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

2019-03-15沈敏杰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科学评价精心设计转变观念

沈敏杰

摘 要: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无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一门全新的课程,然而它却是以必修课的形式被纳入课程体系中的。不过由于各地对课程认识不足、师资又缺乏、培训也不到位、课程资源开发也不及时等原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并不理想。以下是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几点感悟。

关键词:转变观念;精心设计;科学评价

一、转变观念,尝试全新的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让学生的知识得到综合性的应用,这样才是有效地开展。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有巨大的差别——只有《课程纲要》,却没有实实在在的统一完整、可供参考的教材。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必须由教师根据本校或者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学校特色或者当地资源等,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这就意味着它与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课程以及单一的操作类课程是截然不同的。

例如,我们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时,活动的导入中所出示的有关浪费的图片,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由去拍摄,包括图片展示的设计也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这样一来,学生既有独立参与的活动,也有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机会,学生的实践体验贯穿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用自己的智慧又解决了问题。这样的活动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还原了学生的真实生活,学生也成了活动的主人。

二、精心设计,激发学习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像传统的学科教学中那样机械地传授知识、技能是我们必须规避的,我们必须让学生真实地与具体事物零距离地接触,在亲自实践中激发他们的兴趣。

但是小学生的社会经验相对来说比较少,遇到什么问题都喜欢提出来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解决。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尖上的筷子》,精心设计活动环节,让小组进行探究,并根据每个小组不同的研究方向,确定不同的探究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依据自己的特长会承担不同的任务,如小记者摄影师、小画家、联络员等。学生有了自己的分工之后,会满怀热情地去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会积极投身于自己所在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去。

三、科学评价,体验成功的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在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应该仅仅关注活动的结果,更多的应该把关注的视域转移到活动的过程,更加要留心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细节上取得的成果,尤其還要鼓励和肯定学生参与的态度、提出的想法、活动中付出的努力。即便是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并没有深入参与,或者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都要以鼓励为主,切记不可随意指责。我们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努力去寻找学生身上出现的闪光点,让他们从点点滴滴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开展“‘绳秘莫测”展示课时,宣传组的学生制作了一个视频短片,但是这个视频制作极其粗糙,只有简单的几张图片,和同学们自己用手机拍摄的录像,无论从色彩、内容还是形式来说,都是属于应付了事。但是我并没有直接去批评他们,相反我首先对于他们新颖的创意予以表扬,而后我让学生一起针对这个视频来说说看,怎样能变得更加的出色。这下,同学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通过大家的集思广益使得宣传组的同学得到了许多的合理建议。宣传组的同学不仅得到了肯定,而且也让自己的成果变得更好,其他的同学也得到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综上所述,要开展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改变原有的传授知识的教学理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形成全新的模式;要通过精心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要进行科学的评价,让学生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

猜你喜欢

科学评价精心设计转变观念
精心 激趣 提问 评价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研究
寓教于乐,打造快乐而有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