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护理干预用于产后抑郁的效果观察

2019-03-27韦小燕

健康大视野 2019年5期
关键词:产后抑郁社区护理抑郁症

韦小燕

【摘 要】:目的:对社区护理干预应用在产后抑郁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以68例妊娠分娩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管理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组同时予以社区护理,对患者产后抑郁发生率以及产后抑郁评分进行调查。结果:对照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73.5%,管理组为97.1%,P<0.05。对照组产妇产后抑郁评分为(14.8±3.7)分,管理组为(8.4±2.3)分,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

【关键词】:社区护理;产后抑郁;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R4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5--02

产后抑郁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障碍,其临床表现多以烦躁、哭泣、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与常规抑郁症相同,患者病情严重时会出现绝望、自杀情绪,不仅会威胁产妇自身安全也会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有研究显示[1],在产后开展社区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为此,本次研究以68例妊娠分娩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社区护理干预应用在产后抑郁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68例妊娠分娩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间分娩的人员。对照组患者年龄平均(32.7±5.4)岁,孕周平均(39.4±0.5)周,顺产24例,剖宫产10例,初产妇23例,经产妇11例;管理组患者年龄平均(32.5±5.6)岁,孕周平均(39.6±0.4)周,顺产25例,剖宫产9例,初产妇23例,经产妇11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不具备统计学差异;产妇无精神类疾病,能够保持正常沟通;产妇既往无抑郁病史;所有人员均知情且同意参与调查。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指导、哺乳指导、饮食指导等,叮嘱产妇按时进行检查。

管理组:患者同时予以社区护理,首先为产妇建立健康档案,记录产妇相关资料,包括家庭地址、既往妊娠状况、分娩状况、情绪变化以及其他身体状况。每周对其进行2次电话随访,每个月进行2次家庭方式。在与产妇通话的过程中要对产妇声音、语气進行了解,及时了解产妇情绪变化。

对产妇新生儿护理、喂养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告知产妇和家属新生儿臀部护理、脐部护理、听力筛查、触抚、沐浴、接种护理详细操作内容,同时对新生儿喂养姿势进行指导,指导产妇家属如何协助产妇进行喂养。同时对产妇乳房护理、会阴护理、切口护理方式进行指导,指导产妇早期下床活动,促进切口愈合。

对产妇的身体康复状况以及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结合产妇日常饮食习惯为产妇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产妇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高纤维、高蛋白为主,避免辛辣刺激、生冷硬的视为,减少油性食物的摄入。根据产妇状况及时调整饮食,同时叮嘱产妇保持合理的休。对家属进行管理,尤其是产妇丈夫,让其多关心、照顾、陪伴产妇,避免产妇孤独。鼓励产妇多参加社交活动,多与家人、朋友联络,提升社会适应力。可让产妇家属重新布置室内,营造温馨氛围改善产妇情绪。此外,让其多了解产后抑郁相关知识,同时对产妇的情绪变化进行观察,及时帮助产妇改善情绪。

1.3 观察指标[2]

对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进行调查,采用EPDS抑郁量表对产妇抑郁进行评估,量表共10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为0-3分,总分30分,9分以下为正常;10-12分为轻度抑郁;13-15分为中度抑郁;16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4 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t、卡方视为检验指标,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产后抑郁发生率:对照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73.5%,管理组为97.1%,P<0.05,详见下表。

2.2 产后抑郁评分:对照组产妇产后抑郁评分为(14.8±3.7)分,管理组为(8.4±2.3)分,P<0.05,t=5.33分。

3 讨论

产后抑郁也是近年来高发的产后并发症,是精神类疾病的一种,多在产后数日或数周发生[3]。近年来,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女性的工作环境越来越恶劣,加之对于产后恢复的担心、新生儿照顾等多方面因素导致产后抑郁发生率越来越高。患者临床中以沮丧、焦虑、恐惧等情绪为主,甚至会出现恐慌、自理能力下降等表现,对产妇自身、家庭均有着严重的影响[4]。社区护理能够在产妇出院回家后继续提供护理服务,保证护理服务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让产妇能够得到细致的照顾和关心,进而改善产妇心理状态。此外,也能够对产妇家属进行管理,让其更好地照顾、关心产妇,避免产妇出现情绪障碍[5]。

在结果中可见,对照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73.5%,管理组为97.1%,管理组产妇抑郁发生率更低,证明社区护理干预能够避免产后抑郁发生。此外,对照组产妇产后抑郁评分为(14.8±3.7)分,管理组为(8.4±2.3)分,患者抑郁评分更低,证明了社区护理干预应用在产妇管理中对预防产妇产后抑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降低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

总的来说,社区护理干预在产妇产后管理中的效果理想,能够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郭文香.社区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6):119-120.

麦葵弟,何丽丽,张奕标,等.社区初产妇孕期心理护理在预防产后抑郁中的效果观察[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7):156-157.

朱丽梅.护理人员“一对一”产后护理干预预防产妇抑郁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5,8(12):1195-1197.

李志爱,唐爱芳,曾彩云,等.社区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作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02):84-86.

猜你喜欢

产后抑郁社区护理抑郁症
基于奥马哈系统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问题的评估
产后抑郁的三时段护理干预研究
对高血压患者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临床分析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原因和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