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气凝胶负载有机胺强化CO2吸附的研究
2019-03-22唐盛伟
唐 游,唐盛伟,张 涛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多相流传质与反应工程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5)
目前,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带来的温室效应日益严重。对CO2的捕集存储(CCS)是进行CO2减排与封存的重要途径,也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领域[1,2]。溶剂吸收、膜分离、固体吸附是目前常用的CO2捕集方法[3-5]。其中,对混合气体中的CO2进行吸附分离是减少大气中CO2含量的有效方式。而固体吸附剂以其吸附性能好,储存运输方便、操作成本低等优点成为CO2吸附剂研究的热点[6]。
固体吸附剂吸附分离CO2主要有两种作用方式:一种是物理吸附,利用材料的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来实现,这类吸附剂吸附速率快,吸附热小,脱附较容易,但吸附容量小。另一种是化学吸附,通过吸附材料上的活性官能团与CO2形成化学键进行吸附。化学吸附吸附容量大,但需要一定的活化能、不容易脱附。
物理吸附材料主要有介孔为主的活性炭、分子筛类材料及有机金属骨架材料(MOFs)等。该类吸附剂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结构、高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道。 Lutyński M[7]采用 Filtrasorb 400 和 WAZ 0.6~2.4mm两种活性炭材料对CO2进行吸附,结果表明,在318K、6MPa条件下,两种材料对于CO2吸附量分别达到 7.12mmol·g-1和 6.00mmol·g-1。 Walton[8]首次将NaY、NaX型沸石分子筛用碱金属离子进行交换,制备得到的吸附剂用于CO2吸附,发现经离子交换后,沸石的吸附量有明显提高。Yaghi[9]等测定了9种MOFs材料对于CO2的吸附容量,发现MOFs材料对CO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同等条件下吸附量大于活性炭Norit RB2和分子筛13X,其中,MOF-177在298K、3.5MPa条件下,其吸附容量达到了 33.5mmol·g-1。
但总体而言,物理吸附需要在较高压力下进行,吸附选择性差,并且吸附不稳定,不适宜于大规模的CO2吸附分离。
化学吸附是通过活性官能团与CO2之间形成化学键以实现CO2的吸附。化学吸附相对于物理吸附,其具有吸附作用力强、吸附选择性好,吸附压力小等优点。常用的方法是将带有碱性氨基的官能团负载到固体吸附剂上,以提供可与CO2成键的碱性基团,增大与CO2的作用力。同时,增加碱性基团数量可以有效增强CO2吸附容量。例如,采用嫁接法将氨基硅烷偶联剂APTMS负载于介孔氧化硅SBA-15材料上,在289K,101kPa条件下,嫁接后的材料对CO2的吸附量达到20.8cm3·g-1[10]。采用浸渍法,将有机胺DETA负载于MCM-41分子筛上,在75℃、20kPa条件下,其 CO2吸附量可达 2.1mmo·g-1[11]。我们课题组在碳纳米管上负载对苯二胺可以达到强化CO2吸附的目的,在303.15K、200kPa条件下,改性后的碳纳米管吸附量可达到0.59mmol·g-1,是相同条件下未改性材料吸附量的3.47倍[12]。以氧化石墨烯-羧基碳纳米管为载体,通过冷冻干燥制备出负载有多乙烯多胺的三维吸附材料,在323.15K,200kPa条件下,对 CO2吸附量可达到 3.9mmol·g-1[13]。
纤维素气凝胶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的特点,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吸附材料。纤维素气凝胶以地球上储存量最大的纤维素生物质为原料通过溶解/悬浮、冷冻干燥等方式进行制备,具有来源广泛、无污染、可再生的优点,是近年来研究比较多的固体吸附剂[14]。纤维素气凝胶在溶液中油性物质的吸附分离[15]、重金属吸附分离[16]等领域已经展现出了良好的性能。
