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小时代1》的性别维度分析

2019-03-21平顶山学院文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男权意识

平顶山学院 文学院

郭敬明的团队把《小时代1》(以下简称《小时代》)定位为一部女性电影或者青春励志电影,希望通过表现林萧、顾里、南湘以及唐宛如四位女大学生的生活经历来展现表达追求美好爱情、歌颂纯真友谊、为事业奋力打拼、张扬个性的主题,但是影片蹩脚的叙事、苍白的对话语言、充斥银幕的名牌、豪华的场景使影片的励志作用大大消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中渗透着强烈的男权意识,正如美国媒体《大西洋》月刊网站所说:“人们完全猝不及防,就被这部明目张胆地炫耀财富、魅力和男权,表现‘女性就想要这些’的电影惊呆了”。[1]可以说,影片中宣扬的物质至上主义、男权思想是和女性独立解放的追求背道而驰的。

一、男权意识的集中体现者——宫洺与周崇光

电影中的男主角、时尚杂志主编宫洺以及流行作家周崇光可以看作是男权势力的化身,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强势、孤傲、怪癖、神秘、不可一世、不可抗拒,有着统治整个世界的野心和权力,而在他们所掌控的世界里,女性只是作为他们的附庸而存在,只是可以随意控制、刁难的奴隶。宫洺有着豪宅豪车,变态地享用名牌,就是这位时尚杂志帝国的皇帝,却极端地缺乏同情心,在面对求职者两次摔倒的情境下,宫洺视若未见,在场的kitty以及众多女性求职者也没有一个人上前搀扶,一个个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犹如玩偶,他们表现出的集体冷漠与影片所展现的“友谊万岁主题”正好相抵触,似乎影片的主题所歌颂的友谊仅仅局限在四个大学生之间。当林萧摔倒之时,她幻想着宫洺这个“白马王子”一般的人物可以俯身搀扶她,事实上,宫洺只是用“君主看奴婢一样的眼神睇视趴在地上的林萧,然后以雄视天下的姿态昂然而去。”[2]由此可见,被电影创作者借林萧之口所说的内心有着柔软一面的宫洺事实上毫无人情味可言。

时尚杂志签约作家周崇光的表现同样养尊处优、唯我独尊,他没有丝毫诚信,原本答应的事情可以借用各种无端的理由加以拒绝。林萧到周崇光家里催稿,在林萧主动提出为他整理家务来换取自己应该得到稿子之后,她就不得不满足周崇光的越来越多匪夷所思的请求,结果得到的仍然是拒绝。林萧不断地哀求,而周崇光仍然逍遥自在,视林萧犹如空气一般。周崇光不遵守契约,不管别人死活,对林萧的无视与刁难,把人与人之间应该遵守的道德全都抛在脑后,这根本就不是个性表现而是自我的极端膨胀。《小时代》力求塑造优秀的男性形象以满足少女理想男友的渴望,但是电影中的男主角除了物质上充裕、精神上怪癖冷漠之外,的确没有什么真正的优点可以炫耀,他们缺乏的正是对人的尊重尤其是普通人的尊重这种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的理念。可以说,行为怪异、神秘的宫洺和专栏作家周崇光有着导演自己的影子,这两个形象体现了导演本身所具有强烈的自恋倾向和男权意识。男性需要在自己所建的王国里树立自己的权威,也需要有人服从于这种权威来证明自己的强大。影片正是借助与林萧等对宫洺、对周崇光的崇拜甚至自甘为奴来满足两个男性角色的自恋、来满足他们男权统治的野心。宫洺、周崇光的成功之路与导演的成功之路是相似的,他们都是靠着迎合时尚而成功,都需要一大批少女粉丝来支撑起他们营造的时尚帝国,也必须让崇拜他们的少女们俯首称臣、肝脑涂地。在这个权威建立起来的国度里只能存在上级与下级、君王与臣子、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影片不知不觉中强化了社会中本已存在的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关系,这种强化男权的意识必须引起观众的警惕。

