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派报刊对推动史学研究大众化的探究
2019-03-20龙小涛
龙小涛
(石河子大学,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在媒介生态学视域下,传媒和史学同为文化系统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近代史学主要指自鸦片战争后到辛亥革命爆发前的中国史学,近代史学与报刊传媒的研究因为涉及跨学科,研究难度相对较大,目前学术界更多侧重对某一历史时期报刊信息进行解读,而忽略了报刊传媒与近代史学的关联。维新派作为活跃在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政治派别,他们创立的报刊与近代史学相伴而生,对近代史学研究的观念、内容与表达形式的大众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维新派报刊推动近代史学研究观念、内容的大众化
史学的大众化一般是指以通俗化的形式去表达民众自身所喜爱的历史现象与事物。在史学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史学自身近代化的推动以外,还离不开以报刊传媒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的推动,它为史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地。成为由研究传统的王侯将相等英雄人物的历史转到研究政治法律、社会经济、生活习俗、文化娱乐等更具有“大众化”历史的桥梁。
中国报刊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朝。由各地派驻首都的邸务留后使负责传发,因而称为“邸报”。它只在封建统治机构内部发行,其读者主要面向皇族和各级政府官吏[1]。1872年申报创立以前,中国报刊主要刊登的是官员的任命、皇帝的圣谕、节选部分官员的呈告等政治类事物,而申报创立后的近代报刊关注的焦点不再局限于政治,更加关注经济文化和民生百态。传播的主体范围由只面向极少数统治者到面向多数普通民众。这个转变过程是西史东渐的结果。其中,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对推动史学研究的大众化有一定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一)传播进化论思想推动近代史观的诞生,促进史学研究观念的大众化转变
1873年,《申报》第404号刊登了一篇关于《西博士新著〈人本〉一书》报道,这是达尔文和他的著作《物种起源》的名字首次出现在中国报刊上,但并未引起较大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重,以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维新派希望从西方学说寻求救亡图存的良方,严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留英经历的严复,能广泛地接触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也具有较为扎实的外文翻译功底。这成为他能创办《国闻报》馆去译载西方学说的一个重要条件。国闻报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同时创办的还有旬刊《国闻汇编》。严复在《国闻汇编》分篇译述《天演论》的同时,又在1895年2月到6月间先后在天津《直报》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4篇文章来宣传进化论的主要思想。在《原强》这篇文章中,严复首先介绍了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又分析“中国积弱不振之势”的原因,最后初步得出“收大权,练军实”的治标方案和“开民智、厚民力、明民德”的治本方案。严复的译作开启西学东渐的新阶段,在中国近代的知识界带来了巨大的震动。“自曾国藩时代所创始之译书事业,虽有化学物理法律各种类,然不足以唤起当时之人心。至此二书(康有为的《孔教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而思想界一变。若以近代之革新,为起端于一八九五年之后,则《天演论》者,正溯此思潮之源头而注以活水者也。”[2]
维新派报刊多次报道的进化论作为新兴的社会思潮迅速席卷社会的各个领域,连史学界也不例外。它批判以“天不变,道亦不变”“一治一乱”的传统封建史学,冲击了旧史学的“历史循环论”和“尚古论”的史学观念。拉开了中国史学研究观念变化的序幕,使得史学研究面向的主体转变为人民大众。
(二)“君史”与“民史”的争论使当时史学研究者研究视角转向“民史”
