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如何做语文教师
2019-03-21
的确,想做一名称职的语文教师非一日之功,无捷径可走,更非套用某个“模式”,运用“几招几式”就能奏效。现今,教师学历较高,知识储备不少,但要将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尚需在教学实践中自悟自得。
我想,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弄清楚,一堂好的语文课,有什么基本要求,衡量尺度是什么?
先看学生主体的参与度。
教学史上,以学生为主或是以教师为主,是新旧教育思想的分水岭;课堂上,是面向全体学生或是面向少数优生,是判断教学成败得失的分界线。
教学活动中,只是几个优生在朗读,在发言,而且重复多次,大多数学生作壁上观。看起来课堂上应答如流,朗读声情并茂,教学过程顺风顺水,环环相扣。然而,这些美丽炫目的假象,难以掩盖教学的失误。因为几个优生的反复表演,剥夺了多数学生言语实践的机会。教学面向少数优生,让大多数学生“陪太子读书”,完全违背了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学生主体的参与度,还表现在学生参与言语实践的深浅度。如果学生的认知活动只是在文本的浅表层徘徊,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是在起点上踏步不前,表明参与度的肤浅。课堂教学关键看落实,看这堂课学生掌握了几个生字新词,弄清了几种不同句式,能否理顺文本的层次,能否用自己的话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而还会提炼出课文主要思想,概括出课文的中心。这些都说明学生主体的参与度,也正是学生言语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再看学生思维的活跃度。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言语活动和思维活动密不可分,互促共进,因此要关注学生思维活动的活跃度。学生思维活跃才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引发思维的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常常止步于文本的浅表层,满足于对文本肤浅的理解。尤其是对那些无生僻词语的现代文,仿佛读几遍就懂了。至于字里行间作者想说又未说出的意思,文字背后隐藏着的深意,以及文本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语中之情”大都忽略不计了。我们要求学生不仅爱思考,还要会思考,善思考,在言语运用的实践中,学习思考的方法,提高思考的能力。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着力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能抓住要领,简洁流畅回答问题,还要不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较之回答问题更有思维价值和语言价值。
为此,教学中要力戒同化思维,倡导活化思维:力戒浅表思维,倡导深度思维;力戒碎片思维,倡导整合思维;力戒封闭思维,倡导拓展思维。
三看学生言语实践的有效度。
言语实践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说闲话,唠家常,发议论……都是言语实践。如何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去除假主体行为,减少非语文现象,使学生的言语实践是能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实践,从而提高学生言语实践的有效度,这是语文课改的当务之急。
如何提高学生言语实践的有效度?关键是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不浮华虚飘,讲求步步踏实:不浮躁贪多,讲求精要扎实;不浮夸花哨,讲究求真务实。违背规律,必低效乃至无效,遵循规律,则有效甚至高效。
学习语文的规律是什么?
一是要在真实的语境中自主学习语文,是为交际的需要学习语文。言语产生于特定情境,儿童在特定的情境中情不自禁、脱口而出的语言,常常是最美妙的语言。当代已故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毕生倡导情境教育,她按照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创设情境,描述画而,发展独白语言;体验情境,扮演角色,发展对话语言:带入情境,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发展内部语言;深入情境,强化感受,发展书面语言。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是在词语之间,段篇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中学习语文。既要了解字、词、句、段、篇之间外显的关系和联系,还要了解字、词、句、段、篇之间内隐的关系和联系,更要瞻前顾后,明确语文学习的阶段性,了解学段之间的联结、过渡和递进。而且,还要左顾右盼,整体把握各学段、各单元的教学要求,推进字、词、句、篇的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
三是在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中学习语文。听、说、读、写本着内在联系,语文学习应充分发挥言语实践的综合运用,使之互补互促,协调共进。综合不只是语文学习量的增加,还是语文学习质的飞跃。
四是在课内和课外,语文和生活的联通中学习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部编教材渗透“课标”意图,在教材中倡导和大人一起阅读,开通“阅读链接”渠道,鼓励整本书阅读,让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拓展到生活中。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贯彻落实。
一、要明确“育人为本”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文字不是抽象的符号系统,他承载信息,传播思想,抒发感情,传达一定的价值观。因此,语文教学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在学习运用语文的过程中,立德树人。
做善良的人,诚实的人,有责任心的人,做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人。当然,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不能生硬附加,不应随意拔高,要紧密结合课文内容,针对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在策略上强调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二、要具有深入了解学情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教师面对学生,不仅要知其面,还要知其心,进而了解学生心理变化的特点和规律。除了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状况之外,还要了解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和学习习惯的利弊。
教材是师生相互交流、平等对话的重要媒介。部编教材在今秋全覆盖的使用,必将促进语文课改的深化。因此,教师要深入理解教材,整体把握教材的编写理念、思路和特色。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活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上述两点称之为“吃透两头”,真正把“两头”都吃透了,教学质量就有了基本保障。
三、具有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能力
为了顺利进行教学活动,推进教学过程,教师还应具有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力;组织教学、调控教学活动的能力;净化、简化、美化教学语言的能力: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发现、培育、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的能力;及时反馈、相机引导,积极进行课堂评价的能力等等。
教学能力和一般能力不同,教学能力中蕴含着许多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单纯依靠模仿和练习很难提高教学能力。关键是教师要有一颗对教育、对语文、对学生的“爱心”。有此“爱心”的教师,必能“心灵手巧”。一位具有满满的教育情怀,深深的教育情结,良好的职业操守的教师,自能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摸爬滚打,不怕困难,不嫌麻烦,虚心学习,不断总结,改变自我,提高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