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诵悟行”,“二贤”文化根

2019-03-15邱国彬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文化学生

邱国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有一个高效的学习模式,它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规律,更必须符合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规律。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诵读、领悟、践行是学生接受“经典诵读”课程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接納社会规则,内化道德准则的有效手段。

一、诵读经典,浅吟低唱

诵读,就是正确、规范地朗读原文。通过聆听,正确发音;通过模仿,掌握读句;通过揣摩,掌握声音的变化、用气的特点、句意的转换。一部经典作品,仿佛一座气势雄伟的剧院,涵盖了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通过诵读,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一个整体的意象,从心底升腾起敬佩、向往,这样,就找到了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1. 正确朗读。汉字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音形义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汁原味,才能让我们站在智者的角度,以智慧碰撞智慧。所以,将原文读正确并非易事。一方面,不同时代的注释者对原文有不同的理解,带有主观臆断的色彩;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古文知识,不能唯本是从。教师读正确,学生才能读正确。比如,《论语·学而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说”通假“悦”,如若读错字音,文意就晦涩难懂了。

2. 熟读成诵。静听,聆听,耐心听,然后大声反复朗读,用耳朵检验自己读音的准确性。把拗口的音读顺口了,把短促的声音拉长了,发音和气息配合,多读,反复读,脑海里也就有了文本的意象。

3. 浅吟低唱。文言文有着特殊的音韵美,读起来抑扬顿挫,古朴悠然,仿佛高山流水,琴瑟和谐。有人提出,文言文的诵读,要读出语言味、意境味和文化味,这是诵读追求的至高境界。

二、领悟经典,适当注解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非常强调边读边记。古时的启蒙教材,如《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 《小儿语》等,涵盖了文学、哲学、数学、艺术、科学等社科常识,对于童蒙理解很难。现代学习,途径多元,儿童见多识广。对一些浅显的知识适当注解,有利于激发学生诵读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故事启迪。《三字经》里,孟母三迁、五子登科、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等故事,教育学生从小孝亲敬长;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等故事,激发学生珍惜当下,刻苦学习。故事拉近了文本与生活的距离,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2. 英雄推崇。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经典诵读,口诵心唯,在幼小的心灵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情结,而英雄形象经过时间的洗礼,其优秀品质自然值得学生效仿。

3. 适当注解。哇哇诵读,囫囵吞枣式地背诵,单调乏味。诵读经典,结合时代和班级学生的实际讲解,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当我们诵读《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时,可以开展寻找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同学克服缺点的讨论,从正反两面,教育学生恪守古训,不可盲目自大,不可恃宠而骄,从而认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道理。

三、践行经典,心儒行雅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此为契机,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实施有了政策保证。

1. 观照内心。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诵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修养心性的过程。《中庸》开篇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儿童心灵纯净,天真无邪,通过诵读经典,可以根植真善美,发挥“蒙以养正”的功效。

2. 活动强化。我校地处范公堤畔、渡海亭旁,范仲淹、文天祥二位宋贤的影响颇深。以“见贤思齐”为核心的“二贤”文化校园环境,成为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的沃土。“指南”读书节和“忧乐”文化艺术节,是学生展示成果的舞台;“课前诵”让师生踏着诗词的韵律走进教室;晨诵、午读、暮省,营造了经典浸润的浓郁氛围;亲子共读,将经典延伸到每个家庭。此外,学校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和校园艺术节等契机,进行班级经典诵读展示,激发了师生积极诵读经典的兴趣。

3. 心儒行雅。经典诵读内容,精选、精炼、精深。以简明的道理规范学生的言行,事半功倍。物品摆放杂乱怎么办?背一背《弟子规》“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只要有学生出现乱丢乱扔现象时,“照章”行事,秩序井然;学生推卸责任怎么办?读一读《小儿语》:“自家过失,不须遮掩,遮掩不得,又添一短。须好认错,休要说谎,教人识破,谁肯作养”;坐姿歪斜怎么办?提一提“步从容、立端正”;挑剔吃穿怎么办?念一念“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常常警醒学生,做一个温文尔雅的读书人。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五总小学)

猜你喜欢

文化学生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谁远谁近?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