普通的纤维素气凝胶虽然具有良好的比表面积和孔道结构,但其对CO2的吸附力弱,吸附容量较小。通过对纤维素上负载碱性基团,如氨基基团等,可以为CO2吸附提供化学吸附中心,从而强化其对CO2的吸附作用力,增大吸附容量。本文将纤维素溶解于离子液体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采用溶剂再生、冷冻干燥制备出三维结构的纤维素气凝胶,并通过浸渍法负载二乙醇胺(DEA)、二乙烯三胺(DETA)、多乙烯多胺(PEPA)、聚乙烯亚胺 (PEI)四种不同的有机胺以强化其对CO2的吸附,为制备高性能的廉价的CO2吸附分离剂作出探索性的尝试。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试剂
精制棉(>99%):湖北金汉江精制棉有限公司;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分析纯):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乙醇胺(DEA,分析纯)、二乙烯三胺 (DETA,分析纯)、多乙烯多胺(PEPA,分析纯)、聚乙烯亚胺(PEI,分析纯)、无水乙醇、硝酸银均购自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
1.2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
棉纤维素100目标准筛过筛,80℃烘箱中干燥12h。称取0.4g干燥后的纤维素于100mL烧瓶中,加入20g BMIMCl。将烧瓶置于120℃油浴中加热。待离子液体融化后,机械搅拌6h,得到纤维素溶液。将纤维素溶液倒入40×25mm玻璃瓶中,放入0℃冰箱中冷冻2h,得到纤维素/离子液体凝胶。将纤维素凝胶浸入到蒸馏水中进行溶剂置换,期间换水数次,直至用0.2mol·L-1的AgNO3溶液检验置换液不产生沉淀为止,得到纤维素水凝胶(图1,a)。将置换好的纤维素水凝胶放入液氮中冷冻10min,再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干燥24h得到纤维素气凝胶(aerocellulose)记为 AC(图 1,b)。
1.3 有机胺浸渍改性纤维素气凝胶
50mL量筒量取20mL无水乙醇于50mL烧瓶中,称取适量有机胺加入到其中,磁力搅拌30min得到有机胺的醇溶液。称取定量干燥后的纤维素气凝胶(图1,c),加入到有机胺醇溶液中,在35℃下磁力搅拌4h,减压旋转蒸馏除去多余的乙醇,放入真空干燥箱中60℃干燥12h,得到负载有机胺的纤维素气凝胶(图 1,d)。 负载DEA、DETA、PEPA和 PEI的纤维素气凝胶分别记为 AC-DEA(x)、AC-DETA(x)、AC-PEPA(x)和 AC-PEI(x),x 为理论的负载率,%。
图1 浸渍有机胺过程中的纤维素材料Fig.1 Cellulose materials in the impregnation process of amine
1.4 负载率及氮含量的计算
有机胺的负载率通过负载前后的质量变化由式(1)进行计算:
式中:η为有机胺的负载率,%;M为负载后气凝胶的质量,mg;m为负载前气凝胶的质量,mg。
改性后气凝胶的氮含量由式(2)进行计算:
式中:w(N)为负载有机胺后纤维素气凝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w0(N)为不同有机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5 CO2静态吸附实验
采用自制的静态吸附装置对材料的CO2吸附性能进行研究,吸附压力0~200kPa[17-19]。
1.6 结构表征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Spectrum Two Li10014)对负载有机胺纤维素气凝胶中的官能团进行表征,KBr压片,测试波长范围4000~500cm-1;采用热分析仪(TG,Netzsch STA449F3)测定纤维素气凝胶负载前后其热稳定性的变化情况:35~800℃,升温速率10K·min-1,N2气氛;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JSM-5900LV)观察纤维素气凝胶的表面形貌和孔道结构;采用N2吸脱附仪(Micromeritics Instrument 2460)测定纤维素气凝胶BET比表面积及孔径、孔容分布的变化。
2 结果与讨论
2.1 有机胺负载率及氮含量
表1 负载有机胺的加入量及其负载率、氮含量Table 1 Dosages of organic amine and its load factor and N loading ratio
