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初中生体质健康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初探

2019-03-15赵凌云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学行为体质健康

赵凌云

摘 要:主要是剖析目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途径,真正体现现代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指导思想。初中体育教学,我们应该做到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习惯,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关键词:体质健康;教学行为;目标偏离

一、研究目的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然而在体育教学当中,有些教学行为变味,背离了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先进理念,成为阻碍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瓶颈。发生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锻炼身体不讲究方法,突击式练习,特别是应付体育与健康测试分值,加到考高中的分值里面。这样的教学和练习行为不符合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精神,也违背了当初我们设置体育与健康测试工作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指导思想。存在为了追求体育与健康测试高分,教学行为与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五个学习内容体系、三维健康观不符。

二、体育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精神不相符的现状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体育教学目标偏离的现象,比如:把提高学生全面身体素质的练习变成了特长生性质的训练等。这些现象既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然而更得引起重视的是大多数体育教师虽能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却不会自觉改变这些现状,反而认为是一种正常状态。让“严格按照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要求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只存在于书面总结中。

三、初中学校存在体育教学目标偏离的原因

1.急功近利,拼体育与健康测试分

初中学生在考高中时会有50分的体育与健康测试内容,多数家长、学校、学生本人非常看重此分数,因此有人说做一千道题不如多考点体育分,这样考入重点高中就更有把握。可是来自健康的测评、家长的期盼、领导的期望都会给体育教师无形的压力,甚至有些学生明知自己有疾病故意隐瞒事实,也要力争能多考一分,上重点高中就多一分希望。如之前有报道,学生在高强度训练时发生许多损伤身心健康的事故,有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学生在大强度训练后出现了不良反应,结果就再也没有醒来,让人扼腕痛惜。

2.拔苗助长,拼体育与健康测试好口碑

在平时的练习中,年级体育教师更换很常见,往往有些领导会认为那些带出特长生的优秀教练会技高一筹,所以会在冲刺阶段给他们压上任务立下军令状,不切合学生的实际,超出学生身体承受能力。

四、避免体育教學目标偏离的方法

1.循序渐进,正视学生身心发展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身体的发展有很大的差异性,比如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方面。体育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锻炼的习惯,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精心备课,正确对待新课程体育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严格按照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始终坚持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作为教学目标,精心组织备课,备学生因材施教,备教材有的放矢。

3.声像结合,激发学生平时锻炼兴趣

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有很多方法,比如,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看一些精彩的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或者其他的体育大赛,利用微课程进行分解教学,体育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手段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扩大他们的视野。

4.潜移默化,引导学生爱上体育锻炼

正确引导,争取学生家长理解与信任。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时刻提醒学生安全第一,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练习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在体育练习中讲究科学的方法进行锻炼。利用阳光大课间等多种锻炼途径,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也要经常和家长进行沟通,经常向家长反馈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在完成教学目标上争取学生和家长的理解与信任。

5.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

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有其特殊性,科学制定考核标准有利于体育教师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体育教学,防止急功近利。如在评价体育教师考核内容上,可以把学生平时对上体育课的兴趣指数,学生每学期的身体成长变化,也纳入考核范围。建立长效机制,使体育教学评价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进行体育与健康测评的时间,不一定非要在初四年级中考前一锤定音,有些学生可能初三时候的测评成绩好些,有些可能初四好些,可以试着学期综合评价,按比例累计积分,达到一定的学分,即为合格、良好、优秀。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特别是优秀的体育教师,要有足够信心、持久的耐心、坚强的决心,匠心独运,为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为我们教学改革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廖文科.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 做好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J].中国学校卫生,2010,12(7):769-770.

[2]杨贵仁.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 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J].人民教育,2007(10).

[3]刘海元.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原因及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08(1):67-71.

猜你喜欢

教学行为体质健康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基于情境教学的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