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阳市2013-2017年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2019-03-21袁孟军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哨点就诊者德阳市

董 洪,袁孟军,毛 敏

(四德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德阳 618000)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我国法定传染病死亡数最高的病种。经性接触传播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艾滋病病毒(HIV)最为主要的传播方式[1-3]。性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门诊男性就诊者更是艾滋病流行和传播的高危人群之一[4-5],性病门诊属于艾滋病防治高危人群的场所之一[6]。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文件精神,德阳市在1997 年建立性病门诊就诊者AIDS监测哨点。本文通过对德阳市2013-2017年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哨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德阳市艾滋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流行趋势,为相关部门防治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3至2017 年监测期内,主动首次在德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性病门诊诊治性病、年龄≥15 岁男性。无论是否被诊断患有性病,均纳入监测对象。不包括生殖医学咨询者、皮肤病就诊者以及各类防治或科研项目招募的研究对象。

1.2 方法

采用《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统一设计的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调查问卷。采用联系采样法,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由医生对符合要求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收集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性行为发生情况等信息。

采集监测对象静脉血液样本,并进行HIV 检测。HIV 抗体检测样本使用酶免试剂(ELISA-1)初筛。所有初筛阳性样品使用另一种不同厂家或原理的酶免试剂(ELISA-2)进行复检,两次监测结果均呈阳性时,即可判定HIV抗体阳性。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和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者确切概率法,逐年间指标的趋势分析采用趋势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人口学特征

2.1 基本特征

2013 至2017 年哨点累计监测2 000 人,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93岁,平均年龄39.76岁。就诊者中20~49 岁1 452 人,占总监测人数的72.60%。已婚者占78.90%,本地户籍者占99.30%,汉族占99.65%(见表1)。

表1 2013至2017年德阳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人口学特征

2.2 高危行为情况

在各种高危行为中,有“近3个月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近3 个月,与暗娼发生过性行为”两种行为的人最多,分别是79 人和96 人,发生率为3.95%和4.80%。2013 年发生率最高,之后逐步减少,并在5%左右浮动,通过趋势χ2检验结果显示,随着时间推移,发生率减少有统计学意义。“注射过毒品”、“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的人数较少、发生率较低,5年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013至2017年德阳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高危行为情况[n(%)]

2.3 性病感染情况

2013至2017年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中最近1年被诊断患过性病的196 人。5 年间性病的检出占比最高的主要是梅毒和尖锐湿疣,梅毒在2017年性病中占比最高,尖锐湿疣有着下降趋势,淋病、生殖器疱疹和其他类性病均是在之前4 年无检出的前提下,2017 年有少量检出。5 年间总体上性病病种排在前3 位的为梅毒(89 人,4.54%)、尖锐湿疣(70 人,3.57%)、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24 人,1.22%)(见表3)。

表3 2013至2017年德阳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性病感染情况(%)

2.4 HIV感染情况及HIV、梅毒及丙肝初筛试验结果

2013 至2017 年调查的2 000 例就诊者中,共检出HIV 抗体阳性者43 例,检出率为2.15%。就历年HIV 筛查结果可知,各年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748,P=0.101),而RPR 及HCV 的各年间差异比较均显示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2013至2017年HIV、梅毒及丙肝初筛检测结果

3 讨论

1995年德阳市首次从河南回乡献血人员中发现HIV 感染者。目前,艾滋病传播方式已从单一的血液传播变为性传播和血液传播途径并存,且性传播增长速度快,已逐渐成为感染HIV的主要途径[7]。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是德阳市艾滋病流行和传播的高危人群,通过对哨点监测数据分析,德阳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具有以下特征。

德阳市人民医院性病门诊哨点监测对象年龄跨度较大。年龄最小者15 岁,最大者93 岁,20~49 岁占总人数的72.60%,且多为本地已婚男性,与其他地区性病门诊哨点监测结果相似[8]。提示本省户籍已婚男性青壮年是当地艾滋病性病防治重点人群。该类人群也增加了婚内传播性病艾滋病的风险[9],故应该高度重视此类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推广安全套使用以降低感染风险。

监测结果分析显示,60 岁以上老年性病门诊就诊者人数在不断增加。从2013 年的34 人增加到2017 年的68 人。一方面是由于年龄增加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了老年人性病、艾滋病的感染风险;另一方面,婚外不安全性行为增多,是老年人性病、艾滋病多发的主要原因。在艾滋病防治工作当中,应该制定适宜的老年人防控计划,防止老年人艾滋病疫情成为德阳市艾滋病疫情上升的新增长因素。

监测对象中,感染的主要性病病种为梅毒和尖锐湿疣,尤其到2017 年其检测结果大大高于前几年,也远高于2010至2015年的全国报道和海南等地区水平[10-11];淋病、生殖器疱疹和其他类性病均是在之前4 年无检出的前提下,2017 年有少量检出。这可能是由于近年检测技术和检测人员技能更加完善,质量监控更为严谨等原因更加增加了检出的情况。这也警示需要严格规范监测各环节工作。另外,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梅毒等性传播疾病是HIV 感染的协同隐私,其感染会使感染HIV 的危险增加若干倍[12]。这一结果提示,应该强化宣传教育,提高该人群防病知识知晓情况;与此同时,加强综合防制措施努力促使这一人群防止知行分离、减少高危性行为的发生,以降低艾滋病在人群中蔓延的风险[13-14]。另外,监测对象主要高危行为是与临时性伴、暗娼发生性行为。虽然发生率低于全国其他地区水平,但在今后防治工作中,也应当加强对于该类人员的警示性教育和法制宣传,促使其避免和减少危险行为。

4 结论

通过分析德阳市门诊男性就诊点哨点监测结果发现,德阳市艾滋病防控工作并不乐观;应针对本地户籍已婚青壮年、60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减少性病和HIV的感染传播。

猜你喜欢

哨点就诊者德阳市
多彩活动 浸润成长——四川省德阳市青衣江路小学校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心理护理对老年肱骨骨折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研究
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运行情况分析
2017年—2019年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哨点HI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德阳市金兴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振聋发聩·合力助推接触镜安全 2017全国接触镜安全监控峰会暨全国角膜塑形安全监控哨点单位第二届联席会圆满召开
德阳市地下综合管廊及配套工程(一期)建设项目PPP模式应用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泰州市海陵区基层医疗服务监督哨点建设及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