利用浸渍法分别在纤维素气凝胶上负载二乙醇胺 (DEA)、二乙烯三胺 (DETA)、多乙烯多胺(PEPA)、聚乙烯亚胺(PEI),各制备条件下负载率及氮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由样品1~4可知,当加入有机胺的质量相同时,不同有机胺的负载率不同,有机胺的实际负载率与加入的有机胺的种类有关。DEA的负载率最高,DEA中含有的羟基与纤维素气凝胶分子中的羟基容易形成氢键,使得DEA分子与纤维素气凝胶之间的作用力强,更容易负载于纤维素气凝胶上。DETA、PEPA、PEI分子中不含羟基,与纤维素分子之间主要靠分子间力结合。其中DETA沸点较低,在减压蒸馏去除溶剂的过程中易损失,导致其负载率较低;而PEPA、PEI沸点相对较高,损失较小,浸渍后负载率高于DETA。此外,由样品1和5~9可以发现,负载率随着有机胺加入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2.2 气凝胶的结构表征
2.2.1 红外光谱(FT-IR)
图2 纤维素气凝胶和负载有机胺纤维素气凝胶FT-IR图Fig.2 FT-IR spectra of AC and amine-functionalized AC
纤维素气凝胶、负载有机胺纤维素气凝胶的红外光谱如图2所示。在纤维素气凝胶的红外吸收曲线中,1640cm-1吸收峰归属于纤维素分子中的结合水,1306cm-1、1149cm-1、1055cm-1,属于纤维素骨架环的吸收振动峰[20]。负载DEA后的纤维素气凝胶,在1538cm-1出现仲胺N-H弯曲振动吸收峰,1306cm-1出现C-N伸缩振动吸收峰。负载DETA后的纤维素气凝胶在1576cm-1、1318cm-1处的吸收峰分别对应DETA分子中N-H弯曲振动、C-N伸缩振动峰。负载PEPA、PEI后的FT-IR曲线上,N-H的弯曲振动与纤维素结晶水的振动吸收峰相互有所重叠,导致在1603cm-1处吸收峰的强度变大,而在1175cm-1出现的吸收峰属于C-N的伸缩振动峰[21]。FT-IR结果说明有机胺成功负载于纤维素气凝胶上。
2.2.2 扫描电镜(SEM)
纤维素气凝胶、负载有机胺的纤维素气凝胶扫描电镜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可知,纤维素气凝胶是一种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材料,其材料内部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孔道,整体上看,其孔隙率高,结构较为均匀。 (b)、(c)、(d)、(e)分别为纤维素气凝胶浸渍DEA、DETA、PEPA、PEI后的扫描电镜图,与未浸渍前相比,浸渍有机胺后,气凝胶表面被浸渍有机胺所覆盖,材料的孔道结构被堵塞,这会导致气凝胶比表面积下降。
图3 纤维素气凝胶和负载有机胺纤维素气凝的SEM图Fig.3 SEM images of AC and amine-functionalized AC
2.2.3 热分析(TG/DTG)
纤维素气凝胶、负载有机胺的纤维素气凝胶TG/DTG曲线如图4所示。由纤维素气凝胶的热失重曲线可知,纤维素气凝胶主要的热失重峰位于320~400℃,该温度下纤维素结构中的糖苷键、C-OC键、C-C键开始断裂,产生一些低分子量的挥发性产物,造成纤维素分子主体结构的失重;400~800℃是纤维素残余部分芳环化,形成石墨结构[22]。浸渍有机胺后的气凝胶,在100~200℃出现的热失重主要由吸附水和其他挥发性杂质导致,在250~350℃再次出现失重峰,包含了有机胺的挥发和纤维素的分解,曲线相对于单纯的纤维素气凝胶更为复杂。
图4 纤维素气凝胶和负载有机胺纤维素气凝胶的TG/DTG曲线Fig.4 TG and DTG analysisofAC and aminefunctionalized AC
2.2.4 N2等温吸脱附测试
纤维素气凝胶、负载有机胺纤维素气凝胶的孔结构参数结果如表2所示。未改性的气凝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为 189.7m2·g-1和0.57cm3·g-1。经有机胺浸渍后的纤维素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均有所下降,但负载不同的有机胺后,比表面积和孔容的下降程度不同。在有机胺加入量均为30%时,负载小分子的DEA、DETA后,气凝胶比表面积分别下降至 37.66m2·g-1、37.72m2·g-1。而负载大分子量的PEPA和PEI后,气凝胶比表面积下降更多,分别为 9.50m2·g-1和 5.53m2·g-1。 这是因为小分子的有机胺能够进入气凝胶结构中的较小孔道,而分子量大的有机胺则更多地覆盖在气凝胶结构表面,气凝胶内部结构无法暴露,使得比表面积和孔容下降更为严重。此外,不同DEA负载量的气凝胶结果也表明,随着DEA的负载量的增大,纤维素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也逐渐减小。
表2 纤维素气凝胶、负载有机胺纤维素气凝胶孔结构参数Table 2 Parameters of porous structure for AC and amine-functionalized AC