君权与民权的问题,是维新时期知识分子重点讨论的问题。他们认为君权过重而民权不张是导致中国愈益贫弱的根源,在舆论上倡导兴民权而约束君权[3]。对史学领域的影响史就是引发了关于“君史”与“民史”之争。使得报道君史与民史的争论的报刊层出不穷。梁启超在《时务报》撰写《论译书》提到:“中国之史,长于言事;西国之史,长于言政。言事者之所重在一朝一姓兴亡之所由,谓之君史;言政者之所重在一城一乡教养之所起,谓之民史。故外史中有农业史、商业史、工艺史、矿史、交际史、理学史等名,实史裁之正轨也”[4]。梁启超在中国率先提出“君史”与“民史”概念的第一人,开启了由君史到民史的新史学革命。继梁启超后又有严复1898年在《国闻汇编》先译刊《论群学不可缓》中说道:“且于君公帝王之事则虽小必书,于民生风俗之端,则虽大而不载,是故于一群强弱盛衰之故。”[5]严复批判过去社会重君史而轻民史,肯定民史详略能侧面反映国家的强弱。《湘报》出版后,谭嗣同在《〈湘报〉后叙》说:“新会梁氏,有君史民史之说,报纸即民史也。”并提出报纸即民史的观点[6]。民史论的这一观点,标志着中国史学由传统史学进入现代史学。
二、维新派报刊推动近代史学表达形式的大众化
新史学重“民史”、轻“君史”的倾向,使得近代史学除了在研究内容上要进行大众化转变,表述形式上也必然要尝试向通俗化和大众化的方向探索。而这主要表现在维新派报刊为代表的近代传媒推动了白话文的传播和一批白话报刊的兴起,白话类报刊刊登的历史类文章也间接地推动近代史学表达形式的大众化。
(一)维新派报刊推动白话文的传播
上海申报馆创立的《民报》开启了近代中国白话报刊的创刊史,让国人首次接触到白话文形式的报刊。到戊戌变法时期,为“开通民智”“培养新民”,维新派开始倡导运用白话文,作为传播“新学”“新知”,宣传他们政治主张的工具,因此创办了几家白话报刊。如1897年11月1日由叶瀚、曾广铨、汪康年等在上海创立的《蒙学报》,内容主要是译述西方通俗文学作品,以面向少年儿童为主。1897年11月7日由章伯初、章仲和创立的《演义白话报》,内容多为国内外新闻、笔记、小说等。他在《白话报小引》中道出了白话报的宗旨:“中国人要想发奋立志,不吃人亏,必须讲求外洋情形,天下大势,必须看报。要想看报,必须从白话起头,方才明明白白。”意思是说中华民族要想发奋图强,中国人必须了解西方情况。而报刊是了解西方的重要途径,只有采用民众都熟悉的白话文,才能使传播效果达到最佳。1898年5月11日由裘可桴在无锡创办的《无锡白话报》,他在序言中说:“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报,安能人人而阅之,必自白话始。”裘可桴先生认为在当时中国报刊数量并不算少,但那些报刊的文字艰深,必须“设法浅之”,因而大力提倡白话文,成为我国白话文运动的先驱之一。由于白话报相对于传统报刊具有浅显易懂的优势,出版没多久便受到了较多的社会大众的争相订阅,因此掀起了一股创办白话报的浪潮,到1919年全国大约出现了200余种白话报,传统文言文报刊逐渐被取代,开启了白话文传播的新历程。在白话文的推广过程中,毫无疑问以报刊传媒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成为白话文普及的关键舞台,同时也间接地改变了中国文学、史学等的表达形式。
(二)白话文报刊的历史类文章推动近代史学表达形式转变
由于白话文的通俗性,因此白话报传播的内容,除时政新闻类,还有小说等文学作品,其中历史类文章也有一席之地。以浙江省的《杭州白话报》《宁波白话报》为例。1901年6月20日在杭州创刊的《杭州白话报》是清末影响较大、刊期最长的白话报。以“开民智和作民气两事并重”,设立的记载中外新闻中记录不少世界历史的文字,《世界亡国小史》,在历史观方面,作者在叙论中鲜明地揭示了“优胜劣败”的进化论思想:“我且把世界亡国的事迹,演成一部小史,愿我同胞把那亡国过去的事迹,比较中国现在的情形,才好抖擞精神造就未来的中国。”1903年11月23日创立的《宁波白话报》着重通过历史和事实向人民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政府官僚的腐败无能,激发人民的爱国心和自强心。其中有一篇松隼所著的《洋人入华史》十分著名,文中历数了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行,也对清政府腐败无能表示痛斥。“秦桧是朝朝有的,就是这鸦片战争的案件,其中也不少像秦桧一般的人。”可以称得上是第一部白话帝国主义侵华史。白话文的历史类文章逐渐吸引更多读者和史学研究者的兴趣,越来越多的史学研究者为了便于推行自己的主张而选择了白话文的形式,使得近代史学表达形式开始转变。
三、结语
维新派报刊凭借报刊传媒独特的传播功能,有力地冲击中国传统的封建史学,让史学的社会价值与功能才能更好地实现。但在建构中国近代史学的过程中,报刊刊登的部分内容存在过度西化的倾向,与中国传统史学采用一刀切的办法,忽视了传统史学的合理性。要正确借助文化传媒的功能,在推动历史研究尤其是公众史学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