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9-03-16刘红梅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数学教学小学生

刘红梅

摘要:现今,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提上了数学老师的日程。对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老师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再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不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本文通过对数学教学在自主学历能力中的研究,探索出提高小学生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167-01

引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目前素质教育的趋势所致,也是如今小学老师教学努力的方向。小学阶段是学生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所以,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和探索,还能创立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以后的数学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1.关于自主学习和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的问题

自主学习是学生通过对学习的独立分析、探究、质疑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自主学习是把学生本身作为学习的主体,要求教育者以正确的学校教育为平台,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会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在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上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从学生角度,我总结了三方面:一是不能自主学习;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禁锢,有的数学老师片面追求学生高成绩,不敢放手让学生真正地“自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本该属于学生的自主时间和空间被老师占据。这种做法,片面地追求学生成绩,压抑了学生自主能力的探索,造成学生难以均衡发展,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二是不会自主学习;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受限,使他们的知识、经验和能力都比较匮乏,十分依靠老师的指引和帮助,就形成了一直按部就班、以老师为主的现象,而老师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被动地将知识注入课堂。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数学课堂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更谈不上自主学习了。三是不愿自主学习;小学生在数字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本来就相对薄弱,没有坚定地信念作为支撑,导致数学学习上总是半途而废、草草收兵;由于多种因素的干扰,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学习的动机,致使了学生不愿自主学习。

2.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在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时,首先要找到学生在数学上的乐趣,把握好学生学习的方向,只有让学生喜欢上数学,才能激起学生去接触、探索数学的兴趣。比如在课前进行一些数学小游戏或智力小游戏,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主动性。老师要多进行创新,想方设法除掉学生身上的惰性,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奥妙。例如在教授“混合教学”这一课时,设置小买零食的情境,找两个同学分别扮演卖家和买家。小宇购买3袋火腿肠和5袋棒棒糖,每袋火腿肠10根,每袋棒棒糖6个。一袋火腿肠20元,一袋棒棒糖6元。小宇一共给了100元;问题(1)卖家要找小宇多少钱?问题(2)小宇一共购买多少根火腿肠和棒棒糖?问题(3)每根火腿肠比棒棒糖价格贵多少钱?通过信息收集,我们知道,学生在解题时要运用到加减乘除运算。老师的这种教学把数学问题转变为生活常识,通过学生对零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激发学生数学思维。学生之间的合作是目前新课改的数学教育形式之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将课堂交给学生,只是适当地引导和指导学生。通过设计合理的数学问题,创造合适的合作学习机会,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例如,老师在“身体尺”认识中,让学生分别测量自己的一步、一脚、一扎,然后进行分组,要求学生在分别测量一下组员的身体尺度,以此展开要论,并对身体尺产生初步的认识。通过小组渐渐地合作交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慢慢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愉悦的氛围中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操作。数学离不开实际生活,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数学老师在小学课堂,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创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明确数学的相关概念,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老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课上学生通过三角形模型找到底边和高,再让学生画这一条垂线垂直于底边。在这个数学教学中,老师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让他们独立探究答案,找出这堂课的数学知识和目标;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4)加强引导,合理计划自学流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启发,协助学生规划自学计划,合理指引数学学习目标。例如,在解答应用题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体重的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和归纳,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结果,并且用多种方法进行验算。老师以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理念,牢固掌握适合的自主学习方法。

3.結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教育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学老师要在教学中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得,为今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地基础。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数学教学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