图5 纤维素气凝胶和负载有机胺纤维素气凝胶的N2等温吸脱附图Fig.5 N2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of AC and amine-functionalized AC
纤维素气凝胶的N2等温吸脱附曲线见图5。未浸渍的纤维素气凝胶在p/p0=0~0.1属于单分子层表面的吸附,吸附质在吸附剂表面形成单分子层吸附。p/p0=0.1~0.6,吸附曲线进入平台区,发生的是多分子层的吸附。p/p0=0.8~1.0,吸附曲线进入毛细管凝聚区,持续的多层吸附伴随着毛细管凝聚现象,在该压力范围内出现等温吸附回滞环,属于典型的Ⅳ类等温吸附曲线[23],纤维素气凝胶的吸附属于该吸附类型。而负载DEA后,气凝胶毛细管凝聚现象减弱,吸附回滞环也减小,而且,由于有机胺负载量越大,材料内部介孔结构的堵塞也越严重。因此随着DEA的负载量增大,吸附回滞曲线减小程度越大,甚至消失。
2.3 CO2静态吸附测试
2.3.1 有机胺种类对气凝胶吸附量的影响
图6 纤维素气凝胶和负载有机胺纤维素气凝胶的等温吸附曲线(313.15K,0~200kPa)Fig.6 Isothermal absorption curves of AC and aminefunctionalized AC(313.15K,0~200kPa)
纤维素气凝胶、负载有机胺纤维素气凝胶在313.15K、0~200kPa的等温吸附曲线如图6所示。为了方便比较,通过拟合曲线计算了313.15K和190kPa条件下各材料的CO2吸附量。未经改性的纤维素气凝胶为0.55mmol·g-1。有机胺负载后的纤维素气凝胶吸附量有明显提高。相同条件下,经DETA、PEI、PEPA、DEA负载后的纤维素气凝胶,吸附量分别 达 到 1.30mmol·g-1、1.71mmol·g-1、1.82mmol·g-1、1.92mmol·g-1,分别是未改性时吸附量的2.36倍、3.11倍、3.31倍和3.49倍。这是由于负载有机胺上的NH2、NH可以与CO2发生可逆性的化学反应 (式3,式4),增加了对CO2的吸附量。
有机胺的种类对于CO2吸附量存在差异。负载DETA后的纤维素气凝胶,虽然氮含量最高,达到6.98%,但由于二乙烯三胺属于短链脂肪胺,氨基之间距离近,氨基吸附CO2后可能对邻近的氨基产生位阻效应,影响邻近氨基对于CO2的吸附,氨基的利用率降低,导致其吸附量较低。PEPA、PEI两者氮含量、沸点接近,浸渍后材料中氮含量接近,活性氨基数量也大致相同。但由于PEPA分子中含有更多的伯氨基,其碱性略强于PEI中的仲氨基,对于CO2分子的结合能力更强。因此,浸渍PEPA气凝胶吸附量更高。负载DEA的纤维素气凝胶氮含量是负载四种有机胺中最低的,但其对CO2的吸附量最高。这是由于DEA分子中存在羟基,羟基的存在,可改变CO2与氨基的作用机制 (式5),使得氨基与CO2的结合率提高,从而提高了CO2的吸附量[24,25]。
此外DEA分子中只含有一个氨基,相对于同样小分子的DETA,氨基吸附CO2后不会对周围氨基形成位阻效应,也间接的提高了氨基及利用率。基于以上因素,负载DEA的纤维素气凝胶其吸附量最大
2.3.2 负载量对气凝胶吸附量的影响
图7 不同DEA负载量纤维素气凝胶的CO2等温吸曲线(313.15K,0~200kPa)Fig.7 IsothermalabsorptioncurvesofAC-DEA of different DEA contents(313.15K,0~200kPa)
由图7不同DEA负载量的等温吸附曲线可知,气凝胶对CO2的吸附量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而当DEA的负载量增加时,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DEA的加入量在10%~40%的范围内,气凝胶对CO2吸附量是逐渐增大的,当DEA加入量为40%时,气凝胶吸附量达到最大,DEA的加入量在40%~60%范围内,气凝胶吸附量又逐渐减小。图8更明显地显示了随着DEA实际负载率的增加,CO2吸附量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图中的CO2吸附量根据拟合曲线 (见2.3.3)计算得到,条件为313.15K,190kPa。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负载量的增加可以提供更多的氨基与CO2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提高吸附量,但随着负载量的增加,气凝胶孔道堵塞变得越来越严重,比表面积和孔容下降明显,CO2无法与孔道内部的氨基发生反应,导致其吸附量反而下降。
图8 CO2吸附量与DEA实际负载率的关系(313.15K,190kPa)Fig.8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2adsorption capacity and DEA load ratio(313.15K,190kPa)
