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文化基因镌刻民族记忆
2019-03-15孙晓玲施建平
孙晓玲 施建平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玩意儿。(出示一只风筝)
生:风筝!(师把风筝贴在黑板上)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风筝。(板书:漫话风筝,生齐读课题,)
师:关于风筝,你们知道些什么,或者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我知道风筝工艺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江苏南通的板鹞风筝上有口哨,会发出声音,被稱为“空中的交响”。
生:我想知道风筝的历史。
生:我想知道风筝怎么才能飞得高。
……
师:看来,大家对风筝都很好奇。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了。风筝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意象。今天我们就开启一段探究之旅,一起来解一解风筝身上隐含的文化密码。(板书:文化密码)
【评析】上课伊始,教者出示一只小巧精美的风筝实物,这样既点出这节课与风筝相关,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用于下面对风筝图案的研究,可谓一举三得。在揭示课题后,教者让学生说说关于风筝已经知道的和想知道的,注重学生学习的起点和他们关注的问题,从已知出发来探究未知,这种以学定学、以学定教的做法值得借鉴。
二、阅读比较,了解风筝起源
师:刚才,有同学想了解风筝的起源。风筝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最早的记录是这么两句话。(出示)
师:这两句话讲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圈出你觉得重要的词。(学生自读)
师:这两句分别说的什么事儿?谁来说说第一句?
生:墨子在鲁国山间隐居的时候,用木头做鹞子,研究了三年才成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
师:对,就是这么回事儿。第二句谁来说?
生:鲁班用竹子和木片做一只木鹊,做成后能飞,飞了三天,都没有落下来。
师:鲁班差不多和墨翟同时期发明了风筝。他们发明的同是风筝,但又有不同,你们发现了吗?
生:它们一个叫鹞,一个叫鹊。
师:(在“鹞”和“鹊”下加着重号)这是取的名字不同。
生:它们飞的时间不同。一个飞了三天都不下来,一个只飞了一天。(师:在“三日”和“一日”下加着重号)
生:它们的制作材料不同。一个是用木头做的,一个是用木头和竹子组合起来做的,这样更轻,所以飞的时间也更长。(师在“木”和“竹木”下加着重号)
师:同学们找了这么多不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师:飞了三天没下来,太神奇了。要读出赞叹来。老师和你们一起读。(师引读)
师:风筝的发明有这么多不同,但墨翟和鲁班却不约而同用鸟儿来做名字,这是为什么呢?
生:他们从鸟儿身上受到启发发明了风筝,所以给风筝起鸟的名字。这是一种仿生学。
师:你真会思考。古人模仿鸟儿,发明了风筝。中国人特别善于向大自然学习,这就叫“师法自然”。(板书:师法自然)古人发明了风筝,还用鸟儿来做名字,表达了他们的向往,向往什么?
生:向往蓝天。
师:那是飞天梦啊,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追求。(板书:飞天)风筝的发明,体现了当时科技的最高水平。这么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神奇故事,历史记录却只有短短的一句话。数数多少个字?
(生数字数,第一句18个字,第二句15个字。)
师:虽然字数极少,但却说得清清楚楚。从这儿,你发现古文表达的特点了吗?
生:我感受到古文表达十分简洁,非常准确,可以用“凝练”来概括。
师:归纳得非常到位。(板书:凝练)注意,“练”是绞丝旁。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两句,感受一下古文表达的凝练和古人的智慧。
【评析】讲风筝意象自然会说到风筝的起源。教者从历史文献中“淘”出了关于墨子和鲁班发明风筝的两句话。根据这两句话的特点,教者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找出其中的不同点。恰当的教学方法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帮助学生一下子抓住了两句话中的要点。
三、图、名对照,探究图案奥秘
师:从此以后,风筝就高高飞翔在了华夏的天空。随着时代的发展,风筝的样式越来越多。我们黑板上的这种风筝,宋朝的时候就有了,它像只燕子,被称为“沙燕风筝”,算得上是最传统的风筝造型了。民间艺人还在沙燕身上画画儿,给它们起不同的名字。黑板上的这只沙燕风筝名字叫“金玉满堂”。(板书:金玉满堂)为什么叫“金玉满堂”了呢?这里有什么秘密?你们发现了吗?
