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段玉裁对《说文解字注》谐声字的古音归部
——以“此”谐声系列和“真”声字的归部为例

2019-03-28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古音押韵读音

贾 佳

(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陕西汉中 723000)

可见,段玉裁并非根据“同谐声者必同部”来给形声字进行归音归部,而是另有原因。并且刘忠华先生在其文章中指出“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原则是从发生学的角度提出的,声符和所谐字音韵不合的情况是后来出现的[3]56。既然如此,那么谐声字的古音归部肯定另有原因,那具体的古音归部原则是什么呢?

本文通过分析“此”谐声系列和“真”声字的古音归部情况,可以得出段玉裁的“同谐声者必同部”理论并不是《说文解字》形声字的古音归部原则。段玉裁对于形声字的古音归部另有其他原则,即押韵字根据押韵音归部;非押韵字则按照古今语音的对应关系,今音上推来归部,但仅限于同声符且中古同韵的字。

一、“此”谐声系列的古音归部情况

段玉裁对“此”及“此”谐声系列字的古音归部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此”及“此”谐声系列的古音归部

(一)“此”及所谐字的归部

1.声符字“此”的归部

声符字“此”,大徐音雌氏切属纸韵,按段玉裁《今韵古分十七部表》所示古今语音演变与对应规律[4]809,根据今韵上推古韵,纸韵归入第十六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此”的归部是:“雌氏切。十五部。汉人入十六部。”[4]68段注归部与上推归部不一致,段注的归部综合了古音和转音的情况,故标注为“十五部,汉人入十六部”。

“此”声字是非押韵字,但是“此”的所谐字“泚”字为押韵字,从押韵情况来看,根据《诗经韵分十七部表》“泚”字《诗经》入韵一见(《新台》1见)“此声在此部。今兼入纸。凡此声字汉人多入十六部用。”[4]855“泚”字押第十五部,故押韵字按照押韵音归入第十五部。“此”字根据所谐字“泚”的第十五部古本音解释可得出“此”字古音应在第十五部,汉入十六部,和段玉裁归部一致,而大徐音只是注明了音转之后的读音。故“此”的古音归部即“十五部,汉人入十六部”。

此处声符字“此”的段注古音归部“十五部,汉人入十六部”,和所谐字“泚”的押韵归部,十五部,汉入十六部。这两个字的古音归部情况体现了“根据谐声原理,声符与所谐字在造字时应该是同部的,如果同谐声的一组字今音同韵,则表明古今语音的演变方向和步调一致,所以能够根据今韵同韵而推断其古音也在同一部”[5]32。

(1)“泚”的归部。“泚”,大徐音千礼切,齐韵,按段玉裁的古今演变与对应规律,据今韵上推古韵,归入第十五部。从押韵情况来看,“泚”字《诗经》押韵一见(《新台》1见),押第十五部音,与上推归部结果一致。故“泚”字归入第十五部。

3.“茈”的归部

“茈”,依据声符字“此”的古音归部谐声系联应在第十五部。“茈”大徐音将此切,支韵,上推古韵应归入第十六部。声符“此”字发生音转“汉入十六部”,故段玉裁把“茈”古音归部标注为“古音在十五部。转入十六部”。段玉裁依据的是古本音的归部,同时注出其转音。

(1)“柴”字的归部。“柴”大徐音士佳切,佳韵,据古今语音演变及对应规律,上推应属第十六部。“柴”是押韵字,从押韵情况来看,《诗经》入韵一见(《车攻》1见),押十五部音。段玉裁将“柴”归入第十六部,和大徐音上推归部一致。段玉裁对“柴”字的古音归部没有根据押韵音,而是根据音转之后的读音来给“柴”归部,归入第十六部。

(3)“鴜骴疵”三字的归部。“鴜”大徐音即夷切,脂韵,上推在第十五部。段注归部第十六部,因“鴜”字其他韵书的读音有《广韵》疾移切,支韵,上推在第十六部;“骴”大徐音资四切,至韵,上推第十五部。段注归部第十六部,其他韵书读音《广韵》疾移切,支韵,上推在第十六部;“疵”大徐音疾咨切,脂韵,上推第十五部,其段注《广韵》疾移切,支韵,上推在第十六部。“鴜骴疵”三字都没有依据大徐切音来归部,而是根据《广韵》的读音来归部的,根据其他韵书的另外一个读音,按照古今语音演变与对应规律,上推一起归入第十六部。

5.“姕”的归部

“姕”不是押韵字,其大徐切音为即移切,支韵,根据古今语音的对应规律,上推归入第十六部。段玉裁的归部为“古音当在十六部”,故“姕”字应为汉代以后,根据“此”声字的转音而造的字[7]5,即使是同声符,其本音当在第十六部。即“姕”字段玉裁将其归入第十六部和大徐音上推归部一致,都在第十六部。

(1)“雌”字的归部。“雌”为押韵字,《诗经》入韵十六部古合韵“本音在十五部。诗小弁合韵伎枝知字。为此聲声字入十六部之始矣。”故根据“合韵”的本意[8]86,“雌”有两个读音,即十五部和十六部的读音。“合韵”的本质正是一个字在本音之外还有一个异部读音的情况[9]168,只不过“雌”押十六部是异部读音,而十五部才是其本音。段玉裁以为“雌”有二音,归部两可,故注“十五十六部”。

