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2019-03-15王俊龙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反思能力数学课堂培养

王俊龙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感叹: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学生学习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认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提供必要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从事反思活动。”因此教师在做好一个善于反思型的教师的同时,也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课堂;培养;反思能力

一、铺垫揭题阶段:由外到内——反思“我是怎样想的”

二、新授内容结束阶段:由此及彼——反思“我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学片段】

在学生已经求出剩下多少袋大米并掌握了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解法后,教师提出:根据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你们还能提出其他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吗?

生1:运走的比剩下的多多少袋或剩下的比运走的少多少袋?

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这道题大家懂了吗?”,学生答“懂了”来结束这一环节内容的学习。这样关注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让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开的思维之门又悄悄地关上了,同时也使学生失去了自主探究、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也失去了让学生获得磨炼、提升和发展的机会。我们感叹课堂教学中难以组织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却又让自主探究的资源白白浪费,让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如果我们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在原题的基础上提出“跟踪问题”或“接龙问题”,可以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培养自己思维的深刻性和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尤其对落后生来说,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时间和空间,让“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课改目标,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三、课堂总结阶段:由静到动——反思“我运用了什么方法”

【教学片段】

还以上述课堂教学为例,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总结。

师:你能用概括、反思、對比等方法,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一句话总结吗?

生1:我觉得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只是在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再加或再减一个数量就行了。

生2:我觉得第二种方法比较好,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只要找到剩下的袋数相当总袋数的几分之几就行了,不要转弯抹角。

生3:我猜测明天我们学习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可能也是先用除法再加减吧?

师:有一位同学对我们明天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展望和猜测,它的猜测是否对呢?明天我们学过后就可以进行对比,再见分晓……

一堂课即将结束,要对本节课进行“收官”——课堂总结,一段好的“收官”能起到画龙点睛、概括提升的功效。但通常我们都是用“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或“你有什么收获”来做提示语。由这种提示语引起的总结只能是静态的知识点的复述,一个走过场的形式,几乎毫无方法论式的迁移作用。好的总结应是有个性的动态反思式总结,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起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有一位数学家说:“好的数学方法好比北极星,让我们少走弯路。”因此,教师要通过自己的示范和说明,让学生明确课堂反思的目的和作用,并掌握课堂反思方法,要让学生关注“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和“这节课掌握了什么方法”。反思式总结可以采用以下几个形式:概括式、对比式、拓展式、感悟式等。根据研究表明:人的一般认知发展,包括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深刻的反思。所以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培养,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一堂课进行个性化的反思式总结,这样的总结才是动态的、人文性的,最有效果的,具有发展性的。

以上,我从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阐述了自己对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从而提高学习有效性的一些认识。数学学习活动应是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必需赋予学生反思的时间和空间。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愿望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张书铭.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探究[J].教育革新,2012(10).

[2]徐益阳.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J].课外语文,2018(24).

猜你喜欢

反思能力数学课堂培养
高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性学习的运用分析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