二、被物质欲望奴化的女性

影片表层结构上讲述的是林萧等人为事业奋力拼搏的故事,但是她们的言行本身却隐藏着鲜明的奴性意识。作为生活助理,林萧管理的事物涉及到宫洺生活的诸多方面。宫洺怕钥匙上的细菌,林萧也要拉住宫洺的手为宫洺消毒;宫洺对鱼过敏,林萧要用身体去遮挡宫洺的视线,甚至在宫洺睡觉时,她也是心甘情愿地为宫洺盖好身上的名贵毯子。林萧已经降格到丫鬟、奴隶的地步,而她对这一切都坦然接受。作为一名大学生,林萧不但不能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有清晰的认识,也始终没有丝毫反省,更不会有丝毫反抗,而是在金钱面前迷失了自我。林萧无意中打破杯子,面对昂贵的杯子,林萧陷入了困境。作为同学或者恋人,简溪借给林萧信用卡买杯子无疑是对林萧的帮助,但是,在买了杯子解决了林萧面临的难题之后的信用卡赠送行为,本质上是就对林萧的施舍。林萧既没有丝毫勇气喊出“我要用我自己挣的钱来还你”这类能够证明自己自尊和能力的话语,也没有对简溪赠送信用卡表示出丝毫的推辞或者抗拒,可以说她在金钱的诱惑面前连一点抵抗的意识都没有,这种自尊、独立意识的丧失还表现在林萧对宫洺赠送自己戒指的态度上。林萧对于宫洺的极端奢侈是深有体会的,对于宫洺赠送给她的戒指的价格之高以及戒指作为一种礼物所隐含着特殊情感含义也不会不知,而林萧同样连一句推辞的话语都没有就欣然接受了。她的整个身心已经被金钱所控制、被一种奴性意识所控制并且达到了麻木不仁的程度。当对物欲的迷恋与追求到了没有原则没有止境之时,林萧自诩的对简溪的真爱也只能是自欺欺人。“在林萧的身上,导演让观众看到的是女性在权力和财富面前的根本的卑贱,这种卑贱并没有因为美丽而改变,相反女性的美丽是被作为奴役的内容附属在女性身体上。”[3]

相对来说,影片中的四个女性中顾里是最具独立精神了,她在顾源的母亲叶传萍面前不卑不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在时装秀上的临危不乱、果断救场展现了自己绝不轻易放弃的韧性和机智。但因为导演女性独立意识的欠缺,导致影片总体上只是塑造了一个众姊妹中的“老大”或者“女王”的形象,作者想借助于表达的女性追求纯真爱情、努力打拼的主题遭到消解。比如,当顾里和顾源的母亲叶传萍发生冲突之后,顾源说:“即使你没有一分钱,我也喜欢你。”顾里则说:“没有物质的爱情就是一团散沙,不经风吹走两步就散了。如果我只是个领补助金的女生,你顾源还会爱我吗?”顾源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当然”,但是当顾源反过来问顾里的时候,顾里反而犹豫半天不能做出果断的回答,顾源再次质问,顾里仍然没有回答的勇气,以致顾源与顾里分裂。在金钱与权势笼罩下的顾里与叶传萍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她们都把金钱作为爱情的基础,这就使得顾里在叶传萍面前的抗争变得虚伪而无力。再有,帮助南湘参加时装秀是顾里的功劳,顾里也在众姊妹面前炫耀自己的能力,当众姊妹对她崇拜得五体投地之时,她坦言是依靠自己舅舅这个时装秀的负责人的帮助才做到的。这里,电影创作者只是想卖个关子博取观众一笑了之,根本没有意识去表现顾里靠自己的能力去争取成功的独立精神。

