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选穴规律的数据挖掘分析
2019-03-27潘琳钐彭拥军孙建华朱冰梅
潘琳钐彭拥军孙建华朱冰梅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京 210029 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失语症(aphasia)指大脑语言区或相关区域受损而导致的后天获得性语言障碍综合征[1]。急性脑卒中后,失语发生的概率约为21%~38%,失语患者中约有80%~90%乃由脑卒中引起[2]。急性脑血管疾病调查显示,我国约有16.6%的患者有失语症[3],而国外约为21%~38%[4]。
中风后失语的病名记载,古代有“瘖痱”“喑痱”“舌瘖”“风痱”“风懿”等,对其症状有“不能言”“不语”“舌缓”“舌强”“语塞”“言语謇涩”等描述。早在《素问·脉解》中就载有:“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朝代更迭,医家对中风后失语的病机、治法认识日渐完善,明清时期更是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但由于各个年代的古籍底本、编辑校对、印刷、出版等各种因素,所记载的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尚存在着选穴或单一或杂乱等问题。
笔者通过选取明清时期医籍文献中治疗中风后失语的相关条文,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软件对其选穴规律进行分析,为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腧穴处方选取提供参考。
1 文献资料和方法
1.1 文献资料来源 以《中国针灸荟萃》以及《新编针灸大辞典》中古籍目录为参考,将检索出的古籍条文与现出版的图书校对,选取明清针灸古籍,检索到与本病相关针灸处方的有效文献17部:《神应经》《针灸大全》《针灸大成》《针灸聚英》《针方六集》《针灸集成》《普济方》《类经图翼》《太乙神针心法》《灸法秘传》《罗遗编》《凌门传授铜人指穴》《针灸易学》《针灸逢源》《神灸经纶》《刺灸心法要诀》《古今医统大全》。
1.2 检索方法及纳入标准 在选取的明清古籍中,以“瘖痱”“喑痱”“风痱”“风懿”“风喑”“暴喑”病名以及“不能言”“失音”“不语”“不能语”“舌缓”“舌强”“语塞”“言语謇涩”症状描述作为检索关键词,选取与中风相关、剔除由咽喉病或他病引起失语的条文,共抽取得108条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的条文。
1.3 数据的规范化处理及数据库的建立 规范化处理医籍条文中的数据,将各项指标进行规范,包括:规范选取医籍的统一名称,规范选取的腧穴及归经名称,参考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 十二五”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5],将古籍中腧穴别名换为现代标准腧穴,对于一些有争议或无法确定的腧穴,采用古籍中原名,如“风痱”[6]268“耳门前脉”[7]等,再对检索到条文中的腧穴处方按标准记录,包括文献出处、腧穴名(包括归经)、治法等。规范化处理数据后,运用Excel建立中风后失语针灸腧穴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24.0软件中频数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用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根据数据处理结果,结合明清医家对中风后失语的病机及治法,运用中医理论对结果进行阐述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描述性结果分析
2.1.1 腧穴频次分析 对108条腧穴处方进行腧穴频数分析处理,涉及穴位111个,其中经外奇穴13个(包括古籍原文中的经外穴),总腧穴频次为494,由高到低排列,前三为:合谷、百会、哑门,经外奇穴中发际、中风不语穴运用较多。见表1。
2.1.2 经络-腧穴频次分析 将腧穴分经归类,分析处理经络选用频数,共涉及经络14条,其中督脉、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所用频次较高,占总频次的51%,共计用穴50个。见表2。
表1 腧穴频次表
2.1.3 部位选用频次分析 将腧穴按照部位分类,结果显示:头面颈、上肢、下肢选用频次较高,占总频次的95%。见表3。
2.1.4 特定穴运用分析 特定穴共用74个,总频次428,五输穴、交会穴较多,占总频次的76%,频次排在前三的特定穴依次为合谷、百会、哑门。见表4。
2.2 腧穴配伍关联规则分析 运用IBM SPSS modeler18.0数据分析软件将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支持度为10%,置信度为80%以上,获得穴位关联规则统计表,结果依次为:然谷→阴谷、阴谷→然谷、复溜→灵道、阴谷→灵道、然谷→鱼际、阴谷→鱼际、曲池→肩井、足三里→肩井、百会→肩井、曲池→肩井及足三里、百会→肩井及足三里。关联规则见表5,关联关系见图1。
表2 经络-腧穴频次表
表3 部位选用频次表
表4 特定穴选用频次表
表5 腧穴配伍关联规则统计表
图1 穴位关联规则图
3 讨论