生:我发现了!“金玉满堂”的“金玉”是用画上的金鱼来表示的。
师:他发现了其中的秘密。这里隐藏着一种语言现象,叫什么?
生:谐音。(板书:谐音)
师:学习资料上还有一些风筝和它们的名字,研究一下,这些名字和图案有什么关系?
(出示四幅沙燕风筝图,分别是:五福临门、喜上眉梢、连年有余、四季平安)
(学生分别回答了不同寓意,略)
师:你们都找到了秘密。谐音让图案和寓意联系在了一起,这就叫“寓意于形”。(板书:寓意于形)我们来读一读风筝的名字,体会这种很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生齐读)
师:你们想想,民间艺人们画这样的图案,给风筝起这样的名字,这是为什么呀?
生:为了表达祝福。
生:希望能得到好运气。
师:是呀,这样的风筝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的祈求。(板书:祈福)现在还有很多地区保存着放风筝祈福的习俗。如果请你利用“谐音”,设计一个祈福风筝,你打算在风筝上画什么,表达什么愿望呢?小组讨论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后全班交流)
生:我要在风筝上画一只大公鸡,祝大家大吉大利!
生:我会画一群可爱的羊,祝大家喜气洋洋!
生:我想画两只老鼠送给好朋友,愿他不断进步,成绩数一数二!
生:那我就画一只花猫,愿大家成绩名列前茅!
师:同学们说得太有意思了。你们看,风筝就这样和我们的心愿、祝福连在了一起。老师也想画一大堆橙子送给大家,祝大家学业有成、心想事成,学习生活精彩纷呈。
【评析】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但平时我们却发现许多学生并不喜欢语文,问题出在哪里呢?其根源在于我們没能把汉语中最有魅力的东西展现给学生。教者在本课教学时十分关注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谐音 ,引导学生探寻图案与风筝名字的关系,体会谐音表达的有趣,并让学生尝试着运用,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汉语表达的丰富与灵动。
四、学习古诗,体验放飞乐趣
师:风筝飞进了人们的生活,也飞进了诗词歌赋之中。读过描写风筝的古诗吗?
生:学过《村居》。
师: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背。(生齐背《村居》)明清时期是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不少描写风筝的古诗词。明朝有个叫徐渭的诗人写了37首,成为写风筝诗最多的诗人。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出示古诗)
师:仔细琢磨琢磨《风鸢图诗》这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是一首题图诗。
师:题图诗是一种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诗歌形式。请同学们读读诗句,对照注释和图画,想想诗的意思,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学生自读诗句、指名读、全班读)
师:意思都读懂了吗?哪个小组能一人一句试着说一说诗句意思的?
生:一群孩子用柳条在搓线,还把柳絮搓在一起。
生:等搓出足够长的线之后,他们便可以去放风筝。
生:要消耗春风多少的力气。
生:才能把孩子们送上蓝天。
师:春风把孩子吹上了天?老师把这个问题先留在这里,待会儿学习过程中如果你明白了就回答。一二两句写了孩子们在做什么呀?
生:在搓线。
师:你们知道怎么搓线吗?(学生纷纷做搓的动作)不对,搓线要向一个方向搓。(老师演示)我发现了这个孩子搓得最带劲儿的。我想问问你,你用什么在搓?
