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技能的有效性的探讨

2019-03-16李兴国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李兴国

摘要:数学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有很大帮助,如今新課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改革,小学课堂应该注重于有效的教学,教学除了有效的练习之外,还应该包括有效的问题设计、问题提出等等,这样数学课堂才能收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存在这一定缺陷,没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以及不符合现代社会对培养全面人才的需求,因此,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技能的有效性,希望对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技能;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133-01

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是必不可少的,好的问题能给学生带来启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运用形式,能有效促进学生思考、发散思维,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帮助老师获得教学反馈,调节课堂教学气氛。课堂提问作为一种课堂互动形式,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之一。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指出了课堂提问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小学课堂的提问策略,改进和提高提问技巧,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接下来,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对教学提问技能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1.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课堂提问作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一种学习方式,很多教师在实践时缺乏对问策略及其原则的研究,导致课堂提问有一些流于形式的现象,虽然表现上再与学生互动,实际上并没有注重提问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到期其效果并不好,达不到有效性提问,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1提问频繁,缺乏质量

诚然,提问能有助于课堂的活跃气氛,但是如果只是为了活跃气氛而频繁提出问题,形成“满堂问”的局面的话,反而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不同的问问题,学生不仅无法得到启发,还会因为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时刻在准备着回答问题,而造成课堂的紧张气氛,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看似在活跃课堂的行为实质是为教师填补空挡时间服务,教学实效不高,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1.2提问没有精心准备

一些教学在课前没有精心准备专研教材,在课前没有掌握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提问不分主次,为了问而问,这样不仅压抑了学生思维,还容易养成学生随意应付的坏习惯。而也有一些教师常常提出一些过于深奥的问题,让学生无法回答,引起课堂冷场,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则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实践还打击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1.3提问只关注优等生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也存在一些偏好让优等生回答问题的现象,因为担心水平较低的学生答不出问题,引起教学进度延后的现状,老师喜欢问优等生问题,这就导致了后进生对教师的提问不积极。久而久之,本来可以取得进步的同学,可能会在课堂开小差,最终越学越差。良好的班级构成,需要老师关注于每个学生,给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让其能从体验中热爱学习。

2.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效性提问策略

怎么样的提问是有效性提问,教学中怎么样运用策略达到提问的有效性呢?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1巧妙设计提问,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时应该联系实际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世界上很多伟大发明都是由好奇而来,因此,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欲。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发挥想象,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小动物们骑着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轮子的自行车赛跑画面,让学生猜谁会是第一。为了引发学生思考可以提问“那个小动物会是第一?”“为什么骑圆形车轮的小动物是第一名?”这种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导人了对“圆”的学习。

2.2把握问题层次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还在不断发展中,数学的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的逻辑性,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的学科。所以,在提问设计时应该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数学的教学要一环扣一环,才能深化学生思维。如在教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上,应该先从简单问题人手,如“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出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之前三角形的哪一条边”、“怎样用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这样逐渐推进的方式,能使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

2.3把握问题的技巧性,激发学生探索欲

课堂提问的关键在于“疑”,只有先让学生疑,才能引发学生讨论,最后实现同学思想的交流,数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适当使用一些“小技巧”,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欲。如在教授玩三角形面积公式之后,再出一道奇特的三角形,让学生来求面积,在所有学生答案几乎一致时,指出“你们都上当了”,让学生情绪亢奋起来,如饥似渴的想要得到准确答案,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表现出对数学浓浓的兴趣。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具体的数学课堂中,老师要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优化提问策略,把握时机,讲究技巧,这样在不断提高自身提问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做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