现代医家认为中风后失语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有关,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因肝脾肾不足为本,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脑窍而导致脑络闭阻不通、经筋失养而致失语。
古代对于中风后失语的病因病机各异。《素问·脉解》:“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灵枢·经脉》云:“阴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脏脉论》:“舌者心之官也,故心气通于舌。”[6]377《诸病源候论》:“脾脉络胃挟咽连舌本,心之另脉系舌本。今心脾二脉受风邪故舌强不能语也。”[8]《证治要诀》:“肝受风……所以有……舌强、语涩等证。”[9]以上表明中风后失语与心、肝、脾、肾受风密切相关。《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医学入门》:“痰塞喉中声噫噫……不语名风喑……痰由水化制火,闭塞心窍不语。”[10]叶天士[11]曰:“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即肝肾阴虚是导致中风后失语的根本病机。林佩琴[12]在《类证治裁》中尤其强调风等外邪侵袭心肝脾肾等经络导致本病。明清医家对中风后失语病因病机认识较为多面,治则也各有偏重。
《素问·宣明五气篇》记载:“盖心主舌,而手少阴心脉上走喉咙系舌本;手太阴肺脉循喉咙;足太阴脾脉上行结于咽,连舌本,散舌下;足厥阴肝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而筋脉络于舌本;足少阴肾脉循喉咙系舌本,故皆主病喑也。”这表明经脉与中风后失语密不可分。
统计结果表明,腧穴频次使用较高的有合谷、百会、哑门。合谷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四总穴歌》“面口合谷收”,体现了远端取穴;百会为督脉与六阳经及肝经交会穴,哑门为督脉阳维脉交会穴,均具有调节诸阳经之功,中风后失语病位在脑,病变集中于头面口,取百会、哑门可振奋阳气,体现了明清医家重视局部取穴。明清本病施术法多为针刺,也有某些经外穴采用灸法,如《千金要方》云,“治风痱不能语,手足不遂灸法……作△字形……各一百壮愈”[6]268,表明了灸法治失语的定位及疗效,《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为经外穴,名“风痱”[13]182。《针灸集成》:“治中风眼戴上及不能语者,第二椎上及第五椎上,灸各十壮,齐下火柱如半枣核大,立瘥。”[14]《针灸经外奇穴图谱》中亦有“中风不语穴”[13]219的记载。
经络选用频次上,主要为督脉、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即以督脉与阳经为主,《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入属于脑。”[15]《经穴释义汇解》云:“足少阳阳维之会,以应脑。”[16]本病病位在脑,督脉、阳经与头部密切相关。《灵枢·经别》:“手阳明之正……上循喉咙。”《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其支者……循喉咙……”肾经、脾经、肝经也均与舌、颃嗓等言语器官相联系,“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故常用循经选穴。
本病腧穴集中部位主要在头面颈、上下肢,因病位在脑,且中风常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病变部位与头面颈、四肢相关,头面颈部频次最高的为百会、哑门,注重局部取穴,远端取穴主要为四肢的腕踝关节处,兼通经活络,体现了远近配穴的规律。
特定穴运用较广,尤其是五输穴与交会穴,五输穴使用频次较多的有间使、足三里、阴谷、然谷、灵道、鱼际、支沟、复溜等。间使、灵道、支沟、复溜为经穴。《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病变于音者,取之经。”即病变在声音方面,取经穴有良好疗效。合谷、足三里、阴谷为合穴。《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入为合。”阳经合穴为土主后天,阴经合穴为水主先天,通过补益肾之合穴阴谷及胃之合穴足三里,先后天结合整体论治。交会穴的使用主要为督脉与阳经在头面部的交会穴,头为诸阳之会,可助通阳化瘀。
腧穴配伍关联由结果高低依次为:然谷→阴谷、阴谷→然谷、复溜→灵道、阴谷→灵道、然谷→鱼际、阴谷→鱼际、曲池→肩井、足三里→肩井、百会→肩井、曲池→肩井及足三里、百会→肩井及足三里。配伍法有同名经配穴、上下配穴法。中风后失语的治则为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化痰祛淤与滋养肝肾、补益气血并治。如复溜、阴谷、然谷的配对显示了中风后失语在恢复期补益肝肾的治则,复溜与灵道均为少阴经,体现了同名经配穴法,共同补益心肾,平衡阴阳。百会、肩井、曲池及足三里的配对体现了上下配穴法及通络祛瘀、补益气血的治则。
总而言之,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明清时期针灸医籍中风后失语的处方选穴规律进行总结梳理,科学得出分析结果,为现代针灸临床用穴提供参考,以科学的数据为现代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提供更崭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