生:我用柳条在搓线。
师:柳条可不是直接搓的,要把柳条上的皮撕下来,然后搓那个皮。不好搓,就别搓了吧。
生:不,我要搓,我要把风筝放上天。
师:你真是个不怕困难、目标专一的好孩子。
(师找另几个学生回答,略)
师:一二两行诗描绘的是孩子们为了放风筝,热火朝天搓线的情景。你们看,诗人抓住动作,用三个“搓”,将孩子们的满心期待写得跃然纸上。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诗,体会孩子们的迫切心情。(学生齐读)
【评析】为了让学生充分地体会诗中儿童搓风筝线的场景,教者抓住诗中的三个“搓”让学生像诗中的孩子一样兴致勃勃地搓起了线,同时通过情境对话,体会孩子们想把风筝高高地放上天的心情。用儿童喜爱的方式学习描写儿童放风筝的诗句,学生学得既实又活,兴味盎然。
师:线搓好了,该去放风筝了。我们来到郊外,迎着春风,快快乐乐地放起了风筝。(老师边描述边勾画孩子放风筝的简笔画)
师:三四两句写的就是放风筝的情景,同学们自己读读三四两行,再看看徐渭画的风鸢图,你们想到哪些画面?
生:孩子们一边奔跑,一边放线,风筝慢慢地升高,孩子蹦呀跳呀,高兴极了。
生:我仿佛看到春风也被他们感染了,正鼓着腮帮子呼呼地吹着,为他们助力呢。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春风把风筝吹上了天,还有什么也飞上了天?
生:孩子们的笑声也飞上了天。
生:孩子们的希望和心愿也被风筝带上了天。
生:我觉得放风筝的孩子和风筝融为一体,他们的心也飞上了天。
生:老师,您前面提的问题我懂了,诗中的“带将儿辈上青天”是说春风把风筝吹上了天,孩子们看到风筝飞上了天,他们高兴极了,就仿佛他们也飞上了天。
师:老师要表扬你,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思考问题,寻求答案。是啊,风筝寄托了我们多少的快乐和情感啊。风筝能“怡情”。(板书:怡情)无论是搓线,还是放飞,这些放风筝的场景,充满了情趣。(板书:情趣)谁能像诗人一样,把这首诗吟诵出来。(学生诵读)
师:放风筝,动手又动脑,让我们锻炼了身体,舒畅了心灵,让人“身心合一”,难怪放风筝能成为流传千古的民俗活动。(板书:身心合一)
【评析】“带将儿辈上青天”从字面上看难以理解,教者首先通过孩子放风筝的简笔画启发学生想象放风筝的情景,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春风把风筝吹上了天,还有什么也飞上了天”,从而巧妙地突破了这一理解上的难点,同时为后面揭示的“怡情”等做了很好的铺垫。
五、练习表达,尝试创作诗句
师: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你们脑海中一定也留下了许多放风筝时有趣的画面,让我们也尝试着用诗句表达出来。可以写一首,也可以写两行;可以向古诗学习,也可以写同学们喜欢的儿童诗。请大家试着写下你的快乐诗行。(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然后全班交流)
生:我写了一句:儿童仰脸满心喜,风筝带我上青天。
师:向课文学习,挺好。一读就体会到了快乐。
生:我写了一首:我跑我拽我祈祷,风筝就是飞不了。气急败坏随手抛,纸鸢反倒顺风高。
师:真有意思!第一句一组动词用得妙!透过诗句,还看到了心情的变化。了不起!
生:手拽线儿脸朝天,抿嘴屏息眯起眼。就等风儿再发力,唯恐他人抢了先。
师:对人物神情的刻画多细腻,写得多传神啊!同学们,你们从风筝古诗中汲取表达的养分,古为今用,真是太棒了。
六、总结提升,增强民族自信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探究风筝,体会到古文的凝练,谐音的有趣,也感受到风筝诗的情趣,学到了不少的语文知识。我们还从风筝的起源中,感受到中华民族向往天空,师法自然的天性;从风筝的造型图案中,体会到中国人祈盼幸福,寓意于形的思维方式;从风筝的古诗中,领悟到风筝能怡情,带我们进入身心合一的美好境界。风筝的意蕴不仅如此,她穿越了千年历史,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人类航空史认定:中国的风筝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学到这里,你对风筝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呢?
