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有效预习策略之我见
2019-03-29石岭明
石岭明
【内容摘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引入预习机制,符合教学基本诉求。教师要有预习强化意识,对学生展开严格要求,为学生精选预习内容、细化预习要求、创新预习形式,为学生预习顺利展开奠定基础。预习是课堂教学前奏环节,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如何提升预习效度,应该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初中数学 有效预习 教学设计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提,预习不仅能够做好认知铺垫,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重视预习的实践价值,精选预习内容、细化预习要求、创新预习形式,从不同维度展开教学调动,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塑造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大多没有主动预习的意识,教师在布设预习任务时,一定要为学生规划具体操作路线,提出具体要求,这样才能提升预习的操作价值。
一、精选预习内容,调动学生预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预习发动时,教师需要对学生学习审美价值取向有一定了解,以提升预习设计的契合性。在预习内容选择时,教师要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深度解析,尽快将预习任务设计得更有趣,关注学生生活认知基础,针对学生兴趣实际展开任务布设,还要体现任务难度梯度性,适当增加自由度,为学生提供更广泛操作空间。
在学习《探索勾股定理》相关内容时,教师为学生布设了预习任务:关于勾股定理有太多推演方法,利用多种信息搜索平台,找出具体的推演方法,任选一种进行课堂推演展示,具体讲解其操作原理。任务下达后,学生纷纷展开实践操作,很快就找到了一些信息材料,学生对这些推演方法进行研究,最终选定一种准备参与班级展示。课堂展示开始,学生有选择“邹元治证明”方法的,也有学生选择“赵爽证明”法的,还有学生选择“项明达证明”法的,不管哪一种方法,其展示都进行非常顺利,其他学生都从中获得清晰认知。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些证明方法进行评价,课堂学习氛围逐渐形成。
教师为学生布设勾股定理证明方法搜集展示,给学生带来主动探索的机会,因为信息渠道众多,学生对这样的预习任务有一定兴趣,确保预习任务圆满落实。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形成的学习认知是极为丰富的。
二、细化预习要求,提升学生预习效率
学生没有主动预习的习惯,教师在预习任务布设时,需要给学生规划明晰的预习要求。学生明确了操作任务,自然会向具体要求靠拢,预习效率才能有效提升。教师还要有方法指导意识,针对学生思维现实,为学生提供更多学法指导,让学生结合新旧知识展开学习思考,接轨生活认知进行学习验证。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预习效果。
教师布设预习任务时,需要精心设计预习要求,让学生明晰操作方法,自然能够提升阅读效率。如教学《生活中的平移》之前,教师为学生设计预习任务: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平移”的案例,搜集这些案例,准备参与课堂展示。学生拿到任务后,积极进行信息搜集,教师提出具体预习要求:仔细观察这些生活案例,分析其移动过程和移动特点,利用平移定义进行矫正性分析,明确平移的基本属性特征。学生针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展开讨论,为课堂教学顺利展开创造良好环境。课堂展示阶段,学生都能够找到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并对平移特点进行针对性分析。
教师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并对平移特点进行细致分析,自然能够深入到核心概念之中,对平移现象进行理性观察分析,以形成完善学習认知,为课堂教学顺利推进创造良好条件。
三、创新预习形式,塑造学生预习品质
预习不是简单的布设数学作业,教师要在预习形式上下功夫,为学生创设一些新颖的预习形式,自然能够快速调动学生预习热情。特别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参与一些动手操作的预习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渐形成数学认知基础。案例列举、实地观察、实物测量、走访调查、信息搜集、数据处理等,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提升学生综合学科能力有重要价值,教师要进行多元筛选,为不同群体学生准备不同预习形式,这样才能大幅度提升学生预习品质。
《生活中的旋转》预习设计时,教师为学生推出具有创意性的预习任务:找到生活中旋转实例,进行个性研究,最后归结旋转性质。最好是进行实物课堂展示,给大家做出具体讲解。学生拿到这个任务,很快就想到了一些案例。如电扇、地球仪、时钟等,学生开始组合成小组展开相关研究,最终得出了旋转性质。课堂展示时,学生开始归结旋转性质:如时钟,不管是分针还是秒针,每一个点都绕中心轴沿着相同的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教师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旋转案例进行性质探索,并在课堂上进行实物展示,这无疑是增加了预习实践性。学生通过自发展开合作学习,逐渐理清操作原理,预习成效显现出来。
预习有多重功效,应该引起教师的特别重视。初中数学有较强抽象性、逻辑性,学生认知基础是重要教学制约因素,发动学生展开主动预习学习,可以极大减轻课堂教学压力,促生更多学习内驱动力,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顺利进入问题核心。
【参考文献】
[1] 刘立飞. 初中数学课前有效预习模式实践研究[J]. 新教师,2017(03).
[2] 吕霞芳. 浅探初中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方法和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9).
[3] 韩强. 培养预习能力,让有效预习在数学学习中绽放光彩[J]. 中学教学参考,2018(03).
(作者单位:甘肃省山丹县南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