(二)“柴”及所谐字的归部

“柴齜”二字的归部。“柴”字的古音归部在第4点已经谈过,押韵音和大徐音上推一致,归入第十六部。其所谐字“龇”大徐音仕佳切,佳韵上推属第十六部,其他韵书读音有《集韵》鉏佳切,佳韵上推属第十六部、《广韵》侧宜切,支韵上推属第十六部;根据古今语音演变及对应规律应归入第十六部,段玉裁也将其归入第十六部,和谐声造字、大徐音上推一致,归入第十六部。

分析可见,段玉裁的古音归部并没有根据谐声关系,故“同谐声者必同部”理论不是段玉裁古音归部的原则。“此”谐声系列诸字古音归部可以看出韵脚字按其押韵音归部,也不尽然,有的虽然押韵但按其转音归部;非韵脚字同谐声、中古同韵者则按其大徐音上推归部;还有段玉裁认为有二音,即归入两部。

二、“真”声字的古音归部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真”及“真”声字的古音归部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真”及“真”声字的古音归部

从表2看出,《说文解字注》中从“真”谐声者20字,“真”声之字今韵分属真、脂、山三韵,真韵在第十二部、山韵在第十四部、脂韵在第十五部。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却将“真”的谐声字分别归入第十二部、第十五部、第十部、第十一部。段玉裁对“真”及“真”声字的归部依据讨论如下。

(一)“真”声符字和所谐字“禛瑱嗔蹎滇瘨颠窴阗謓瞋稹慎镇”十七字的归部

1.声符字“真”的归部

“真”字非韵脚字,其大徐音为侧鄰切,属真韵。根据今音上推应归入第十二部,和段玉裁归入第十二部一致。

2.“颠镇”二字的归部

“颠镇”二字在《群经韵分十七部表》[4]865第十二部押韵,押韵字根据押韵音归部,故根据押韵音“颠镇”2字归入第十二部。

(二)“”字的归部

(三)“”字的归部

(四)“填槙”二字的归部

1.“填”字的古音归部

“填”字段玉裁将其归入第十部。其大徐切音有两个,分别是陟鄰切和待秊切,根据古今语音的演变规律,上推都属于真韵,即第十二部读音。“填”字其他韵书读音有《广韵》徒年切,先韵上推第十二部、堂練切,霰韵上推第十二部、陟刃切,震韵上推第十二部;《集韵》徒偃切(阮韵,属第十四部),徒典切(銑韵)、池鄰切(真韵)上推都属于第十二部读音。纵观“填”字读音,都没有第十部的读音。且“填”字是非韵脚字,故段注标第十部属于误标,应为第十二部。

2.“槙”字的古音归部

“槙”字段玉裁归入第十一部。但是其大徐音都秊切,属先韵,上推属第十二部。还有其他韵书读音《广韵》徒年切(先韵,上推属第十二部)、《集韵》《韵会》《正韵》亭年切(先韵,上推属第十二部),又知鄰切(真韵,上推属第十二部)、《集韵》《韵会》池鄰切(真韵,上推属第十二部),又徒典切(铣韵,上推属第十二部)、徒偃切(阮韵,上推属第十四部)、陟刃切(震韵,上推第十二部)、又堂練切(霰韵,上推第十二部)。分析“槙”字大徐切音和其他韵书读音都没有第十一部读音。故段注标第十一部属于误标,应为第十二部读音。

“真”声字的古音归部原则有:押韵字按照押韵音来归部;同声符,中古同韵字则按照古今语音演变及对应规律来归部;还有的则直接按照大徐音上推来归部。并没有按照“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原则来归部。

通过分析“此”谐声系列诸字和“真”声字的古音归部,可以看出“同谐声者必同部”原则只适用于同声符,且中古同韵的字。“谐声”只是造字法,在造字之初,同声符的字必定属于同一个韵部。而在具体的语言演变中,形声字的古音归部另有原则可循。

综上,“同谐声者必同部”这一语言学理论并不是适合于所有字的古音归部,也并非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古音归部原则,它只是发生学上的造字原则。具体的形声字的古音归部原则是:一般情况下韵脚字按其押韵音来归部,当然有少数没有按照押韵音,而是按其转音来归部的;非韵脚字有的按照大徐音上推来归部、有的根据古今语言演变和对应规律来系联归部、还有一些字属于段玉裁的误标造成的归部不一致。本文只是对“此”谐声系列和“真”声字进行了古音归部分析,可以把得出“同谐声者必同部”理论当作段玉裁古音归部的原则,不符合段玉裁的归部实际。具体的归部原则还需要专家来进行深入分析,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猜你喜欢

古音押韵读音
押韵押出韵味儿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那”与“哪”的读音
字词篇
从《泊船瓜洲》中“间”字的读音说开去
常德童谣里的古音浅析
落霞(外一首)
我给小鸡起名字
我是小字典
Watch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