2.3.3 温度对气凝胶吸附量的影响
负载DEA的纤维素气凝胶CO2吸附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见图9,从吸附曲线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气凝胶的吸附量逐渐增大。理论上,吸附是一个放热的过程,但由于升高温度,有利于CO2分子向吸附剂内部的传质扩散,增加了CO2分子与材料内部氨基的接触几率,有利于吸附量的提高。此外,由于CO2与氨基反应属于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活化能,升高温度,增加了活化的氨基和CO2的数量,更多的CO2和氨基参与化学反应,也增加了气凝胶对CO2的吸附量。基于以上原因,负载DEA纤维素气凝胶对CO2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图9 AC-DEA(30)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吸附曲线 (0~200kPa)Fig.9 Isothermal absorption curves of AC-DEA(30)at different temperature(0~200kPa)
为了更好地描述气凝胶对于CO2的吸附行为及吸附特点,分别采用Freundlich吸附模型、Langmuir吸附模型对等温吸附曲线进行拟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适用于多分子层非均匀的表面吸附,Freundlich吸附方程如式(6)所示。Langmuir适用于单分子层表面的化学吸附,Langmuir吸附方程如式(7)所示。吸附拟合参数如表3所示。
式中:Qe为一定压力下的平衡吸附量,mmol·g-1;n为与吸附强度相关的常数;Kf为Freundlich吸附经验常数,mmol/(g·kPa-n);p 为吸附平衡压力,kPa。
式中:Qe、p含义同式 (6);Qmax为吸附剂的最大吸附量,mmol·g-1;Kl为吸附平衡常数,kPa-1。
Reduced Chi-Sqr(x2)值和R2值的大小反映了模型对于吸附曲线拟合的优劣程度,R2越大、x2越小,则该方程对曲线的拟合程度越好。由表3各气凝胶等温吸附曲线拟合参数,对于纤维素气凝胶的吸附,采用Freundlich模型拟合的吸附曲线,其R2值达到0.999,而Langmuir模型拟合出来的R2值小于Freundlich拟合R2值,说明纤维素气凝胶的吸附行为更接近Freundlich模型描述的多分子层的非均匀吸附。对于负载有机胺的纤维素气凝胶,Freundlich模型拟合曲线的R2值低于0.99,而Langmuir模型拟合曲线的R2值均大于0.99,说明负载有机胺纤维素气凝胶更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由此可推断,负载有机胺纤维素气凝胶的吸附行为更接近Langmuir模型描述的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吸附剂上吸附位点活性均匀。
表3 纤维素气凝胶、负载有机胺纤维素气凝胶等温吸附的Freundlich、Langmuir模型拟合参数Table 3Fitting parameters of Freundlich and Langmuir models for adsorption isotherm of AC and amine-functionalized AC
3 结论
(1)纤维素溶解于BMIMCl离子液体中,通过溶剂交换、冷冻干燥成功制备出具有三维结构的纤维素气凝胶。SEM、BET结果表明,纤维素气凝胶具有完整的三维孔道结构及较高的比表面积,其BET比表面积达到189.7m2·g-1。经有机胺浸渍改性后,气凝胶表面的孔道结构部分被堵塞,比表面积随负载量的增大而下降。
(2)经 DEA、DETA、PEPA 和 PEI浸渍改性后,气凝胶的吸附量有明显提高,其中,负载DEA对CO2吸附量的提升最明显。气凝胶对CO2吸附量随着有机胺负载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DEA的加入量为40%时,吸附量达到最大,在313.15K,190kPa 条件下,达到 1.99mmol·g-1。 同时发现,浸渍后纤维素气凝胶吸附量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未负载有机胺的纤维素气凝胶对CO2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拟合的多分子层非均匀吸附。经有机胺浸渍改性后的纤维素气凝胶对CO2的等温吸附曲线更符合Langmuir模型拟合的单分子层均匀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