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2019-03-15高菊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熵值法新型城镇化

高菊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陕西关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关中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逐年上升,但是存在一定的差异,西安市城镇化水平最高,宝鸡、咸阳、渭南三市的城镇化水平中等,铜川市和杨陵区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在关中城市群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中,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最高,城乡统筹的贡献率最低。据此对关中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保护城镇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城镇化质量;熵值法;关中城市群

一、引言

近年来,关中城市群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在城镇化高速前进的背后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许多如城镇化质量不高、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的城镇化概念。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1]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研究是提高城镇发展水平的关键,所以,基于城市化及区域经济理论,对关中城市群进行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及分析,对于促进关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3]

从18世纪开始,国外学者就开始了对城镇化的关注。在城镇化理论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有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戈特曼的都市圈理论等;[4]在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中,最典型的有紧凑型城市化、精明增长型城市化、绿色城市化、新城市主义等。国外学者对城镇化的研究大多是基于经验总结,他们得出的理论成果与城镇化的实践进程基本吻合,这些理论成果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国内学者对城镇化的研究探索主要集中在新型城镇化方面,单卓然、黄亚平区分了新、旧型城镇化的概念,[5]倪鹏飞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及发展路径,[6]马世骁建立多种指标体系评价城镇化发展水平。[7]总的来说,我国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动力机制、综合测度、发展模式及路径等方面。[8]但是,国内学者对关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研究较少,且方法单一。

本文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对关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测算,旨在提出促进关中城市群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关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熵值法对关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评测。熵最初来源于物理学中的热力学概念,主要反映系统的混乱程度,现已广泛应用于可持续发展评价及社会经济等研究领域。[9]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这个工具,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对关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具体步骤见文献。[10]

2、关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综合分析前人对新型城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对关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指标体系进行构建。[11,12]分别从经济发展、人口发展、社会发展、城乡统筹、生态文明这五个方面进行,共选取22个指标,来对关中城市群中各市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见表1。

3、數据来源

文章采用的原始指标数据主要来自2004-2016年《陕西省统计年鉴》,工业污水处理达标率、常用耕地面积、城乡统筹要素层等相关数据均来自陕西省各地市区统计年鉴。

三、关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测算结果分析

1、指标权重测算结果

根据前文熵值法原理及其计算步骤,测算出各评价指标的信息熵、信息效应值和权重,见表1。通过各个指标的权重值相加可以得出关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5个总的要素层的权重。经济发展指标所占比重最大,达到了0.432,表明经济发展是关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关键,其贡献度高、作用大。其次是社会发展,占0.277。人口发展对城镇化的发展也有很重要作用,占0.145。生态环境占0.128,所占城镇化发展比重较低,表明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环境保护工作仍有欠缺。城乡统筹所占比例最低,只有0.017,说明在城镇化发展中,城乡统筹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率低,城乡统筹还没有得到协调发展。

2、综合测评结果分析

从关中城市群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测度结果(表2)可以看出关中城市群“五市一区”的城镇化质量都处于上升阶段。其中西安市城镇化由2003年的0.013上升到2015年的0.756,平均每年上升14.24个百分点。西安市是陕西省的第一大市,在城镇化的发展上有很大的优势,如政策、经济、人口等方面,所以西安市成为关中城市群城镇化质量较高的城市;宝鸡市城镇化质量综合测度年平均上升12.31个百分点。宝鸡市是陕西省的第二大城市,发展优势较好,工业企业的发展更是势头强劲,如著名的宝鸡石油机械厂、宝鸡钢管厂、陕汽华山、宝鸡卷烟厂等企业,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所以城镇化质量连年提升;接下来是咸阳市,年平均上升11.19个百分点,咸阳市距西安市距离近,受西安市经济辐散影响大,并且近年来一直规划实施西咸一体化发展战略,城镇化质量排名在宝鸡市之后;渭南市城镇化质量综合测度年平均上升10.22个百分点。渭南市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农业基地,也是西北粮食产量第一大市,近年来,不断发展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所以城镇化质量有所提高;铜川市和杨凌区的城镇化综合测度年平均分别上升8.89和7.85个百分点,铜川市的发展没有突出的优势条件,经济基础薄弱,起步较晚。杨陵区的农业发展水平是全省的佼佼者,但是大型的工业企业相对少,工业基础低。所以铜川市和杨凌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四、关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建议

关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关中城市群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善、城乡统筹发展不协调、大型工业企业污染严重以及就业和教育事业政府投入力度较小等问题。因此,应从一下方面予以改善:

1、优化产业结构

关中城市群的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实力较强。应该加强西安经济的辐散作用,带动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从粗加工产业向精加工产业过渡。杨凌区是全国唯一的农科基地,不适合发展重工业,所以应该大力支持农业发展,用提高科技创新、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来促进经济发展。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还应该与培育新兴产业结合起来,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2、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中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在为人们带来舒适便捷的生活条件之外,促进城镇化发展,也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关中城市群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城镇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做到公交便民、公交利民;增加边远城镇医疗卫生室的建设,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新晋医疗卫生人员支援,并报销部分医疗费用,让城镇居民病有所医;现代生活离不开信息文化,所以在今后可以加大农村和城市互联网信号的覆盖面积;除此之外,政府应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一些福利院、养老院等福利机构,使孩子们有学上,老年人有依靠,真正体现人文关怀。

3、保护城镇生态环境

关中城市群城镇中公共绿地面积较少,所以在后面的发展中要扩大城市公共绿地的面积,可以开展一些“绿色城镇”的评比活动,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加强政府的管理和监督职能。加快工业、农业污染源的治理,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的审核和控制力度加大,并出臺相关的管理监督政策,用制度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加强大气和水污染的治理,降低PM2.5。

4、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根据前文研究发现关中城市群普遍城乡统筹度较低,所以要不断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的协调度,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经济投入,将农村的发展提上城市总体规划的日程,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打破二元制的城乡关系,促进一元制的城乡关系的形成。提升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青.绵阳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5.45-56.

[2] 夏燕榕.基于建设用地扩张经济效率的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2013.17(11)7-12.

[3] Roberts Peter, Sykes Hugh. Urban Regeneration: A Handbook[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0.

[4] 王新文.城市化发展的代表性理论综述[J].济南市社会科学院学报,2002(1)25-29.

[5] 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

[6] 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

[7] 马世骁,许萍,孙彦.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2.

[8] 杨若晶.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4.90-91.

[9] 乔家君.改进的熵值法在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中的应用[J].资源科学,2004.26(1)113-119.

[10] 郭显光.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2)98-102.

[11] 方创琳,Yehua Denni sWei.河西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J].地理学报,2001.26(1)113-119.

[12] 王博宇,谢奉军,黄新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西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3(8)13-25.

【作者简介】

高 菊(1996—)女,陕西榆林人,本科,主要从事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熵值法新型城镇化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绩效研究
灰色关联模型在白酒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及熵值法结合的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