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还是小》教学片段及反思

2019-03-15胡郑蓉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经验课文教材

胡郑蓉

【课例描述】

师:课文中的小朋友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

生:他自己穿衣服的时候,他自己系鞋带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很大。

师:那他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呢?

生:他够不到按钮的时候,他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很小。

师:你们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经历呢?

生1:我自己洗澡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很大。

生2:我自己吃饭,不用喂了,就觉得自己很大。

生3:我不敢一个人上学,觉得自己很小。

生4:我可以帮妈妈买东西,觉得自己很大。

生5:我一个人不敢看恐怖电影,觉得自己很小。

师:看来,大家在生活中都有和课文中小朋友相同的感觉。下面,请大家也来学着他的样子,用上这样的句式“( )的时候,( )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 )”来说说自己的经历。

生1:我自己洗澡的时候,我自己吃饭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生2:我自己上学的时候,我自己洗手帕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生3:我不会自己扎辫子的时候,我不敢一个人睡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生4:我不敢看恐怖电影的时候,我看到闪电喊妈妈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生5:我自己整理书包,我自己检查作业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

师: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能独立完成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那时候,你们一定都会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

……

【反思】

统编版的语文教材所选择的课文贴近当下学生的生活,体现时代性。《大还是小》这篇课正是很好的体现,课文富有童心童趣,将学生的生活体验搬到了教材上,用轻松、可爱、接地气的表达,反映了儿童成长历程中的心理变化。在上文的教學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通过教材与生活经验的勾连,能够迅速找到共鸣之处,很准确地说出自己觉得“大”和“小”的时刻。在老师给出规范表达句式的时候,他们能够将生活经验代入,正确地说好这个句式,让表达变得更加生动。因此,如何用好统编教材,做好一年级学生言语训练,我觉得关键就是要做到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能够有话可说,再做到将话说好。

1. 基于生活经验,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需要。众所周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通常表现为爱说——语文课上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势在必行。同时,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逻辑思维很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让“规范表达”润物细无声般的落地任务艰巨。因此,让学生通过文本与生活经验的勾连,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更是让他们与文本进行亲密对话,找到共鸣之处,激发“说”的欲望,开启“说”的源泉。

2. 基于生活经验,是提供儿童表达训练素材的需要。在语文课上最让老师抓狂的就是学生“无话可说”。我们常常反思,为什么课间学生相互交流那么流畅,到了课上反而变得沉闷,“不会说”了呢?我想,正是因为我们往往会将语文课上的言语训练剥离生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才导致了这种现象。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更加需要真实的情境、真实的体验。就像案例中所呈现的,课文中孩子的经历迅速刺激了他们的已有经验,他们马上在生活的经验中搜索自己大和小的经历。“我自己洗澡”“我不敢一个人睡觉”等,都是儿童真实的体验,而这些宝贵的经验,则成为他们进行表达的素材。只有让生活走入课堂,学生的表达才能做到“有话可说”。

3. 基于生活经验,是提高儿童口语交际运用的需要。我们非常注重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并有意识地设计情境让学生进行实际运用。因为我们都知道,学语文最终是为了在生活中用语文。基于生活经验设计言语表达训练,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是增强儿童口语交际的最佳途径。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他们能够更快、更好地进行角色代入及体验,积极调取过往的生活经验进行言语表达的训练。同时,在生活中若遇到相似情境,他们又会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对来自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调取、加工、解释,最终运用。

(作者单位:太仓市镇洋小学)

猜你喜欢

经验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