完全丧失了自己做人的尊严、毫无平等与幸福可言的爱情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爱情。南湘难以割舍那一段清纯的少女之恋,对不断向她施加暴力的初恋男友念念不忘,与其说南湘表现的是对纯真爱情的坚守,毋宁说是一种心甘情愿的奴性和自虐。在顾里的劝说中,南湘走出了困境,这种人深陷困境通过朋友帮助而不断成长的情节才充分地表达的友谊地久天长的主题,也是影片中的正能量。但是南湘仍然是男权意识的牺牲品,当唐宛如模仿顾里的形象化装之后,宛如希望顾里承认自己的化装效果。顾里在确认宛如化装之后,讽刺的说:“是不是被人包养了。”南湘则插嘴说:“要包养还是包养我吧”。作为闺蜜之间的玩笑话一般来说不能当真,但当电影把这些场景展现在大众面前的时候,这些自求包养的话语无疑会影响到大众的思想。再者,从心理层次方面看,这句话透露出来的正是南湘对自己有着苗条身材能够迎合当今审美倾向的优越感,是对自己天生丽质的一种庆幸,是对男权社会所设定的“温柔、娴静”等特征的天使美女形象的臣服。可见,伍尔芙所指出维多利亚时代理想妇女形象——“家庭里的天使”形象仍然是当今大众尤其是少男少女广泛认同的形象,这种理想形象具有男权社会价值观所期望的一切女性的优点:富有同情心、迷人、忍耐、牺牲、纯洁、优雅……这种带有性别误导的审美理念大行其道,以至于许多女性都在按照这个审美标准来要求、塑造自己。女人从男人的视角出发,遵循男权的意识形态规则来审视自己、塑造自己,不知不觉成了统治她们的男权统治的同谋。“杀死这位‘家里的天使’是每位女作家工作的一部分”[4]看来,伍尔芙的这句话在现在仍然没有过时。

与林萧、顾里、南湘三人窈窕淑女的形象不同,唐宛如是一个体格健壮、说话毫无遮拦、做事风风火火的少女。她是另外三个同伙的笑料、也是观众的笑料。影片中的唐宛如已经天真到了愚蠢的地步,明明知道是男卫生间还要在里面脱换衣服,这样的人物言语行动实际上是导演为了博取观众的笑声而设计,根本没有考虑人物行动的合理性。再者,宛如在向卫海求爱时的夸张表现,对顾里形象的生硬模仿、对于自身形体变得苗条的追求,这一切看似“粗俗”的言行都是为了全力打造另外三个“女神”服务,宛如只是作为一个“陪衬人”而存在。稍显粗壮的唐宛如深深地为自己的身材而苦恼,却没有一点表现出为自身健壮之美而自豪,这正是社会上女子应该以柔弱为美男权意识的审美观念的鲜明体现。

三、结语

如果说《小时代》的目的是让少男少女们珍视友谊为友谊而感动的话,创作者的目的基本上是达到了,结尾高潮部分四个女孩儿在高架桥上脱掉高跟鞋拼命奔跑的镜头令少男少女们感动得潸然泪下。但是,与众多的电影表达的为了爱情可以放弃金钱、地位、甚至生命的主题相反,《小时代》中的女大学生以前卫的时尚作为追求,迷恋于名牌时装,在强势的所谓的帅男面前丧失尊严,而影片始终没有表现出他们独立意识的觉醒,所谓的青春励志影片恰恰陷入了宣扬物质至上主义的泥淖。《小时代》整部电影充满了奴性意识及男权制意识,其中的女性始终没有在人生、事业的抉择面前表现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完全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这是与女性的独立解放背道而驰的。正如豪门相亲的电视节目一样《小时代》成为盛大的媒介景观,成了嫁入豪门就有了一切这种观念的强有力的宣传符号,它不断放大人们的物质欲望,而人们的精神追求,靠自己实力的拼搏获取成功的精神早被物质欲望所稀释掉。作为艺术生产者,如果对这种拜金主义的爱情观表现不出一点批判精神,只是靠噱头来赢得目光、换取票房的话,其作品的艺术性和人文价值就会大打折扣,难以获得公众的认可。

猜你喜欢

男权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Myth and Mecha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解读李渔《怜香伴》中的假凤虚凰
从古典到西洋
浅析《金瓶梅》中男权社会的畸形状态
《红楼梦》女性悲剧的制度文化原因探究
论低年级合唱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