屈原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至死不渝的精神固然值得后人景仰,然而,司马迁的所作所为更加值得我们学习。直面人生吧,正视人生中的苦乐顺逆,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选择和考验。
诗意,是语文教学的本真,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将失去语文的价值所在。
语文课堂亟需诗意的滋润,这是新课改给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语文学科的内在要求。
充满诗意的课堂,需要教师对教育、学生的热爱,构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平台。让学生思维力、鉴赏力、审美力得到提升,同时也感受到文化的本真美,这才是语文的魅力,语文固有之境界,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真。
[参考文献]
[1]董一菲.名师讲语文——董一菲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9年.
[2]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3]吴晓云.语文诗意教学例谈[J].教法探索,2015年第10期.
[4]罗小娟.诗意语文与教师口才诗意化[J].高教论坛,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