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03-18许媛

健康大视野 2019年4期
关键词:抢救成功率护理不良事件

许媛

【摘要】 目的: 观察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抢救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抢救流程进行抢救,观察组采用优化抢救流程进行抢救,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接诊时间、抢救准备时间、总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4.84%高于对照组的72.58%,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04%低于对照组的1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优化抢救流程对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进行抢救,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优化抢救流程;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护理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4-247-01

急危重症监护病房承担着挽救急诊、危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职责[1]。由于急危重症监护病房工作者需要随时准备对患者进行抢救,且其抢救效果与患者的生命健康与预后息息相关。因此,良好的抢救流程对提高抢救效果,促进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院采用优化抢救流程对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进行抢救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抢救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呼吸系统疾病13例,心血管疾病9例,脑血管疾病8例,肾脏疾病9例,多发伤6例;年龄27~73岁,平均(47.52±3.45)岁;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呼吸系统疾病14例,心血管疾病8例,脑血管疾病8例,肾脏疾病9例,多发伤6例;年龄26~72岁,平均(47.49±3.39)岁。组间基本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抢救流程进行抢救,即对患者进行抢救时,所有在场医护人员均要参加,且医护无明确分工和站位等要求,抢救结束后再统一补写抢救记录。观察组采用优化抢救流程进行抢救,具体措施如下:首先相关医务工作者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迅速确定抢救优先级,并尽快通知相关医务工作者进行抢救;其次要成立专业的抢救小组,由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护士长担任小组负责人,专门负责抢救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协调与整合,其余抢救成员的工作分配以及站位等要遵守“低年资、经验少服从高年资、经验足护士安排”的原则,即护士长或高年资、经验足的护士站在监护仪旁边或患者头部旁边,并指挥其余抢救人员的站位、工作及配合医师操作等,如安排一个护士位于患者右侧,主要负责除颤、输液、采血、配血、配药等工作,还要安排一个护士负责准备抢救可能需要的各种仪器及设备,并准确记录,抢救结束后小组成员再一起核对相关记录,补写抢救过程;另外还要在日常工作或空闲时间加强对医护人员抢救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制定常见急危重症疾病的标准作业程序文件;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抢救时间包括接诊时间、抢救准备时间和总急救时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本院护理不良事件统计表进行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抢救时间比较

观察组接诊时间、抢救准备时间、总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4.84%高于对照组的72.58%,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04%低于对照组的1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69、6.129,P<0.05)。

3讨论

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作为医院内相对特殊的科室,其面临的责任、风险以及压力均要高于其他科室。由于急危重症患者的病种复杂、病情危重且进展较快,病死率较高,随时需要准备抢救[2]。因此,如何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生命健康一直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

有学者提出[3],优化抢救流程可以明显提高抢救效率,提升护理质量。而本文通过研究也发现,观察组接诊时间、抢救准备时间、总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4.84%高于对照组的72.58%,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04%低于对照组的10.54%,与吴娇华研究结果一致[4]。考虑是因为优化抢救流程可以避免多人同时准备同一项操作而导致抢救工作复杂、凌乱的现象,可以使参与抢救的护士快速明确自身在整个抢救过程中需要做些什么,使抢救工作更加及时、有序。而且抢救流程优化后,整个抢救护理过程是由高年资、经验足的护士指挥的,这样就极大地避免了抢救过程中部分护士因为经验不足等原因而在抢救过程中出现失误。另外,优化抢救流程后还大大减少了抢救需要的护士人数,从而保证了其他患者的正常治疗和护理。

综上所述,将急危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抢救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可以提高搶救效率,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赵文婷,张静,张锋等.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6):807-808.

[2]杜云真.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20):8-10.

[3]刘佳翠,张丹.护理流程优化对急危重症老年患者急救效果的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1):1636-1637.

[4]吴娇华,梁金清.优化抢救流程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4,(14):5-7.

猜你喜欢

抢救成功率护理不良事件
急救护理程序在急性多发伤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创伤急救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护理管理对妇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
循证护理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
根因分析法在临床给药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
急诊对于急危重症患儿568例抢救效果临床分析
18例外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