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疼痛控制与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
2019-03-27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杭州 310005
癌性疼痛是肿瘤患者常见症状之一,肿瘤晚期患者癌痛发生率达到60%~80%[1]。虽然癌痛治疗越来越重视,但仍有50%~80%的患者未得到完全缓解[2]。癌痛是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患者对癌痛认识不够,担心成瘾、药物副作用等,遵医行为就会下降,癌痛控制的效果就会不理想,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带来巨大的心理困扰[3]。本干预将中西医结合癌痛护理健康教育通过路径模式应用于癌痛患者,将中医特色干预措施与传统健康教育相结合,在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取得满意的效果,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1.1 纳入标准 ①符合肿瘤癌痛诊断,住院时间7~10天的患者;②接受羟考酮片镇痛治疗;③年龄18~75岁;④具有良好的理解和沟通能力;⑤患者自愿参加临床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严重智力或认知障碍的患者;③语言沟通障碍患者。
1.2 一般资料 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我科住院癌痛患者9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实验组48例、对照组44例。实验组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5.83±9.93岁,其中肺癌18例,乳腺癌11例,宫颈癌1例,胃癌9例,胰腺癌7例,胆囊癌2例;对照组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54.66±8.52岁,其中肺癌14例,乳腺癌8例,直肠癌4例,子宫内膜癌2例,胃癌10例,胰腺癌3例,胆囊癌3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1.3.1 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路径 按癌痛规范化治疗健康教育要求内容,充分了解患者需求,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与中医辨证施护相结合,制定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路径表[4-5]。路径表有严格的时间和健康教育的内容。
1.3.2 实施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由医务人员根据病情和工作情况随机进行讲解,内容、方式、时间无具体要求。实验组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健康教育路径单规定的内容和时间完成。两组均干预1周,干预后4周进行评价。电话回访评估患者疼痛评分,完成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表。
表1 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路径表
1.4 评价指标
1.4.1 一般情况 一般情况调查问卷量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癌痛程度、用药情况、合并症等。患者在干预结束前填写问卷表。
1.4.2 疼痛 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分[6]。NRS 由 0~10 间隔相同的 11个数字组成,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最强烈的疼痛”,患者选择最能代表疼痛水平的数字。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1.4.3 生活质量 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Quality of Life Core Scale E0RTC QLQ-C30)[7],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包含30个条目,其中5个功能维度(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3个症状维度,6个单一症状条目,及一个总体生活质量维度。本干预使用5个功能维度和总体生活质量维度作为评价指标,各条目均采用等级评分,功能子量表粗分统计后,换算成标准化评分。E0RTC QLQC30量表5个功能纬度和1个整体生活质量纬度的Cronbach’s a值都在 0.710以上,r值都在 0.690以上,E0RTC QLQ-C30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均较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Mann-Whitnoy U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失访2例,其中1例患者失联,1例出院后2周死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癌痛程度、用药情况、合并症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中重度疼痛患者均较干预前减少,生活质量评价均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2和表3。
3 讨论
癌痛从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多方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医务人员在癌痛管理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8],可利用专业技能制定健康教育计划表,通过讲解、示范、评价以及循环宣教的方式,动态、连续、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及家属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健康教育路径使健康教育更为规范、系统、有效。本实验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阿片类药物作用与副作用,成功解除成瘾顾虑患者27例,教会不能正确评估疼痛的患者掌握评估要点20例,纠正不会主动报告疼痛的患者19例,从而提升疼患者癌痛管理能力,提高癌痛治疗规范性和依从性,达到疼痛控制的目的(从表2可见健康教育路径实验组止痛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疼痛控制程度比较[n(%)]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功能维度比较(±s)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功能维度比较(±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项目 干预前 P 干预4周后 P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0.01<0.01<0.01<0.01<0.01<0.01 49.38±8.45 58.46±6.75 51.50±5.74 61.56±7.24 58.77±7.91 59.79±5.90 49.40±7.21 57.93±8.75 52.10±6.53 60.71±7.00 58.24±8.40 58.29±6.68 0.862 0.747 0.646 0.575 0.758 0.222 70.06±6.43 72.02±7.75△68.17±8.06△75.04±7.93△68.75±8.90△70.52±8.31△62.71±8.24△63.83±6.72△60.00±6.75△67.07±6.78△62.50±8.50△63.07±8.36△
本研究在传统健康教育路径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医干预措施,从起居、饮食、情志及症状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有序的干预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中医认为,“痛”是体内脏腑气血失衡导致的痛楚,与外感六淫、饮食不节、脏腑受损等相关。癌痛又称癌瘤痛,多因癌瘤侵犯脏腑、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9]。癌痛既有痛症的共性,又有其独有的特点。中医健康教育围绕患者起居、饮食、运动、情志以及用药展开时,既有整体观念,同时注重个体化特征。入院初期患者因疼痛困扰往往情志或忧或恐,此时重在起居调护和情志调养,病房宜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素问·百病始生篇》中“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即说明不正常的情绪变化会对人体产生损害,可见修心养性保持心神宁静对于健康的重要性。临床可根据患者喜好或文化层次选择情志调护的方法,如音乐疗法能镇静、镇痛、缓解焦虑和紧张的情绪[10]。饮食护理方面,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和辨证分型提供合适的食疗方,《黄帝内经》中“常食方食,无食他食”,即指患者要吃适宜的食物,不吃不利于疾病的食物。中医干预措施围绕着止痛治疗和药物副作用开展,如穴位贴敷、耳穴埋豆、循经络按摩、穴位注射等措施可以改善镇痛药物所致便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11-13]。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简便无创伤,费用低廉效果显著,且可以居家操作,患者容易接受。患者疼痛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减轻,能保证休息充分,躯体功能随之提高,家庭中角色功能提升,社会功能强化,整体生活水平提高。从表3可见实施中西医健康教育路径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可知,将中医健康教育理念渗透在健康教育路径中,中西医措施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患者疼痛控制效果,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