生:我感觉风筝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生:我从风筝上看到了中华民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不懈探索的精神。
生:我认为风筝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展。
师:概括得真好,风筝是我们的民族骄傲。(板书:民族骄傲)
师:风筝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不是一堂课就能讲完的。(板书省略号)上课时,同学们还提出许多问题,老师向大家推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中的一本《中华风筝绝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好好研读,一定会大有收获。课后,希望同学们继续风筝探究之旅,让风筝带你飞向更高远更开阔的文化天空!
【总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许多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渐渐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成了一种具有民族特质的文化符号——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心灵的图画,是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中寄托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在这一堂课上,孙晓玲老师围绕风筝引导学生阅读、体验、感悟、表达,和同学们一道放飞了一只飘舞在历史天空中的风筝。
1. 系统集成,创构意象。由于风筝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放风筝又是人们十分喜爱的户外活动,因而从古到今留下了许多与风筝相关的传说、诗词、图案等资料。但这些资料中的风筝意象却有些“飘忽”,模糊而多义。为了给学生揭示出明晰而准确的风筝意象,教者阅读了大量与风筝相关的资料,并对芜杂的资料进行了研读、梳理、提炼,形成了关于风筝的较为明晰的意象,并根据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从浩如烟海的材料中精选经典作为教学内容,形成了分别由古文、图案、古诗等多种典型材料構成的学习文本。意象的提炼是上好这类课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对教师文化素养、概括能力的考验。对风筝意象的准确把握与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编排、系统集成,表现出教者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统摄性思维能力。
2. 彰显特质,助力迁移。本节课是一堂以文化意象为主题的语文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者始终注意凸显语文特质。在学习《韩非子》和《墨子·鲁问》中写墨子和鲁班制作风筝的句子时,教者既注意在比较阅读中引导学生懂得两位大师制作风筝的异同,同时通过这两句话仅用十余个字就将当时两人制作风筝时的用料、取名、成效等都交代清楚了,从而充分感受古文的凝练概括。在出示经典的沙燕风筝时,教者引导学生探讨风筝名称的寓意与图案的关系,从而发现“谐音”这一语言现象,并引导学生通过四幅风筝图案进一步研究谐音现象,体会这种表达方式的独特魅力。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利用谐音设计一只祈福风筝。学生说出了“大吉(鸡)大利”“喜气洋洋(羊)”“名列前茅(猫)”等许多利用谐音表达祝福的词语。在学习徐渭的《风鸢图诗》时,教者没有停留在对诗句的理解和所写场景的想象上,而是在充分体会放风筝的情趣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放风筝时的感受写一两句诗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在教学过程中,教者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确立语文训练的点并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向前进一步,不仅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而且力求运用巩固,真正掌握,这样就使学生在对意象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同时,在语文素养上也得到切实的提升。
3. 文化解码,转知成慧。文化意象经过长时间的蕴积,内涵变得越来越丰富,我们在引导学生了解感受意象时应该深一层,让学生不仅懂得这一意象外在的、浅层的含义,还要了解其背后的东西。本课教者在引导学生感受风筝意象时,没有停留在风筝表达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祈求幸福生活和愉悦心情这一层面上,而是由此更进一步,由“飞天”揭示出中国人“师法自然”,善于向大自然学习的品性;由通过图案来“祈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揭示了中国人“寓意于形”的思维特点;由放风筝的“怡情”作用,揭示出中国人发明的活动都有注重“身心合一”的特征。教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点,没有将对文化意象的理解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而是努力将这种理解引向深入,到达智慧层面,从而使学生在加深对文化意象理解的同时,获取了民族的智慧。
意象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通过挖掘、传承可以守望我们的文化江山,增强孩子的民族记忆。本课教者在这一堂课上带领学生围绕风筝进行了一次寻根之旅,“析出”并“晶化”出风筝的文化图式,使其成为烙在孩子心中的一枚中国印。
(孙晓玲,南通市崇川区学科带头人,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教师;施建平,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省小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通市小语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